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恩威并施
推荐阅读: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也是皇叔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玄桢记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北美悍警:从洛城巡警开始
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
谍战,我潜伏成了鬼子将军!?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金喜功面色骤变,连连叩首:“陛下开恩!臣一时鬼迷心窍,冒犯天威,罪该万死!新罗愿永世称臣,岁岁纳贡,只求……”“住口!”刘轩怒喝一声,接着道:“新罗国祚已断,你还有何资格与朕讨价还价?”
金喜功浑身一颤,整个人如烂泥般瘫软在地。眼前浮现出历代亡国之君的惨状:自己身首异处不说,子嗣被屠戮殆尽,妻女沦为玩物,甚至连祖坟都要被掘开鞭尸……
“不过……”刘轩话锋一转:“朕近日心情甚佳,还不打算杀你。”
金喜功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朕不但不杀你,还要给你一个爵位。”刘轩身子后仰,靠在椅子背上,接着道:“恭顺侯,世袭三代。”
殿内死寂。金喜功喉结滚动,干裂的嘴唇开合数次,却只说出两个字:“陛……陛下……”
刘轩挑眉问道:“怎么?嫌朕的恩赏太薄?”
金喜功慌忙叩首,说道:“不不不!臣叩谢陛下天恩!”
刘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很好。明日你便带着你正妻,启程前往长安。”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记住,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金喜功浑身战栗如筛糠,重重再拜。两名北汉士兵立即上前,铁钳般的手掌架起这位新封的侯爷,将他拖出殿外。
韩州布政使文渊明上前一步,躬身一礼,问道:“陛下,原新罗旧臣,是否继续录用?”他曾在西蜀任礼部尚书,深知刘轩用人不拘一格,即便前朝降臣,只要确有才干,亦能得重用,故而斗胆进言。
出乎文渊明意料,刘轩却摇摇头,道:“一个不用。那些听话的,全家送往长安,反抗的,格杀勿论。”
文渊明垂首领命,心中却思绪翻涌。同样是降臣,国主对西蜀旧臣不仅委以重任,甚至恩荫子孙,可对百济、新罗的官员,却一点也不信任,言语间更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慢。
正说话间,一名亲兵快步走入殿中,单膝跪地禀报:“启禀国主,百济降将崔明哲已至殿外候旨,请求觐见。”
刘轩淡淡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崔明哲低首趋步入殿。他右臂仍缠着绷带,却动作利落地跪伏于地:“臣崔明哲,叩见国主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刘轩温和地问道:“崔将军,伤势可好一些了?”
崔明哲受宠若惊,额头几乎贴地:“蒙陛下垂询,臣愧不敢当。伤势已无大碍。”
刘轩微微颔首:“将军不必如此。朕听闻你在攻取汉城时身先士卒,立下汗马功劳。”他略作沉吟,接着道:“你已经是大将军,朕再加封你为北汉韩州镇守使,统辖百济兵马,专司新罗地区绥靖之责。”
崔明哲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随即重重叩首:“臣肝脑涂地,难报陛下隆恩!”
“爱卿且起。”刘轩抬手示意了一下,说道:“你自汉城长途跋涉而来,今日先好生歇息。自明日起,新罗故地治安防务皆由你全权负责。在韩州境内,除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三人外,其余官员官阶皆在你之下,若这三名官员不发话,所有事情,崔将军可自行处置。”
邵春来等武将闻言,都面露惊诧之色,彼此交换着眼色。
文渊明却暗自好笑,心道陛下这步棋当真妙极:让百济降将镇守新罗故地,崔明哲为表忠心,定对昔日仇敌格外严苛。如此新罗百姓亡国的怨愤自然转向百济,而崔明哲在百济人眼中已是叛臣,在新罗人眼中是打手,除了死心塌地效忠北汉朝廷,再无他路可走。
至于这“韩州镇守使”一职,看似位高权重,实则既无固定驻地,又无明确兵权。只需韩州巡抚一句话,便能将其架空。文渊明捋须暗忖,陛下这招驱虎吞狼之计,当真用得炉火纯青。
崔明哲感恩涕零,再次谢恩后,退了出去。
待崔明哲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邵春来立即跨步出列,抱拳道:“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奏。百济降卒尚有四万之众,如今尽归崔明哲统辖。此人新降未久,若日后……”
刘轩未等他说完,便轻笑着摆了摆手:“爱卿多虑了。明日朕便会下旨,收缴半岛所有铁制兵器,熔铸后运回中原。至于崔明哲麾下士卒,既只需维持地方治安,配发军棍足矣。”
邵春来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笑道:“陛下圣明!无刃之兵,纵有异心也难成气候。”
刘轩继续道:“至于百济故地……新罗都督朴承希不是屡次上书,要效忠我朝么?”他突然转头看向文渊明,道:“文爱卿以为,若也封朴承希为镇守使,率新罗降卒维护百济旧地安定,可还妥当?”
文渊明知刘轩这是要他代为阐明其中深意,便上前一步,微笑着答道:“陛下圣明。以新罗之帅治百济,以百济将领辖新罗,两相制衡,如此不仅省去了我国驻军的消耗,更让半岛各族自相牵制,再难拧成一股反抗之力。”
邵春来闻言,不由虎躯一震。他望着文渊明从容退回队列,不禁暗叹:“我们武人沙场饮血,这些文官却可在谈笑间杀人于无形。原来庙堂之上的刀光剑影,比战场更凶险三分。”
刘轩微微颔首,对文渊明道:“文爱卿,韩州土地贫瘠,稻麦产量微薄,百姓常受饥饿之苦。朕决意从内地引进土豆、玉米、红薯三种高产作物。”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些种子朕已命人从中原精选,不日便可运抵。不仅要无偿分发给农户,更要派遣精通农事的官员,手把手教导耕种之法。记住,民以食为天。此事关乎万千百姓生计,务必要办得稳妥。”
文渊明深深一揖,郑重说道:“陛下心系黎民,此乃韩州百姓之福。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托。”
http://www.paoshu5.cc/book/17538/4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