第244章 军令如山,岂容轻改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即刻传令全军,加速回营!”

  曹仁忧虑难释,恨不得立刻赶往许昌探明原委。

  但他身为主帅,职责所在,须以大局为重。

  当下最要紧的是妥善安排冰城防御及处理这些西凉降卒。

  “遵命。”

  众将领拱手领命,大军随即加快行进速度。

  尽管途中许多西凉兵不堪劳累而倒下,引起怨愤,曹仁此时已顾不上这些。

  原需三时路程,如今仅两时便抵达冰城。

  入城后,曹仁立即将军务暂托于黄忠等人,独自赶往**主营。

  那里存有苏晨留下的兵符和密函,且驻守重兵,唯他一人可入内查阅。

  不久,曹仁到达。

  门口的守卫立即放行。

  **主营之内,空无一人。

  曹仁依稀记得当年丞相率文武群臣在此谋划抵御西凉军之策,而今却只剩他一人。

  轻叹一声,摒弃心底的惶恐,曹仁上前取过那封苏晨留下的密函展开细读。

  “冲儿不幸亡故,丕儿重伤昏迷,植儿遭夜袭,命悬一线。”

  “丞相悲痛欲绝,旧疾复发,已陷入半昏沉状态。”

  “子孝若见此信,切勿声张,速率军回许昌。

  务必掌控军权,麾下若有不可信者或出自各大世家之人,暂且撤其兵职,押送至许昌监守。”

  “牢记,莫急躁,行事一如往常即可。”

  “阅毕即毁。”

  刷!

  曹仁脸色骤变,手中信笺悄然落地。

  他设想了诸多情形,却从未料到事态竟如此严峻。

  丞相最为器重的三位公子,一死两伤。

  换了谁也难以承受,唯独丞相意志坚毅,尚能支撑,换成旁人,怕早已疯癫。

  曹仁扪心自问,自己若遇此事,必无法面对。

  “大哥!”

  曹仁对曹操晚年的丧子之痛感同身受,心中满是怜惜。

  随即眼中闪过凛冽杀机,“大哥放心,不论幕后主使是谁,一旦查出一人,我便代为斩杀一人;查出百人,我便屠戮百人。”

  “直至铲除所有加害三位公子的凶手。”

  曹仁攥紧拳头,目光阴冷。

  他稍作停顿,随即恢复镇定,拾起地上的信纸投入火盆,随后拿起兵符高呼:“传令,召黄忠、魏延、赵霸等诸将前来觐见。”

  片刻之后,二十多位将领鱼贯而入。

  其中黄忠等人与苏晨交情甚笃,堪称信赖之选,余者则另当别论。

  曹仁眯起双眼,逐个审视。

  在场将领被他凌厉的眼神逼得脊背发寒,不敢直视,纷纷低头,心头忐忑不安,不知曹仁究竟意欲何为。

  片刻后,曹仁忽然展颜而笑,说道:“召集诸位前来,是商讨班师回许昌之事。”

  “诸将听令!”

  他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如释重负,脸上的凝重随之消散。

  然而,随着曹仁的命令传出,许多人面色骤变,虽未发作,却已隐隐含怒。

  毕竟,短短片刻,曹仁便授予七八人虚职。

  表面上看这是好事,但实际上,这些职位并无实权,等于直接褫夺了他们的兵权。

  谁又能甘心?

  “好了,暂时就这么定了,诸位可有异议?”

  曹仁说完,淡然环视众人。

  “末将有一言。”

  一名位于中军的将领出列拱手道。

  “讲。”

  曹仁颔首。

  “末将不解,为何曹将军要夺我等兵权?这些年追随将军南征北战,纵无大功亦有小劳。”

  此人语气强硬地质问。

  其余人心头一紧,但也知此人背后有弘农杨家撑腰,曹仁顶多施以薄惩,性命无忧。

  “此役你功劳卓著,但我见你劳苦已久,不忍你继续陷于战阵之险,故暂调你至闲职,实乃为你着想。

  你可随我回许昌休养,不久我会向丞相举荐你的功绩,届时升迁不过是小事一桩。”

  曹仁平静回应。

  “说得倒好听。”

  杨将军低声嘟囔一句,随即不满地道,“曹将军,末将在军中多年,早已习惯这种生活,若让我转投太平岁月,反倒难以适应。”

  “再者,末将麾下将士皆由末将亲手操练,日久生情,真要割舍并非易事。

  不如将军收回成命,让我回归旧职如何?”

  “军令如山,岂容轻改?”

  曹仁冷眼瞥向对方,“你先退下,此事莫再提起。

  我已说过,你的功劳我都铭记于心,日后定当为你们请功。”

  “可是……”

  曹仁脸色阴沉,目光冰冷,毫不留情地打断了那个人的话:“没得商量,退下!”

  边上一位将军及时出手,将其拽走。

  曹仁眯着眼打量这一切,心中暗忖:这些军中世族的家丁必须尽早清理掉,不然迟早成患。

  只是现在时机未到,只好等日后再说。

  众人随即开始忙碌,为次日班师回许昌做准备。

  曹仁虽归心似箭,但数万大军的撤离绝非易事,尤其是还有众多西凉降兵拖累行程。

  即便只有一天筹备,也显得仓促。

  可形势如此,也只能忍耐。

  三天后,苏晨抵达许昌城外。

  遥望数十丈外的许昌,城门敞开,繁华依旧,与预期不符令他略感诧异。

  他原以为城内会有所戒备,不曾想一切照旧。

  商队如织,百姓往来,守卫数量并无增减。

  苏晨审视片刻,心下了然,叹息一声。

  此景虽表明局势尚稳,却也暗示真凶尚未被揪出。

  大开城门或为疑兵之计。"虚实交错,真假难辨。”

  他低声自语,随后挥袖率众入城。

  奔波三日,纵使苏晨体魄超群,此刻亦疲惫不堪。

  入城即下马,双脚触地竟生出些许漂浮之感。

  这几日大多都在马背上度过,即便没被磨破的双腿,也被颠簸得有些支撑不住。

  苏晨的情况尚且如此,那些十多个精锐士兵下马后直接瘫倒在地,虽很快起身,但仍在发抖的双腿表明他们已极度疲惫。

  "苏大人,您总算回来了。"苏晨刚下马进城,耳边便传来一个略显焦虑的声音。

  苏晨转头望去,见是一名约莫二十岁的年轻将领,带着十多位虎卫,推着一辆马车走来。

  此人身材魁梧,身高八尺,体格壮硕,给苏晨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位是?"

  既知其名,想必是熟人,苏晨态度也算友善。

  "苏大人,我是许仪,近卫许褚之子。"年轻将领自报家门,苏晨顿时明白过来。

  怪不得觉得面熟,原来是他。

  仔细打量一番,越看越觉得像父亲。

  再过几年,怕是要成为另一员猛将了!

  "原来是仲康之子,难怪眼熟。"苏晨笑了,目光扫向许仪身后,护卫们警惕地注视四方。

  许仪来接而非许褚,想来是曹操现在半昏迷,许褚需守在他身旁。

  许褚对曹操的忠诚众所周知,这种时候就算赴死,也不会离开曹操半步。

  曹操急召苏晨回许昌,必派人接应,若派他人,恐曹操不放心,所以得是绝对可信的心腹。

  许褚之子许仪,正是最佳人选。
  http://www.paoshu5.cc/book/12038/2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