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41章 京师乱成一团,于谦力挽狂澜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41章 京师乱成一团,于谦力挽狂澜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也先握住朱祁镇的手,非常亲热地笑道:

  “外臣也先,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朱祁镇只感觉脑子乱糟糟的,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家刚刚还在打生打死,你现在和朕在这里称兄道弟?

  也先回过头,对着身后的瓦剌将军们怒道:

  “还愣着干什么,都来见过皇帝陛下!”

  瓦剌将军们对视一眼,纷纷下马,漫不经心地朝着朱祁镇拱手。

  也先又回过头来,热情地对朱祁镇道:

  “陛下一路奔波,想必也是非常辛苦了。走,外臣这就带陛下去喝酒,喝好酒!”

  朱祁镇犹如提线木偶般被也先拉着,带回大帐。

  紧接着,还真就有许多酒菜被送了上来。

  精致自然是谈不上的,但丰盛却足可形容。

  也先大剌剌地坐在主位上,对着朱祁镇笑道:

  “陛下饿了吧,来,吃点东西。对了,这酒可是我们瓦剌最好的酒,还请陛下好生品尝。”

  说着,一个斟满酒的酒杯便送到朱祁镇手边。

  形势比人强,朱祁镇勉强一笑,拿起酒杯浅尝一口。

  这酒颇为辛辣,让朱祁镇喉咙有点呛。

  但最让他皱眉的是,喝酒的时候,竟有一股浓浓的血腥味传入鼻间。

  朱祁镇心惊肉跳,忍不住道:

  “太师,这莫非是人血酒?”

  也先正色道:

  “陛下把外臣看成什么人了,茹毛饮血的畜生吗?”

  “此酒确实是正儿八经的漠北名酒,对了,这酒杯倒是和陛下颇有缘分呢。”

  朱祁镇闻言,不由将目光看向手中酒杯。

  下一秒钟,朱祁镇的眼神凝固了。

  这酒杯,竟然是由人的头骨制成!

  方才闻到的那刺鼻血腥味,不是从酒中而来,而是出自这头骨酒杯!

  更要命的是,朱祁镇越看这手中的头骨,越有一种分外熟悉的感觉!

  朱祁镇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哆嗦了。

  “这头骨是……”

  也先眨了眨眼睛,笑吟吟地开口道:

  “这酒杯,便是陛下的大明太师,四朝老臣英国公张辅的头骨!”

  “怎么样,陛下和大明太师重逢,是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朱祁镇只感觉一股寒气直冲天灵盖,大叫一声,将手中张辅的头骨酒杯丢得远远的。

  然后,他双眼一翻,干净利落地晕了过去。

  看着这一幕,也先不由捧腹大笑。

  笑得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

  “好个大明天子,想不到胆子竟然比老鼠还小,哈哈哈哈!”

  画面渐渐暗淡,一排排字幕开始在视频上自下而上浮现。

  【土木堡之战,大明总计二十余万征讨大军出征,全军覆没。】

  【皇帝朱祁镇被俘虏,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大学士曹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吏部左侍郎丁铉,都察院右都御史邓栗……等,总计五十二名随驾出征的臣子,尽数死于此战。】

  【随行高官之中,只有大理寺右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吏部郎中李贤等寥寥数人侥幸逃脱。】

  【这一战,将大明自朱棣以来保留的所有精锐消耗殆尽,更损失了绝大部分大明勋贵。】

  【自靖难以来盛极一时的大明勋贵阶级,正式转向衰落,开始逐步退出了大明政治舞台的中心。】

  【武将势力的衰退,也导致后来的大明政坛之中文官一家独大。】

  【皇帝们失去了武将这个能牵制文官的筹码后,只能孤注一掷将宝压在了宦官身上。】

  【由此,内阁和司礼监双雄并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大明灭亡。】

  【而朱祁镇本人,也成为了大明两百多年历史上,唯一一名被异族活捉俘虏的在任皇帝。】

  【但朱祁镇的耻辱人生,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等这些字幕消散之后,画面中出现的,是大明京师,顺天府。

  一匹八百里加急快马疾驰入城,一路直到皇宫之中。

  大殿的最上首,那张属于朱祁镇的皇帝龙椅,此刻空无一人。

  龙椅之旁,挂起了一道帘子。

  大明帝国太后孙氏,就坐在这道帘子之后。

  在孙太后的身旁,还站着一名两岁多的稚童,好奇地左顾右盼。

  他是大明皇太子,朱见深。

  在孙太后和太子朱见深的面前,还有一张椅子。

  这张椅子上坐着的,是朱祁镇的亲弟弟,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

  朱祁钰展开手中的八百里急报一看,脸色顿时惨白,身体摇摇欲坠。

  定了定神,朱祁钰转身看向孙太后,悲声道:

  “母后,陛下亲征失败,已落入也先之手!”

  “二十万大军,还有随行的诸多大臣将军……全完了!”

  听到朱祁钰这番话之后,大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群臣表情都无比难看,不少人心神失守,当场失态。

  孙太后同样大惊失色,忍不住尖叫出声。

  “陛下,怎么会?”

  下一刻,孙太后直接抱着太子朱见深,大哭出声。

  “乖孙儿,你的命好苦啊!”

  一时间,大殿中一片凄风苦雨。

  【在得知消息的当天,孙后台立刻派出使者,将宫中所有的宝物搜罗一空,全部献给也先,希望也先能将朱祁镇释放回京。】

  【而也先对此的回答是,进攻居庸关!】

  【两日后,居庸关被攻破。也先大军再无阻碍,一路直指大明京师。】

  【负责监国的朱祁钰不得已之下,再度召集群臣,紧急商议战事。】

  朱祁钰脸色极其难看,开口道:

  “京师一带的所有主力都被皇兄带走了,如今也先带着鞑子大军来了,如之奈何?”

  听着朱祁钰的询问,群臣面面相觑。

  殿前侍讲徐程突然开口道:

  “殿下,臣夜观天象,紫微暗淡,乃是大凶之兆!”

  “不如请殿下立刻奉皇太后、皇后、皇太子迁都南下前往应天府,归于大明祖地,当可破此难!”

  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城,大明开国定都所在。

  群臣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殿下,京师无兵可守,若是也先再破京师,那大明就真的要亡国了。”

  “还请殿下当机立断,行宋朝康王故事!”

  康王赵构,正是南宋的缔造者。

  在靖康之变后,赵构被迎立为帝,一路南逃,把都城从汴京迁到了临安(杭州),让宋朝又得以苟延残喘了百多年。

  朱祁钰听到这番话,脸色也是非常难看。

  “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

  如果有选择的话,朱祁钰是真不想当第二个赵构啊!

  赵构和秦桧这对君臣,在历史上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

  就在群臣力劝朱祁钰的时候,一名大臣急匆匆地走入殿内。

  听了片刻,这名大臣脸庞上露出极为不满的表情,直接走到了大殿中央,舌绽春雷,一声大喝。

  “言南迁者,殿下何不斩之!”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安静。

  无数道目光投向说话之人。

  【大明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怒气勃发,对着徐程喝道:

  “尔这蠢材,只不过区区一侍讲,如何敢在这里大言不惭,说什么天子星象!”

  “若是再敢废话,本官今日就让你血溅三尺于大殿之上!”

  徐程被于谦一番大骂,吓得畏畏缩缩,一个字都不敢再说。

  朱祁钰见状,顿时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道:

  “于侍郎,京师当真还能守住?”

  于谦正色道:

  “还请殿下放心,如今京师之中虽缺少兵将,但还有百万民众一心,又有坚固城墙为凭,怎么会被也先那群鞑子给攻破?”

  “反之,若是此刻南下,河北、山东、江淮皆是平原,恐怕太后、皇后、太子御驾尚未渡过黄河,就已经被瓦剌骑兵给追上。”

  “那才是大事休矣!”

  说完,于谦又转头,对着群臣怒喝道:

  “难道尔等也想要像土木堡之中的那些同袍一般,被瓦剌骑兵杀得人头滚滚不成?”

  “出了京师,便是骑兵驰骋天下的场所,若谁活得不耐烦了,尽管南逃!”

  群臣面面相觑,竟是一个人都不敢再提南迁之事了。

  保命要紧啊!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点头道:

  “好好好,既然这样,等本王去禀明太后和皇太子,再做决定!”

  于谦昂然道:

  “殿下,臣虽不才,也愿随殿下一同面见太后、太子!”

  【孙太后接见了于谦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命朱祁钰全权监国,负责镇守京师。】

  【此刻,瓦剌的大军也赶到了京师之外。】

  二十余万瓦剌骑兵,自西、北两个方向而来。

  应天府城外的平原上,很快就被密密麻麻的瓦剌骑兵挤得水泄不通。

  如此阵势,顿时让皇宫之中的朱祁钰坐不住了。

  于是,他赶忙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午门城头,想要打探一番瓦剌人的虚实。

  看到面前那几乎无穷无尽的瓦剌军阵,朱祁钰脸色惨白,说话都开始颤抖了。

  “鞑子如此威势,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镜头一转,已经是城下瓦剌大军本阵之中。

  也先骑着高头大马,注视着面前的顺天府,眼神中闪过一丝狂热神采。

  “大都……”

  这座城池,在几十年前,还是大元王朝的京师,它的名字还叫大都城!

  自从元顺帝逃离大都之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无数蒙古领袖,无不将重返大都作为己任。

  但这么多年来,只有也先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带着二十万瓦剌、鞑靼联军,包围了这座大元故都!

  重现大元王朝荣光,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朱祁镇就在也先的身旁。

  此刻的朱祁镇,看向京师的目光,分外复杂。

  这是朕的京师!

  可偏偏,此刻朕却陷身于贼营之中。

  明明近在咫尺,却不得其门而入。

  朱祁镇心中,充满了无尽懊悔。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亲征!

  也先摸着下巴胡须,沉吟半晌,突然看向朱祁镇,笑眯眯地开口。

  “外臣想要劳烦陛下一件事情。”

  朱祁镇心中一跳。

  “太师所言何事?”

  自从那天被张辅的白骨酒杯吓晕之后,朱祁镇对也先可以说是怕到了骨子里。

  好在这几天也先倒也没有整出更多的幺蛾子,只是让人把朱祁镇监视起来居住,一路随行直到这里。

  也先的下巴微微翘起,对准了面前的顺天府。

  “这里是陛下的京师,对吧?”

  朱祁镇点头,心中疑惑。

  问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情做什么?

  也先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

  “陛下是大明的皇帝,大明京师就是陛下的家啊。”

  “陛下都回家了,这里面的人竟然不给陛下开门,实在是无礼之极!”

  朱祁镇默然不语。

  若城里的人真开门了,那才有鬼呢!

  也先又笑道:

  “既然家里人不愿意开门,那就烦请陛下亲自前往午门,去叫他们开门吧!”

  午门之上,此刻正一片混乱。

  一名督察御史正手捧芴板,慷慨激昂地宣读着王振等阉党的罪状。

  读完后,这名御史朝着朱祁钰行礼。

  “陛下身陷敌营,乃王振等阉竖之祸也!还请殿下正本清源,今日在此地肃清阉党,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御史话音落下,顿时得到了群臣的一片附和之声。

  “殿下,若不肃清阉党,恐怕还会有跛儿干之流和也先里应外合,危害京师!”

  “请殿下快快下旨吧!”

  朱祁钰闻言,不由一脸为难。

  王振的势力,根深蒂固。

  此刻在场的不少宦官,都是王振党羽。

  朱祁钰当然也想除掉王振一党,但问题在于,他仅仅是个监国的王爷,并不是真正的皇帝。

  王振是朱祁镇的绝对心腹,若是现在除掉了王振一党,将来朱祁镇回归,朱祁钰怎么去和朱祁镇交代?

  朱祁钰左右为难,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群臣见状,越发喧哗不止,就想要逼着朱祁钰立刻表态下旨。

  便在此时,主事太监金英带着几名随从,从皇宫处疾驰而来。

  “太后有命,群臣立刻各归有司处理政务,不得有误!”

  然而此刻大明群臣心情无比激动,哪里有人去理会这什么太后旨意?

  突然有人指着金英,大叫道:

  “这老太监也是阉党,大家一起上,弄死他!”

  群臣闻言,顿时一拥而上,捧着手中芴板就朝着金英脑袋砸去。

  “杀阉竖!”

  金英大惊,转身拨马就逃。

  群臣追不上金英,但却阴差阳错抓住了金英身边的马顺。

  “这小太监也是阉党,杀了!”

  数十个芴板用力砸下,直接把马顺砸得面目全非,当场身亡。

  朱祁钰傻眼了,忍不住大叫道:

  “来人,快来人啊!”

  就在距离朱祁钰不远的地方,几名大明侍卫将军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只当没听见。

  将军都如此,下面的士卒更是可想而知。

  不少士卒双目冒火地盯着朱祁钰身边那几名瑟瑟发抖的太监,若不是害怕违反将令,他们都恨不得冲上去把所有太监杀掉!

  朱祁钰无可奈何,只能愤然站起。

  “好好,你们
  http://www.paoshu5.cc/book/14044/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