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见家长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大门大开,院里院外,四目相对。

  江横平心里的热意爬上眉眼,激动的瞅着近在咫尺的女儿,嘴唇微抖。

  “善,善善。”

  “爹,我回来了。”她上前抱住了老父亲。

  两年多没见,爹更显沧桑了。

  江横平抬起双臂紧紧抱住了女儿,哽咽难当。

  “善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爹,我娘呢?”靠着父亲温热的怀抱,她心神微松,开始问道。

  “你娘在里面呢。”江横平也松开了手,瞅着眼前长大的女儿,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

  血脉是很神奇的传承,拥有奇异的纽带。

  妙善急切的往院子里张望,“娘,你女儿回来了!”

  姜红脚步蹒跚的跑了出来,一看到妙善便激动地抱了上去。

  “我的善善啊,你可是要回来了,想死娘了!”姜红说着说着,眼眶红了,眼泪控制不住的往流淌,“我的女儿,可算回来了!在外面有没有受苦啊?有没有人欺负你?”

  “肯定受苦了,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在外地读书,家里给的钱也不多;这两年你时不时的往家里寄钱,外面的钱哪儿是那么好赚的。”

  说起这些担忧的事情,姜红哭的歇斯底里。

  一边哭一边拍妙善的后背。

  江横平看的心疼,封卫国瞧着那巴掌一下一下落在心上人的后背,心疼的皱起了眉头。

  “伯父,伯母好,我是封卫国,善善的对象。”

  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团圆,突兀的插进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江横平愣愣的看了过去。

  一个身穿军装,一米八二,身姿挺拔,身上挂着,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相貌俊秀的男人就在旁边,先前居然把人家给忽略了。

  姜红循声抬头看去,止住泪水,擦干脸上的清泪,一时觉得丢人丢到外人面前了。

  江横平定定瞅着他,明知故问,“你叫什么名字?”

  “伯父,我叫封卫国,家里是京都的,我现在哈市当兵,今年29岁。”

  快30了,还是报29吧,能小一岁是一岁。

  江横平失声惊呼,“29了?二婚?”

  “不,不是,伯父误会了。我之前一直在部队,没有成过家,头婚,头婚。”

  江横平去看妙善,真是头婚?

  妙善点点头给予肯定。

  江横平脸色才好看了些,就是年纪有些大了。

  姜红抱着女儿舍不得松手,但有外人在,继续抱着便不合适了,只能依依不舍撒手。视线转向封卫国,不确定的问道。

  “你真是头婚?”

  现在的人结婚早,十五六结婚的大把。

  29岁了还没结过婚,别是身体有问题。

  接连的质疑让封卫国心里突突的,年纪大是大了点儿,他会很疼很疼妙善的。

  “伯父,伯母,我真没结过婚,部队档案是有记载的,骗不了人。我是头婚,年纪比妙善大很多,但是我一定会对妙善好,不会让她受委屈,以后我们俩的事儿,在内都是她说了算。对外我们商量着来,我这些年当兵攒的媳妇儿本都给妙善,家务活儿我来做,不用她动手。”

  不能一下子否定他啊!

  封卫国心里那叫一个急,面上还得端的住。

  江横平和姜红相视一眼,姜红说道。

  “屋里坐,咱们慢慢聊。”

  “好,谢谢伯父伯母。”

  姜红紧紧攥着女儿的手,拉着她进院。

  江横平上前伸手李,“给我一些,我来拿。”

  “伯父,不用,我拿得动!在部队里负重两百斤跑步都没问题,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的。”他有力气,身板子好,健康肯干,疼妙善。

  希望伯父伯母看到他的诚意,不要当拦路虎。

  江横平没说话,沉默的观察他,引着他进入小院。

  这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尽,夜幕四合。

  江家人转战到堂屋燃起了油灯。

  江老爷子和江老太太打量着卸东西的封卫国。

  这个年轻人不怒自威,四个兜,在部队里应该职位不低。

  封卫国把所有东西都卸下来后,妙善给他递了一张干净的毛巾。

  “擦擦脸和手。”

  “好,谢谢善善。”封卫国笑眯眯的接过毛巾,擦去脸上的灰尘,手上的脏污。

  擦完后顺手放凳子上,这大概就是他未来半个月要用的毛巾了。

  “坐!”

  江横平和姜红坐在一起,江老爷子和江老太太坐在一起。

  妙善选了老爷子对面的凳子落座,拍拍身边的位置,对封卫国道:“坐啊!”

  封卫国俊脸带笑,坐到了她身边,顶着四个长辈挑剔打量的眼神,心里发紧。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我叫封卫国,家是京都的,如今在哈市当兵;现任职位旅长,一个月有工资加津贴有三百六十多块钱。”

  “家里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三个,大哥大姐都已结婚生子,家里也分家了。”

  “我和善善在一起,我就会照顾她一辈子,不让她受任何委屈,哪怕是我也不行。”

  江横平和老爷子听完他这番话,满意的点着头。

  他们家的姑娘,他们知道,那就不是个吃亏的主儿,有主见,会谋算,做事很有规划,不然也不能鱼跃龙门,成了他们江家村的金凤凰。

  连带着两个男丁也成了展翅的鲲鹏。

  可以说,妙善才是真正的有福气之人,旺家!

  江老太太不发表意见,这些年过去了,她也知道错了。

  当年不该义无反顾的偏袒三房和江福宝。

  这些年跟着老大两口子,有妙善寄回来的钱,日子过的不错;虽然会给妙善存下大部分,但是妙善每次寄来的钱都会给她一点。

  为了跟老大两口子拉近关系,她拿着这些钱她改善生活,时不时的能沾点荤腥,在整个江家村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

  他们家的人因为吃的还算不错,身体也挺好。

  回头再看老二,老三两家,老二家的勤劳能干日子过得去;老三家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一到冬天,一半的日子只能吃个半饱。

  老三去年还来找过他们老两口,想让他们老两口支援一些,可他们跟着老大过日子,哪儿能拿着老大家的东西补贴老三?

  拒绝之后,老三又去找了老大。

  老大是个好的,顾念着兄弟情分,即便心里对老三有意见,多少也给补贴了了一点。

  东西不多,却也是老大能给的极限。

  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江福宝的福运没了之后,之前得到的钱财花光了,老三两口子又只能在地里刨食,跟老大家不一样。

  老大家的幺闺妙善在外面都能靠着翻译赚钱,时不时补贴家里,老三只能靠他自己,这些年又只得了江福宝一个女儿,人丁单薄,家无横财,日子过的比较艰难。
  http://www.paoshu5.cc/book/16578/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