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渤海稀有矿产项目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2009年下半年的渤海湾,天气逐渐转凉,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海岸线,待阳光升起后,薄雾缓缓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海面。飞天集团稀有矿产项目基地坐落于渤海湾畔的工业园区内,基地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占比达25%,共计12.5万平方米,种植了杨树、柳树、侧柏、紫穗槐等15种耐盐碱、抗风沙的植物,共计5万余棵,平均高度2.8米,胸径8-12厘米,形成了环绕基地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了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又美化了环境。基地内的厂房、设备区、环保设施区布局合理,道路整洁,无明显扬尘和杂物堆积,废水处理站的人工湿地里,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长势茂盛,清澈的处理后废水在湿地中缓缓流淌,与周边的绿植构成了一幅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随着项目正式投产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龙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保验收批复的规定,渤海稀有矿产项目需在投产满6个月后开展环保中期监测,全面评估项目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环保标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此次环保中期监测由渤海新区环保局牵头组织,该局专门成立了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王强担任组长,副局长李娜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环境监测科、污染防治科、执法大队等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监测机构的选择经过了严格的招标流程,最终确定由龙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此次监测任务。龙国环境监测总站是龙国环境保护部直属的国家一级环境监测机构,具备计量认证(CMA)和实验室认可(CNAS)资质,拥有一支由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监测团队,其中高级工程师占比达45%,博士学历人员25名,硕士学历人员120名,具备丰富的工业项目环保监测经验,曾承担过多个国家级重点工业项目的环保监测工作。监测总站为此次项目配备了20人的专项监测团队,其中包括8名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和2名助理工程师,涵盖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固废监测、噪声监测、土壤监测、地下水监测等多个专业领域,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监测方案的制定历时1个月,监测团队与渤海新区环保局、飞天集团项目基地环保部门多次沟通对接,深入现场勘查,结合项目的生产工艺、环保设施配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最终形成了《渤海稀有矿产项目环保中期监测方案》,方案共58页,详细规定了监测范围、监测因子、监测点布设、监测方法、监测频率、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等内容,经渤海新区环保局审核通过后正式实施。
监测范围涵盖项目厂区及周边环境,厂区内监测范围包括生产车间、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区、固废暂存间、原料仓储区、成品仓储区等所有生产和辅助设施区域;周边环境监测范围包括厂区边界外1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敏感点(如附近村庄、农田)、地表水敏感点(如渤海湾近岸海域、周边沟渠)、地下水敏感点(如周边水井)、土壤敏感点(如厂区周边农田土壤),确保全面覆盖项目可能影响的环境区域。
监测因子共计50项,涵盖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土壤、地下水6个方面:
1. 废水监测因子18项,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悬浮物(SS)、pH值、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重金属(铅、镉、汞、铬、砷、镍、铜、锌),监测依据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08);
2. 废气监测因子12项,包括颗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氟化物、氯化氢、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监测依据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3. 固废监测因子8项,包括浸出毒性(pH值、COD、氨氮、重金属铅、镉、汞、铬、砷)、含水率、热值,监测依据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
4. 噪声监测因子1项,即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依据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08);
5. 土壤监测因子7项,包括pH值、有机质、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监测依据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2018);
6. 地下水监测因子4项,包括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监测依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993)。
监测点共计布设30个,其中厂区内18个,厂区外12个:
1. 废水监测点5个:废水处理站进水口1个、沉淀池出口1个、生化反应池出口1个、消毒池出口1个、中水回用池出口1个,每个监测点设置永久性采样口,配备采样平台和防护设施;
2. 废气监测点8个:有组织废气监测点4个(3台提炼炉排气筒出口各1个、1台焙烧炉排气筒出口1个),无组织废气监测点4个(厂区东、南、西、北边界各1个),有组织废气监测点安装固定采样孔和采样平台,无组织废气监测点设置采样支架,高度1.5米;
3. 固废监测点2个:废渣暂存间1个、废包装材料暂存区1个,每个监测点设置采样区域,确保采样的代表性;
4. 噪声监测点6个:厂区东、南、西、北边界各1个,厂区内生产车间外1个,周边敏感点(附近村庄)1个,每个监测点设置在开阔、无遮挡的位置,距离声源1米以上;
5. 土壤监测点5个:厂区内原料堆放区1个、生产车间周边1个、废水处理站周边1个,厂区外农田土壤2个(距离厂区500米、1000米各1个),每个监测点采用梅花形布点法,采集0-20c20-40c40-60c个深度的土壤样品;
6. 地下水监测点4个:厂区内地下水监测井1个,厂区外周边水井3个(距离厂区500米、800米、1000米各1个),每个监测井深度≥10米,确保采集到浅层地下水样品。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所有监测设备均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精度符合监测要求:
1. 废水监测:COD采用重铬酸盐法(GB -1989),使用哈希DR2800型分光光度计(测量范围0-1500/L,精度±2%);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使用岛津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范围0.02-2/L,精度±0.01/L);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75-1987),使用耶拿contrAA 7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限0.001/L,精度±0.5%);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GB 6920-1986),使用梅特勒-托利多FE28型pH计(测量范围0-14,精度±0.01);
2. 废气监测:颗粒物采用重量法(GB/T -1996),使用崂应3012H型烟尘采样器(采样流量5-50L/n,精度±2%);二氧化硫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使用热电UVaX 100型二氧化硫分析仪(测量范围0-500/,精度±1%);氮氧化物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使用赛默飞42i型氮氧化物分析仪(测量范围0-1000/,精度±0.5%);挥发性有机物采用气相色谱法(HJ 644-2013),使用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仪(检测限0.01/,精度±1%);
3. 固废监测:浸出毒性采用硫酸硝酸法浸出(HJ/T 299-2007),使用瑞士步琦BUCHI B-811型索氏提取器,浸出液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含水率采用重量法(GB/T -2009),使用梅特勒-托利多PL602E电子天平(量程0-610g,精度0.01g)和烘箱(控温范围50-200℃,精度±1℃);
4. 噪声监测:采用积分声级计法(GB 3785-1983),使用AWA6228型声级计(测量范围30-130dB(A),精度±0.5dB(A));
5. 土壤监测:重金属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03-2016),使用安东帕Multiwave 3000微波消解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HJ 962-2018),使用土壤pH计(测量范围3-10,精度±0.1);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NY/T 1121.6-2006),使用滴定管和分光光度计;
6. 地下水监测:总硬度采用EDTA滴定法(GB/T 7477-1987),使用滴定管(精度0.01);溶解性总固体采用重量法(GB/T 5750.4-2006),使用电子天平和烘箱;重金属监测方法同废水监测。
监测频率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案要求执行,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1. 废水监测:连续监测7天,每天采样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采样间隔8小时,共采集21个样品;
2. 废气监测:有组织废气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3次,每次采样时间45分钟;无组织废气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4次(北京时间02:00、08:00、14:00、20:00),每次采样时间30分钟,共采集有组织废气样品9个,无组织废气样品12个;
3. 固废监测:每个监测点采集3个样品,共采集6个样品,一次性完成采样;
4. 噪声监测: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2次(昼间10:00-12:00,夜间22:00-00:00),每次监测时间20分钟,共采集24个监测数据;
5. 土壤监测:每个监测点每个深度采集1个样品,共采集45个样品,一次性完成采样;
6. 地下水监测: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1次,共采集12个样品。
监测实施前,飞天集团项目基地环保部门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整理了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记录、生产工艺参数、原料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相关资料,共计500余页,提交给监测团队供参考;对所有监测点进行了清理和标记,确保监测点无遮挡、无干扰;安排了10名专职环保人员配合监测工作,负责采样协助、安全保障、设备搬运等事宜;同时,确保监测期间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生产负荷稳定在75%以上,符合监测要求。
监测工作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监测团队按照方案要求,分批次开展各项目监测。废水监测现场,监测人员穿着防水防护服,在各采样口采集水样,使用采样瓶(材质为聚乙烯,容量1000)采集水样后,立即添加固定剂(如硝酸用于重金属样品固定),粘贴标签,标注采样时间、地点、监测因子等信息,然后将样品放入冷藏箱(温度控制在0-4℃)保存,及时送往实验室分析;废水处理站的运行数据显示,处理站的进水COD浓度平均为350/L,经过格栅、沉淀池、生化反应池、消毒池等多道工序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平均为23.5/L,处理效率达93.3%。
废气监测现场,有组织废气监测人员登上排气筒采样平台,使用烟尘采样器采集废气样品,连接好采样管、滤筒、流量计等设备,设置好采样流量和时间,确保采样过程稳定;无组织废气监测人员在厂区边界和敏感点设置采样支架,安装好采样设备,采集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数据显示,3台提炼炉排气筒出口的颗粒物浓度平均为7.5/,二氧化硫浓度平均为14.2/,氮氧化物浓度平均为11.3/,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颗粒物50/、二氧化硫120/、氮氧化物150/);厂区边界的无组织颗粒物浓度平均为0.35/,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固废监测现场,监测人员在废渣暂存间和废包装材料暂存区采集样品,废渣为稀有矿产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尾矿渣,呈灰色粉末状,含水率为18.5%,监测人员使用采样铲采集样品,装入密封袋中,标注相关信息后送往实验室;浸出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废渣的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限值,判定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综合利用。
噪声监测现场,监测人员在各监测点设置声级计,调整好仪器参数(采样频率、积分时间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5级的条件下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厂区边界昼间噪声平均为58dB(A),夜间噪声平均为45dB(A),生产车间外昼间噪声平均为72dB(A),周边村庄昼间噪声平均为52dB(A),夜间噪声平均为40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现场,监测人员使用土壤采样器和地下水采样器采集样品,土壤采样器为不锈钢材质,避免污染样品,采集的土壤样品装入密封袋中,地下水样品装入棕色采样瓶中,添加固定剂后冷藏保存;监测结果显示,厂区内和周边农田土壤的pH值在7.2-7.8之间,呈中性,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无明显污染;地下水的pH值在7.5-8.0之间,总硬度平均为220/L,溶解性总固体平均为350/L,重金属含量未检出,符合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
监测工作历时15天,所有样品采集完成后,均送往龙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实验室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监测过程中,实施了全程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空白实验、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实验等,空白实验结果均符合要求,平行样相对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满足监测质量控制要求。
监测工作完成后,监测团队历时10天编制了《渤海稀有矿产项目环保中期监测报告》,报告共120页,分为前言、监测方案、监测结果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五个章节,详细呈现了监测的全过程和各项监测数据,对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报告结论显示:渤海稀有矿产项目的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未受到项目生产活动的明显影响;项目配备的环保设施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废水处理站处理效率达93%以上,废气处理系统脱硫、脱硝、除尘效率分别达90%、85%、99%以上,固废得到规范处置,环保管理体系健全,各项环保管理制度执行到位,实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
2009年下半年末,渤海新区环保局组织召开了监测报告评审会,参会人员包括龙国环境监测总站、龙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渤海新区管委会、飞天集团项目基地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共计25人。评审会上,监测团队详细汇报了监测工作情况和监测结果,专家们对监测方案、监测方法、监测数据、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评审,一致认为监测报告内容详实、数据准确、评价科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同意通过评审。
http://www.paoshu5.cc/book/16156/6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