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原来是这样的文道大贤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听着墨留讲他在来的路上遇到的那些经历,冯宗元一开始还有心思嗑瓜子,听得津津有味。

  到后来已经整个人缩在了墨留的被窝里,只露出一个脑袋。

  夜深了,墨留也说的差不多了,可冯宗元却什么也不回去自己房间睡觉。

  墨留无奈,只好让他睡在自己床上。

  合间的房间床铺都只能容纳一个人,冯宗元睡在这里,墨留再睡下去就显得很拥挤了。

  所以就把床铺让给了冯宗元,自己则坐在书桌前看冯宗元送过来的书。

  随手翻开一本《北齐新史》,著作人是大师伯何道哉。

  看了一会儿墨留便有了睡意。

  于是端坐在椅子上,开始以浩然正气诀入定。

  那弥漫在书院内极为浓郁的文气开始慢慢汇聚,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墨留便已进入深层次的入定。

  而且这一次的感受与之前全然不同。

  入定之中,他仿佛听到若有若无的读书声。

  循着这声音去感知,仿佛整个书院化作一个传道场,有圣贤端坐在书院之中,传播文脉大道。

  墨留不明所以,便安下心来静静聆听。

  不知过了多久,墨留被身边的动静惊醒。

  睁开眼后,却发现窗外竟已微亮。

  墨留暗自心惊,自言自语道:

  “一夜时间这就过去了?”

  不仅如此,他还察觉到神庭紫府内那一股光明温暖的力量明显壮大了一些。

  墨留明白这是自己文道修为的提升。

  “书院不愧是文道圣地,在这里修行速度竟然比在黔州快这么多...”

  仅仅一夜的时间,便抵得上他在黔州时十余日的静修。

  “你醒了?是不是我吵到你了?”

  冯宗元不好意思笑道。

  墨留摇了摇头道:

  “也该醒了,不然错过了时间可就不好。”

  冯宗元点了点头,穿戴整齐后便离开了。

  墨留不敢耽搁,打理好自己后也出了门。

  来到前院,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到了。

  都是昨天一起参加考核的人。

  这些人原本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聊天,见墨留竟然是从书院后面过来的,看向他的眼神明显都有些不一样。

  墨留低着头,站在院子里没有主动去找其他人说话。

  毕竟现场的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不过他没有去找别人说话,别人却主动找到了他。

  正是昨天那个锦衣少年。

  “兄台有礼,在下齐文,京都人士。”

  墨留连忙还礼道:

  “在下墨留,黔州府普安县人,见过齐兄。”

  锦衣少年齐文笑着指了指书院内部,问道:

  “方才见墨兄是从书院里面出来的,难道墨兄昨晚是住在书院的?”

  墨留也没隐瞒,如实回道:

  “我在这京都举目无亲,四...大贤见我无处可去,便让我住在弟子卧房。”

  齐文神色如常,点了点头。

  “子宁大贤竟对墨兄如此青睐,想必墨兄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将来你我同窗读书,还望墨兄不吝赐教。”

  墨留拱手还礼道:

  “齐兄言重了,我只是远道而来求学的学子,没什么过人之处。”

  齐文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

  那眉宇顾盼之间,竟让墨留不由自主的感到一丝压力。

  这并非是齐文刻意做了什么,只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天生自带的威严,寻常人面对齐文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弱势感。

  这不,他们俩在这说话,四周那些同样拜入书院的弟子就算没有刻意,也会下意识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至于让他们俩周围形成一片空旷地带。

  没有等太久,陆宁儿带着冯宗元出现在众人面前。

  今天是入学第一天,没有上课,而是给众人分派课室科目以及住宿房间。

  在询问有谁不愿住在书院的时候,一开始还有七八个人举手,或许是看四周的同门大多都选择留在书院,他们有悻悻收回。

  最后所有人都选择了留宿在书院。

  毕竟在这里修行文道,一来可以摒除外界繁华干扰,二来这里是文脉圣地,不管是读书还是修行,必定会比外面效果好得多。

  三十六个人,分了十八个房间,两个人一间。

  陆宁儿让他们自己去分配。

  最后大多数人都有了合住的同伴,只剩下锦衣少年齐文没有人来找他合住。

  齐文苦笑一声,随后看向墨留道:

  “墨兄,你可愿收留我?”

  墨留尴尬笑了笑。

  “齐兄言重了,我的房间正好还有一张床位,齐兄若是不嫌弃,那就一起吧。”

  齐文点了点头,就这么定了下来。

  分配好房间后,陆宁儿又安排了一些其他事,比如食宿问题。

  昨天她以神通修建房舍的时候专门修建了一座弟子食堂,而且早就已经聘请好了食堂里掌勺的大师傅和打杂工。

  但食堂里每日所需的粮食饭菜却需要这些弟子自己动手采摘。

  每日下午未时(下午三点)之后书院便会散课,申时到酉时这个时间就是他们在城外农田忙碌的时间。

  这是陆承安定下的书院规矩,是必须要遵守执行的一条院规。

  目的就是告诉这些书院弟子,不劳者不得食的道理。

  更是让他们切身去体会,这个天下底层百姓为了生活所付出的艰辛,让他们谨记,他们文道修行不是为了成仙作祖,而是为了生民立命,为了福泽天下。

  这条院规在当初只有何道哉、李仲明、陈渊和陆宁儿四个人的时候就开始执行了。

  为此甚至还与李仲明的小姨慕云舒闹出了一个误会。

  吩咐好所有的事后,陆宁儿便让所有弟子各自散去,去整理自己的房间,认识所需的农具。

  并且在书院雇佣的长工带领下了解城外那些田地,明白接下来他们要做些什么。

  第一天的课业就算是这么过去了。

  对于这些新入门的弟子来说,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天,在进入书院之前,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书院读书竟然还要种田。

  当看到被天下人奉为文道大贤的陆宁儿扎起衣裙,挽起裤脚光着脚踩在水田里熟练的做着农活的时候,这些弟子一个个全都瞪大了眼睛。

  在他们心中,文道大贤不应该是这样的。

  可却又觉得,这样的文道大贤似乎才是真正的文道大贤。

  而并非是文庙里供奉的那些神像,高高在上犹如神明,普通人一辈子也仰望不到的存在。
  http://www.paoshu5.cc/book/12569/4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