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不修人道,不问神途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史上最强炼气期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秦峰胡佳云的小说免费阅读
最强狂兵
娱乐帝国系统
都市古仙医
校花!警花!一个不落!
官场鬼才之从副镇长到权利巅峰
快穿:美貌炮灰女配失忆后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神相有子」、「千金楼背后的东家是护国神相」、「刘相濡和赵永望齐齐被国子书院开除」还有刘相濡之死和他所背负的命案罪行像风一样刮遍整个鸿蒙城。王寻知道自己离开不过半天时间,竟发生了如此大事,自是震惊、意外、后怕,种种心情,万般思绪。
他果然向他的老师借来了一件宝物,名「无相天衣」。
此物外观似一件质地柔软的素色内衫,色泽如皎皎月华,触手微凉,其神奇之处,便在于它不仅可以自如伸缩变化,还有抵御灵压奇效。
白芷穿上了它,面色果然好多了。
原本子慕予打算与白芷住一起,这样可以照顾她,不过现在白芷见好,而且新住进来的「清心小筑」有七间房,便每人各住一间。
杨启吉灵力耗费过甚,整整歇了一天才完全恢复。
白芷也要时间进一步适应。
所以在到达鸿蒙城的第三天,子慕予等人才走出「千味楼」。
一路上,自是引来无数目光和议论。
目光和议论的焦点,自然是古元卓。
消息传千里,前两天市面上竟还出现了古元卓的画像。
现在,算是无人不知他是护国神相亲子。
这些人看向古元卓的目光有好奇,也有敬畏,想凑近前看得更清楚,又怕自己得罪,刘相濡之死传成什么样的都有,所以他们一般远远议论,带着复杂的目光打量着古元卓和众人。
“无须在意旁人的看法。”子慕予对古元卓道。
古元卓点点头:“嗯。”
子慕予等人这次出来,是为了报名和参观国子书院。
国子书院因为即将进行学生选拔夺名试,除了部分禁地,彻底对外开放,准备参加考试的学子,随时可以去国子书院参观。
因为王寻在鸿蒙城住过几年,也在国子书院做过旁听生,所以他为大家做向导。
“这条路叫「青云道」,道路的尽头便是国子书院。世人皆以为踏上此道便能步步高升,直上青云,故取此名。”王寻道。
王寻一路介绍过去,包括「文脉」由来,国子书院选址传说,但凡他知道的,没有丝毫遗留藏私。
众人不久便站在了国子书院门前。
他们有些意外。
国子书院名声震烁天下,若是没有任何向导初次寻访之人,若没有牌坊上的几个字,仅凭外表寻找,十有八九会与之擦肩而过。
因为它并非想象中的琼楼玉宇、金碧辉煌,恰恰相反,从外面看去,其貌不扬,甚至带着几分简朴和低调,极容易被误认为是建了有些年头的普通人家,完全配不起国子书院这么大的名气。
就说这牌坊,木质看着是有些年头的原木,并未漆上炫目的朱红或描金,只简单刷了一层防腐防虫的清漆,因常年风雨洗礼色泽有些暗沉,显得古朴陈旧。
牌坊上悬挂的匾额也是木质,上面「国子书院」四字字体端正雄浑,无任何金粉装饰,以浓墨书写,透着内敛的威严。
还有这围墙,并非大户常见的朱墙红瓦,而是用大块未经精细打磨的青灰山石垒砌而成,石缝间甚至生长着青苔和杂草,墙头覆盖的也是最普通的黛瓦。
“那个福来不是说国子书院很富有么?怎么比咱们罗浮洞还朴素?”杨启吉忍不住开口。
子慕予也是感到奇怪的,但是她看王寻略显得意的神色,应该此处有别的内情,所以便耐心等待王寻的解说。
“院长之意,书院立此门户,缘由有三。”
“其一,在于警醒。”
“学问之道,始于谦卑,成于笃实。若一入门户,便见奢靡之气,心先浮了,气先傲了,如何还能沉得下心来,去钻那故纸堆,去究那天人理?学问无需粉饰,真理不假外物。需将一切虚荣、浮躁、乃至显赫家世,皆卸于门外。进入此门,学生唯一可凭恃者,唯胸中所学。”
“其二,在于明志。”
“读书为何?非为雕梁画栋,非为锦衣玉食,而是为明理,为修身,为将来平天下。此门如此,便是要学子日日进出皆可见,时时自省,勿忘求学之初心,勿堕青云之志向。”
“其三,在于育人。门户可简,心志不可简;屋舍可朴,学问不可朴。此间无软枕高床,无珍馐美馔,唯有青灯古卷,粗茶淡饭,需在此间磨去骄娇二气,养出豁达胸襟和坚韧的筋骨和心智。”
子慕予心中有些异样。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其实从没正规上过学,都是有专人教导,没有体验过许多学生同处一处、听同一个老师授课。
但她无数次从高校路过。
那些高校的建筑无一不是明净巍峨、玻璃幕墙。
所以,她理所当然便想,有名的书院,就应该有配得上的建筑高楼。
她刚想着自己这个念头是谬误,跟着王寻一步迈进国子书院,发觉自己又错了。
光华璀璨,灵蕴成雾。
众人都瞪大眼睛,几乎要看花了眼。
巍峨恢弘的建筑依山脉而建,廊桥婉转,磅礴气度扑面而来。
王寻非常满意众人的反应:“这是院长要教给大家的另外一课,那就是:门虽朴,内藏锦绣乾坤;道虽简,可达星辰大海;万相繁华,都不过是淬炼心神的道场,无论在何种环境,都需守得住方寸灵台的澄明。”
子慕予忍不住有些莞尔。
这叫什么?
叫实物无论如何,解释权都在院长这里。
她抬头。
就在他们面前,有一块巨大石屏竖立两侧。
石屏上,刻着两句话:「不修人道,不问神途」。
字迹行云流水,随意挥洒,妙到毫巅。
王寻见子慕予留意,便上前一步:“这是院训,为院长亲手用剑所书。”
“门口「国子书院」四个字,是不是也是院长亲笔?”子慕予问。
王寻有些意外地点头:“确实如此,只是两种字迹完全不一样,慕予如何认得?”
“凭感觉?”子慕予自己也有些不太确定。
她就是感觉两幅字,气度是相似的。
“这院训又有什么说法?”杨启吉问。
“凭院长修为和功绩,晋升神明,其实绰绰有余。可是四百年前,他不愿落名于神册之上。”王寻道,“「人未成仁,忝为神明。」这是院长拒绝先神皇时的原话。院训,便是源于此。”
喜欢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
http://www.paoshu5.cc/book/16831/5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