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谁是文仙 >第130章 金声玉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0章 金声玉振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珠玉在前,瓦石难当。”李恩淡淡说道。

  他自然是无条件支持李讲的,更何况还是《长恨歌》这样无可挑剔的作品。

  事实上何止是他?

  许多人看向扶瑶的眼神中,都流露出怜悯的意味。

  原因很简单,正如李恩说的那般,李讲这么好的作品摆在面前,扶瑶却与他思路相撞。

  这简直就是倒霉透顶了,完全就是以卵击石。

  人们轻轻摇头,仿佛已经看到了扶瑶的结局。

  赤千古立在人群中,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寻着声音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就先有了感情。

  ————

  听到这里,许多人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点头。

  即便是林晏、沈妍这些与李讲亲近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扶瑶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

  哪怕只是寥寥几句,也将当时的场景,还有乐姬那羞涩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叫众人仿佛成为了当时宾客中的一员般,置身其中。

  但李恩还是不愿承认扶瑶,于是哼哼鼻子道,“也算不错,有可取之处,不过立意太低,与《长恨歌》相差甚远。”

  众人默然,无法反驳。

  因为从目前来看,扶瑶所叙述的,仅仅只是自己过往的一段经历。

  这样的故事,怎么能与杨玉环与汉皇那样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凄美爱情相提并论呢?

  一些人认为,《琵琶行》虽好,恐怕最多也就镇国了。

  赤千古两只眼睛像是含着火焰,恶狠狠地瞪了李恩一眼,带着强烈的警告。

  李讲只好微微侧头,李恩顿时缩了缩脖子,不再言语。

  赤千古继续朗诵。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此之前,人们多多少少,还是瞧不上扶瑶这篇作品的,毕竟立意太低,只是觉得语句清新,所以才有兴致听下去。

  可从这里开始,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金黄色的庆云,从赤千古手中的画卷蒸腾而起,一段乐声,时而急促沉重,如霹雳弦惊,暴风骤雨。

  时而细促轻幽,如夜深人静,窃窃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交错更替,此起彼伏,就像是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的掉落在玉盘之上。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一段就是描写乐姬技艺之高超了。

  原本众人是绝没有机会欣赏的,但是万万没想到,扶瑶的文笔竟然精练到一种高深莫测的地步,几近道境。

  无形的力量扩散出去,所有人都听到了那乐声,听得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一曲奏断,正如此时此刻的众人一般,东船西舫,寂静无声。

  所有人皆沉浸于琵琶女精湛的技艺之中,久久难以自拔。

  琵琶女向众人介绍自己的身世。

  曾经的她,是多么的风光无限,京城中的富家子弟,争着给她赏赐。

  一曲奏罢,不知道要多出多少的彩绸。

  可惜美好的时光是那么的短暂,教坊的兄弟前去参军,当家的阿姨接着离世。

  年岁渐长的她,不得不嫁为人妻。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又何必问曾经是否相识!

  ————

  此句一出,天雷滚滚,所有人皆是凛然,抬头看天,发现有一道三色雷霆一闪而过。

  圣道之音!

  人们忍不住咀嚼这两句话,结果越是复颂,口中就越是清香,仿佛有一朵花儿绽放。

  “这是……唇齿生香!”

  许多人心思开始活跃起来了,体内的血液流速加快。

  “不愧是扶摇仙子,笔力之浑厚,叫在下敬佩不已,自愧不如。”

  石黛雨摇头,忽然起身,对着扶瑶的方向躬身一拜,“此诗一出,举世皆寂,仙子可受在下一拜!”

  林晏、李恩等人见状,又是觉得生气,又是觉得可笑。

  虽然这首《琵琶行》确实很好,这一句话,更是绝句,足以流传千古。

  但是,难道《长恨歌》就差了吗?

  当时石黛雨怎么不起身对李讲行礼了?

  这摆明了就是在捧一踩一,抬高扶瑶作品的同时,借势打击李讲!

  读到这里,众人也终于明白了。

  这篇长诗,虽然写的是琵琶女的经历,但同时也在抒发扶瑶当时的不满。

  赤千古一顿,随后如行云流水般,读完整首诗篇。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最后的这一段,紫微城中,凡是金玉之器,皆是产生共鸣。

  “金声玉振!”

  李翀低声道,目光死死地盯着前方,影响范围如此之广,明显已经形成了天下知的异象。

  李恩说不出轻视的话了,喉咙像是被捏住了一般,感受到无边的压力,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话音落下的瞬间,赤千古手中的画卷,同样升起了一二三四……一共八道霞光!

  诗成天下知,半步合道!
  http://www.paoshu5.cc/book/15625/11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