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张朝阳的信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市委常委会一结束,纪委书记费南亲自带队,对武强家进行了查抄。

  武强虽然早就开始了转移财产,但在现如今数字化货币还没有出现的时代,他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藏匿巨额违法所得。

  人民群众对于贪官污吏一直有一种天然的憎恨。

  在武强邻居、远房亲戚、老家乡亲等广大群众的协助下,作恶无数的武家兄弟,被举报了个底朝天。

  在武家老宅,市纪委查获了大量来历不明的财物,其中除了巨额的现金和金条外,还包括封建残余的古董、以及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化妆品、照相机、内衣等物品。

  最让市纪委同志感到震惊的是,他们在一个密码箱中,竟然发现了大量不堪入目的彩色照片。

  真没想到,武强竟然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

  这些照片的主角,被武强拍得那叫一个坦荡光溜。

  有眼尖的纪委人员发现,这其中有不少竟然是津门公安局中姿色出众的女警察。

  当费南看到手下送来的照片时,只是匆匆一眼,便让他老脸通红。

  随即当着下属的面便是对武强一阵谩骂唾弃。

  “禽兽!败类!组织和人民的耻辱!”

  “我早就看出武强这小子不是好人,可没想到他竟然能干出这样不要脸的事!”

  “打靶!这样的人必须拉去打靶!”

  翌日。

  市委大楼市委常委会议室。

  张扬等十几名常委皆是一脸的震惊。

  吴市长原本还打算帮武强说几句好话的,可在看到费南拿出来的照片后,他立即打消了这个想法。

  津门市委的十几名常委,当即一致同意开除武强的组籍以及公职,移交司法机关。

  武强落马后,津门市委对全市的政法系统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除虫”。

  从市局到分局,从分局到派出所,顺藤摸瓜揪出来的蛀虫,多得让人心惊肉跳。

  最后甚至惊动了中央。

  大山同志亲自作出指示,要求津门市委不得藏着掖着,务必将津门所有的败类一网打尽,除恶务尽。

  龙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个属于人民的国家来之不易。

  建国初期,伟人在下令枪毙刘青山和张子善这两个老革命时曾说,只有枪毙了他们,才能挽救其余两百个、两千个乃至两万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革命干部。

  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金钱和一些不良文化的腐蚀下,龙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干部出了问题。

  他们抛弃了信仰,抛弃了良知,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转而理所当然的欺压百姓,享受特权,将自己当成了人上人。

  如果这样的势头不能得到阻止,那这个由人民建立的国家,终将由人民将它推翻。

  大山同志之所以指示津门市委深挖腐败分子,正是为了让龙国全体干部看到中央严惩腐败的决心。

  只有龙国的革命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群众才会永远的支持组织。

  1983年8月。

  为了应对龙国社会治安形势恶化,各类暴力、恶性犯罪案件频发,组织中央和国政院正式做出“严打”决策。

  采取从严从重从快的打击方针,集中打击龙国内杀人、抢劫、强奸、盗窃等严重刑事犯罪。

  在国家机器面前,任何黑恶势力团伙都显得微不足道。

  随着中央严打命令的下达,龙国境内原本嚣张的黑恶势力团伙,再次见识了人民专政的力量的恐怖。

  滨海新区。

  袭击张扬的那几名唐山菜刀队成员以及另外几十名声名狼藉的黑恶分子,被滨海公安局当众枪毙。

  一时间,整个滨海的社会治安迅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金六和金三因为有立功表现,所以两人只被判了无期徒刑,算是保住了性命。

  武强和武盛,一个被判枪毙,一个被判死缓。

  因为这段时间的反腐风暴,津门公安系统出现了大量的领导岗位空缺。

  在张扬的暗示下,张立军被周金松破格提拔成了滨海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

  这让张立军顿时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1983年9月6日。

  津门市委大院13号楼。

  房间内,张扬坐在沙发上,满脸苦笑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封信。

  两个月前,张朝阳正式从下江大学毕业。

  现如今大学生的工作是包分配的,按照政策,大部分学生要么回原籍,要么留在学校当地。

  所以按理来说,张朝阳要么回四九城,要么留在下江,但让张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小子竟然选择了去支援藏省。

  要知道此时的藏省可不像后世,现如今连青藏铁路都还没通。

  藏省的生活条件那是真的艰苦到了极点。

  此时藏省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

  很多内地去支援藏省的干部,都会留下一辈子的后遗症。

  坦白来说,要是张朝阳没有先斩后奏,张扬就是绑,也要把这小子绑回四九城。

  但现如今为时已晚。

  张朝阳这小子骗张扬说,毕业后想在南方游玩一段时间,张扬信了。

  结果今天,张扬收到了张朝阳从藏省寄来的一封信。

  据信里所说,他已经被组织任命为了藏省某县青年团的团委副书记。

  这封信正是他抵达萨城时写给张扬。

  张朝阳告诉张扬,因为害怕母亲担心,所以他去藏省的事还没有告诉李钰。

  深思熟虑之后,他只能将这个告诉母亲消息的任务交给张扬。

  他让张扬不要担心,他在进藏前是经过仔细体检的,他的身体能够适应藏省的高原环境。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但父亲又何尝不担忧。

  对于张朝阳主动申请去建设藏省的事,张扬是既担心又骄傲。

  “到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地方去!”这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正是因为有无数热血青年这样去做,龙国无数贫困的地区才得以发展。

  如果有一天,龙国的所有青年都以留在大城市为荣,再没有人愿意去建设那些贫穷的地方,那那些贫穷地区的百姓,就真的没希望了。
  http://www.paoshu5.cc/book/16653/4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