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做忠臣不做孝子
推荐阅读:
我娘子天下第一
迷踪谍影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定河山
藏国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冷不防被捅了一刀,李世民整个人石化了。“总有人去翻看史料,留存的史料骗不了人,臣十七年太子生涯,您对臣的宠爱,就只是贞观五年臣病了,您下令修建佛寺,征召僧人,再有就是谋反不赐死。
如果非要再提一件事,贞观十二年韦灵符事件,这个事件,臣轻信韦灵符,向您上表,说僧人释法琳诋毁老祖宗老子,是您动手收拾了不少僧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僧人背后是世家大族,疯狂反扑,他们不敢置喙您,就弹劾臣。若您不是涉事其中,那一次,您会保下臣吗?”
李世民半晌没反应过来,一轮呆滞过后,又伏在案上哭了。
“承乾,当年的事情且不论,你回来之后,我对你难道不好吗?”
“臣若没有这一身跨越时空的学识,您还会对臣好吗?”
安慰皇帝,是因为他怕皇帝大悲过后,身子受不住,病了他不仅要去顶班儿,还要被皇帝缠着。
但是,皇帝要想借机给他洗脑,那就另说了。
“承乾,你……”
“父亲,臣比之雉奴,不够仁孝吗?贞观十三年前,臣没有疯的时候,史书上臣就是以仁孝出名吗?
臣比之青雀,不够聪慧吗?青雀组织人编撰《括地志》,但主编人是苏勖,跟青雀有几分关联?
(苏勖百度百科那一栏,对《括地志》有介绍:此书题为魏王李泰撰,但此书的主要策划人则是苏勖。后面介绍苏勖编书的过程,史料来源是《咸阳市志》,就是地方志,属于官方资料。
《咸阳市志》是开国之后编的,但我查了相关资料,他就是将秦汉到新时代,将近两千年,留存下来的咸阳县志,进行分类,重新归档。)
臣也曾组织孔颖达撰《孝经章句》,颜师古注班固《汉书》,臣要是脸皮厚一点儿,这两本书是不是就该叫《孝经章句•承乾注》《汉书•承乾注》呢?
所以,您看,当臣和青雀、雉奴站在同一起跑线,您从未选择过臣。”
李世民哭的更厉害了,李承乾却不打算就这么算了:“父亲,您选择臣,因为青雀不堪大用,因为雉奴身上可能带着‘女主武王’的宿命,因为臣超越时空的学识,若没有这些条件,臣回来,下场也不会比从前好,不是吗?”
“承乾,这些年相处,我选择你,不全是利益驱使。承乾,我并非无情之人。”
“臣知道,您并非无情之人,臣也知道,您对臣并非全然利用。可感情这种东西,弱者一旦付出,会摔得很惨。
父亲,臣相对于你而言,就是弱者,你自始至终,都是能够决定臣生死荣辱的人。
所以,臣可以做忠臣,独不能做孝子。如此一来,就算未来被父亲你给处置了,臣也只会是愿赌服输的淡然,不会为感情所累,不断地内耗,去折磨自己。
父亲,您不喜欢另一个承乾,可您知道吗?另一个承乾的疯癫,源于他还在乎您,因为在乎,所以他不能接受父亲您对他做的一切,所以他才会跟一个刺猬似的。
要臣来评价另一个自己,外人面前他是个真山君,父亲您这里他就是一个纸山君,看着尖牙利爪,厉害的不行,实则内心十分脆弱。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让自己的情绪,时刻处于外化。说难听一些,在父亲您面前,另一个承乾就是色厉内荏。
父亲,臣希望您健康长寿,是真心的,因为臣愿意做贞观皇帝的忠臣,至于孝子,您从未选择过臣,就不要为难臣了。臣也怕一朝跌落,身心俱疲。”
听承乾提到另一个承乾,或者说真正由他一手教导出来的承乾,李世民陷入一片恍惚之中。
另一个承乾,才是真正在乎他的人,可惜他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同另一个承乾好好相处了。
“我乏了,承乾,你也早些回去歇着。”
李承乾拜过皇帝,退出大殿,内侍领了李觉过来。
“阿耶,张翁呢?”
平日里都是张阿难送李承乾父子出来,今日没看见张阿难,李觉不由的疑惑起来。
“河间郡王为国捐躯,你阿翁吩咐张翁去处理此事了。算算时间,明日一早,诏书应该就到河间王府,不过天子金口玉言,你阿翁开了金口,现在应该称呼河间郡王为梁嗣王。”
李觉看向大殿深处,又抬头看向父亲:“阿耶,我今夜想留在甘露殿陪阿翁。”
李承乾蹲下身子,揉了揉李觉后脑勺,皇帝对他如何且不论,对李觉却是好的不能再好,李觉对祖父有着深厚的情义,想要留下陪皇帝,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在这儿等你,你进去问你阿翁,他要是愿意要你陪着,你这几日都可以在甘露殿陪着你阿翁,若是不愿意,你就出来,我带你回东宫。一刻钟时间,没见你出来,我就回东宫了。”
李觉点了点头,拜过父亲,向甘露殿走去。
李世民这会子正伤心,哭的难受,突然有人通报李觉进来了,他赶忙擦了眼泪,让人把李觉叫进来。
“不必多礼,快过来。”李世民拉着孙儿坐到自己身边,轻声询问:“穆穆,你怎么过来了?”
“阿耶告诉孙儿,梁嗣王为国捐躯,阿翁你很伤心。”
李世民点点头:“大唐立国之初,阿翁与梁嗣王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有着不一样的情义。”
“那孙儿留在这里可好?阿翁伤心的睡不着,孙儿可以陪你。”
李世民一把抱住李觉,眼泪又止不住了。
“是你阿耶要你来的吗?”
“不是,是孙儿自己要来的,阿耶允许孙儿来。阿耶甘露门等着,阿翁若是不需要孙儿陪着,孙儿这就出去了,过了一刻钟,阿耶离开,孙儿就只能自己回东宫了。”
送上门儿的大孙,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李世民唤了宫人进来。
“去告诉太子,这些日子太孙都住在甘露殿,请太子不用等了,早些回去安寝。”
http://www.paoshu5.cc/book/13461/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