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出国前准备(求月票)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谢长宁一出现,大家就在讨论,春城机床厂的厂职工子弟的优秀。

  她看起来很是沉稳,而且,在这样年轻的情况下,面对这么多人的围观一点都没有紧张的样子,难怪会成为带队组长。

  “第一轮比试,是由工交会的会长提出来的理论问题,接下来,由工作人员给诸位发放考题试卷。”

  每个工种的考题都不一样,所以,分别由好几个工作人员来发放。

  谢长宁的试卷是比较全面的机械制图,材料知识和切割原理等。

  显然,评委们是觉得,能够做带队组长的人,各方面知识都会比较全面。

  所以才会给出这样的考题。

  谢长宁收到试卷,并没有感觉到困难,而是先是整体卷面都看一看,然后才开始进入答题环节。

  纸笔都是由工作人员提供的。

  谢长宁如此冷静的坐下答题,给不少人的心理都造成压力,至于跟她同组的人,都觉得:不愧是他们组长!

  就是牛!

  谢长宁的表情很是冷静,包括在审题的时候,都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紧张,她答题的速度不慢,却也不快。

  就像是有十足的把握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出卷面所有的问题。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谢长宁的笔也终于停下,她没有举起手,而是静静地等待答题的时间结束。

  谢长宁的举动,让王利生跟李厂长满意地点头。

  “不骄不躁,不急于表现,真不错。”

  就连一直关注她动向的京城领导,都忍不住赞赏的点头。

  谢长宁有感觉到周围人的注视,但她没有放在心上,在时间到的那一刻,她第一时间举手。

  让工作人员去取卷子。

  理论比赛结束,就是让各位技术工人亮技术的实际操作比赛,由于机床的特殊性,举办方准备了从国内各个地方收集来的坏机床,让工人们修理机床。

  不过,举办方给准备的东西却很有讲究。

  他们每个工具都准备了五种,而且表面上看不出来任何差别。

  这也是考核的内容之一:工具选择,手感和眼力。

  谢长宁身后的几名工人,在最先看到工具的时候,就知道,每个工具都会有细微的差别,他们要选择对自己最顺手,与机器最契合的那一个。

  这个内容,他们组长在培训的时候,特别强调过。

  工具的选择,是一名技工的必备素养。

  要想成为高工,不会工具选择怎么能行?

  大家都学的很认真,所以,在工具的选择上,他们认真比对,衡量,慎重地拿起自己觉得最合适,最顺手的那一个。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别人已经在修理,谢长宁的组都还没有开始,让大家的眉心皱在一起。

  她的组,还在选择工具!

  李厂长有些紧张,“这……”

  “别急,工具选择是考核内容,长宁带出来的孩子不会差,记住,好饭不怕晚!”王利生安抚李厂长。

  他清楚,这件事要换成是他,他也会紧张。

  可他内心对谢长宁有十足的信任,看她面色都不改一下,静静地等待着他们挑选,在他们终于选择到合适的工具后,谢长宁的唇角才微微翘起几分。

  选择好工具,技工们也没有先去修理,而是几个人围在机床跟前,仔细分辨着问题。

  每个人都会提出一个想法,然后一起去印证。

  等诊断的差不多了,他们才开始拆机器,准备修理。

  进度缓慢的组,是会引起不少人注意的,大家的注意力忍不住放在进度最落后的那一组。

  有些组已经修理完成,有些组才刚刚开始,这让观看的人都忍不住皱眉。

  “春城机床厂的厂长还觉得自己可以胜利,我看……未必啊……”

  “是啊,进度这么慢,怎么会成功?”

  “那小组长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没想到,实操这么垃圾的吗?”

  周围的人窃窃私语,听到的李厂长脸色涨红(不是憋的,是被气的)。

  他很想跟周围的人吵,怒骂他们不懂技术。

  可是,周围的人哪个不是技术出身呢?

  就算不是技术出身的,在进入厂子后,也会跟在厂子内的高工身边学习,不然,管理这么大一个厂子什么都懂,多让人笑话?

  周围人轻视的目光,谢长宁没有错过。

  刚开始几个人拆的时候也有些紧张,但是,谢长宁一直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们,慢慢的,他们的自信心就开始出现。

  他们组长这么信任他们,他们不能让组长失望!

  大家充满干劲,手上的动作一点也不慢,有条不紊的处理。

  每个厂子跟前,都会跟着几名专业的技工评委,他们的手中拿着评分的本子,等待着技工们动手。

  能做技工评委的人,自然都是高级技工。

  他们在看到谢长宁的组员挑选工具时,眼眸就亮了,不急于诊断,而是先将准备工作做好,这样的心性就值得加分。

  就在他们满怀期待的时候,谢长宁的组员也没令他们失望。

  没有谢长宁的指挥,他们自己也可以合作的很好,显然是练习过很多很多次的结果。

  组长,甚至可以撒手不管。

  “组长,我们诊断出来了……”就在评委以为谢长宁不会参与的时候,几名组员将问题诊断后,先去跟谢长宁汇报。

  然后,他们就听谢长宁开口。

  “平时怎么训练的,今日就怎么做,不要有心理负担。”

  这话说的,不像是个组长,更像是个导员,硕导,博导那种。

  几人点头,分工明确的开口。

  他们动手,评委就开始靠近,钳工选择的锉刀,落在高级钳工的眼中,他在纸上写了一个分数。

  紧接着,就是他的姿势,以及他的动作。

  他的姿势看起来有些生疏,一看就是练习时间不长,但!很标准!

  那一锉刀下去,问题解决了大半!

  高级钳工的眼中闪过惊艳,不错!

  他又低头在纸张上写了一个评分,甚至还重点标注了高分的原因。

  旁边的焊工也是如此,轮到焊工的时候,焊工的技术,让高级焊工都忍不住想竖大拇指!
  http://www.paoshu5.cc/book/12447/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