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阿适的大唐一世
推荐阅读: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东京泡沫人生
虐完我,季总悔不当初
四方飘摇
我带军文穿越成王妃,嘎嘎乱杀
火影世界,我成了圆梦大师
重生:回到家乡打鬼子
被逼相亲,我转身嫁给帝都首富
抄家后,替嫁医妃带着空间去流放
日娱之用爱发电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阿适茫然四顾,发现自己正蹲在一家便利店的冷柜前。身上那件象征士人清贵的月白襕衫,不知何时竟换成了一件粗陋的短褂,胸前印着“长安西市”几个模糊的字样,手里还紧紧攥着早已风干发硬的胡麻饼。
冰柜玻璃映出他恍惚的脸,柜内陈列着五光十色的“琼浆玉液”。他仿佛看见自己的一生——
李适之~小名阿适!是唐朝皇族家金闪闪的曾孙孙哟,有着超厉害的身份。
当过宰相大大!管过兵部!还像小鲸鱼一样——\"咕嘟咕嘟吨吨吨~\"(叉腰吟诵杜甫诗)
\"左相喝酒像吸海!举杯杯说'圣贤酒最好喝啦'!\"(《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性格也超好,爱交朋友,朋友心中公认 的散财童子,或不可少的酒局小太阳!
\"开宴宴~撒钱钱~朋友、朋友来干杯杯!\"
但是即使散财也挡不住劫难,委屈巴巴事件有一些:
比如被公认的坏蛋宰相李林甫欺负:\"阿适不和你玩啦!\"贬官去江西:\"呜…马车车好颠屁屁…还是宫里好。\"却又听说好朋友被害:\"怕怕!喝苦药药,安心睡觉觉吧,五十四岁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全唐诗》里藏着他的诗宝宝两首哟~
他自己都未如此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一生——\"大唐干饭宰相·撒钱交友小能手·被坏蛋欺负的可怜皇族宝宝!\"
——此刻,他只想让小朋友要记住:喝酒别学他,交友要擦亮眼,永远活着最重要!
他怔忡地望着,昨夜那碗紫岸亲手奉上的、据说能缓解病痛的野山参药汁,骤然浮上心头——那哪是什么救命的药?没猜错的话,该不会是李林甫备下的阴鸷刻骨换魂汤!
“大叔,这冰红茶您都瞅了快半个钟头啦,到底买不买呀?”一个系着蓝色围裙的小姑娘,不耐烦地敲了敲冰冷的玻璃。
脆生生的声音惊得阿适一个激灵。
他这才真正看清周遭:房屋如巨灵神拔地而起的积木,直插云霄;
轮下生风的“铁盒子”呼啸而过,其速远超西域进贡的汗血名驹。
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触手空荡冰凉,那象征着身份地位的玉带早已杳无踪迹,只摸出一块方方正正的冰冷铁牌。
牌上刻着几行小字:“我的爷爷是李承乾”——然而,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他全然陌生的身份与时代。
那神秘的声音再度响起时,他正失魂落魄地蹲在护城河冰冷的石栏上发呆,形同木偶。
“小兕子的茶籽,在这异世发了芽,却又被尘嚣的铁爪无情掩埋。若想赎清你昔日酒误之过,便须让那片茶园重见天日。”
声音如冰锥刺入脑海。
阿适猛地站起,惊飞了石栏上几只正在啄食的麻雀。茶籽?
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像陡然清晰——蜀地茶岭,云雾缭绕间,那个梳着双髻、眼睛亮得像晨星的小丫头兕子,偷偷踮着脚,将一包用素绢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飞快地塞进他随行的书箱深处……
是她!那包被她视若珍宝的茶籽!
循着地图上标注的“纳溪茶岭”寻去,远远便听见争执之声。
一个穿着异世校服、扎着倔强双马尾的小姑娘,正张开双臂,像一只护雏的小雀,死死挡在几株茶树前,与挥舞着铁锹的施工队对峙。
“不许挖!这几棵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宝贝!”她额角的碎发被汗水濡湿,黏在微红的颊边,那双瞪得圆溜溜、燃烧着执拗火焰的眼睛,瞬间与记忆深处那双捧着温热茶汤、盈盈带笑的眸子重合——正是小兕子那独一无二的神采!
阿适的心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耳边蓦然响起老茶农张头当年在驿站烟袋锅子明灭间说过的话:“茶籽落地啊,得耐住三载风霜雨雪才能冒芽。这人呐,也一样,心性得经得住熬炼,才能显露出里头包着的真金。”
一股久违的热血直冲顶门,仿佛当年在太极殿上为蒙冤同僚据理力争时一般。
他大步上前,一把攥住那即将落下的铁锹柄,粗糙的木柄硌得慌。
“这茶岭,是我大唐遗落在此的根脉!”话冲口而出,他才惊觉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一言九鼎的左相。然而,那小姑娘却闻声猛地转头,乌亮的眸子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爷爷说过!我们祖上是守着茶马古道的!家里还藏着块老老老……老唐代的茶饼呢!”
当夜,小姑娘的爷爷,一位须发皆白、步履蹒跚的老者,颤抖着双手捧出一个沉甸甸的樟木匣子。
匣盖开启的瞬间,时光仿佛倒流千年。
那块茶饼上的缠枝蔓草纹饰,繁复而灵动,竟与当年小兕子身上那件鹅黄襦裙的绣花分毫不差!
更令他心神剧震的是,匣底静静躺着一张泛黄脆弱的旧纸,上面是少年郎君略显稚拙却极为认真的笔迹,临摹的正是陆羽的《茶经》片段——那分明是他当年在某个驿站的昏黄油灯下,为了哄那个吵着要学认字的小丫头开心,一笔一画誊写下的!
那些早已干涸千年的墨痕,冰冷的纸带着灼人的温度。
一股醍醐灌顶般的明悟贯穿阿适的灵魂:原来所谓“未竟之事”,从来不是在那场朝堂倾轧中保全自身,而是守护住这些比权力更永恒、比争斗更绵长的东西——那源自土地、源自人心、源自一个小丫头纯粹心意的不朽根脉。
三个月后,新绿初绽的纳溪茶岭,被正式划定为文化遗产保护区。
阿适站在新栽的、嫩叶还带着茸毛的茶苗前,看着那个穿着校服、俨然成了小老师模样的双马尾小姑娘,正认真地教一群更小的孩子如何辨识最鲜嫩的茶芽。
清风拂过山岗,茶苗摇曳,给出稚嫩的回应。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温润的声音自身后传来:“适之兄,别来无恙乎?”
他蓦然回首,只见一位身着唐装、气度儒雅的老者含笑而立,眉宇间竟依稀带着几分诗圣杜甫的清癯风骨。
“老朽乃紫岸后人,”老者递过一盏热气氤氲的清茶,茶香瞬间弥漫开来,“先祖当年为奸相所迫,不得已送上那碗药汤,抱憾终身。弥留之际,常喃喃自语,若有来生,定要再为李相奉上一碗清明前最鲜的茶汤,以赎前愆。”
温热的茶汤滑入喉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冽甘醇瞬间弥漫开来,瞬间打开了尘封千年的闸门。
眼前景象倏然模糊、旋转,时光的碎片纷至沓来:
相府庭院,月光如水,小兕子抱着酒坛,笑得眉眼弯弯如新月,颊边还沾着一点偷尝酒渍的晶莹;
贺监(贺知章)解下的金龟在月色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李太白正趁着酒兴挥毫泼墨,笔下龙蛇飞走,正是那狂放不羁的“会须一饮三百杯”!
阿适闭上眼,一滴温热的液体悄然滑落……
他终于彻悟:那些失落的时光,那些错过的缘分,并未真正消逝。它们只是化作了最纯净的晨露,悄然凝聚在时光的茶尖,只待一个恰好的春天,便会重新滴落,滋润另一片等待发芽的心田。
后来,那枚承载着千年情谊的唐代茶饼,被郑重地送进了博物馆的玻璃展柜。
在精心设计的柔和灯光下,茶饼古老裂纹深处残留的些许茶沫,历经岁月沧桑,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带着微光的浅褐色。
阿适凝视着那细微的痕迹,心头猛地一颤——那形状,那位置,竟像极了当年小兕子唇角,总也擦不干净的那一抹顽皮的茶渍。
而在现代世界,阿适留下的那方冰冷的“京兆府实习生”铁牌,不知何时,竟有人在其背面,用极为精细的刻刀,镌下了一行娟秀的小楷:
“茶有真香,人有真骨,纵隔千年,终不相负。”
http://www.paoshu5.cc/book/16441/4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