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大瀛吴国(二)
推荐阅读:
将白
长夜谍影
大明流匪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是,陛下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倭国,本州岛。此时的本州岛尚无此名,但它已是这片列岛之上最为富庶、人口最为稠密的腹心之地,曾经也有国家与邪马台国发生过数次战争。
岛上邦国林立,其中最强者,莫过于吉备,其国稻作丰饶,武备强盛,正与东面新兴的大和国争夺霸权。
吉备之西,有一国名曰出云,此国神话繁盛,宗教影响力根深蒂固,也是日本后世国让神话的起源,其兵锋虽不如吉备,但凭借山川之险,得以割据一方,独善其身。
东面的大和国正是如今日本大和族的雏形,崛起中的大和国正沿着山地步步蚕食疆域,兵锋已抵吉备东境的播磨地区(即后世的神户一带),两国在此鏖战数年,吉备已渐露疲态。
雪上加霜的是,异军突起的吴国派军东进,已经进入了吉备国的西境,吉备国无奈之下一面与大和讲和,一面派兵西出以御大将潘璋,国都都因此空虚了起来。
此时的他恐怕做梦也想不到,真正的毁灭,即将从他自以为最安全的海上而来……
吉备城,依山而建,一面是万丈悬崖,直面沧海,另一面则是其国命脉所在,控制着濑户内海航路的吉备津。
“天!那是什么船!”
当孙权那遮天蔽日的舰队如九天神兵般降临在吉备津时,港内所有的渔夫、商贾与豪族武士,都以为自己仍在噩梦之中。
那遮蔽了海面的庞然巨舰,其楼宇之高,桅杆之密,远超他们想象的极限!
“吴人!是灭了邪马台的吴人!他们怎么会从这里杀出来!”
“完了!就我们这么点人,怎么守得住!”
凄厉的呼喊声划破了港口的宁静。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孙权没有给他们任何集结与反应的机会,他深知对付这些散乱而勇悍的部落,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以雷霆之势直接压服!
随着旗舰上一声沉闷的号角,船舷两侧的甲板打开,放下巨大的跳板时,从船腹中涌出的,是一支钢铁的洪流……
“杀!”
徐盛一马当先,手中环首刀映着晨曦,寒光四射。
在他身后,是身披重甲、结成严密战阵的江东子弟以及无数降伏的倭人,他们步伐整齐划一,沉默而高效,手中的长戟与盾牌组成了一面移动的钢铁之墙!
“嗷!”
熊袭丸发出一声咆哮,他赤裸着上身,浑身的图腾在肌肉的贲张下扭曲蠕动,手持一柄孙权给他打造环首刀,所向披靡。
在他身后的熊袭族人同样状若疯魔,他们无视任何阵型,如同一群出笼的野兽,疯狂地扑向那些惊慌失措的吉备守军。
“为了吾王!杀!”
土佐猛同样带着他那群同样悍不畏死的四国武士,从另一侧发起了冲锋。
三柄锋利的刀子,就这样刺向了吉备城的心脏!
这所谓的吉备城,城墙不过是三米高的夯土堆,在这些百战精锐面前形同虚设,江东士卒甚至无需云梯,几步助跑便能轻松翻越。
而留守城中的数十名老弱残兵,甚至没能看清敌人的脸,就被如狼似虎的吴军屠戮一空……
王宫之内,吉备国主吉备武彦被从床榻上拖起,衣衫不整地跪在孙权面前,抖如筛糠。
“求求你!不要杀我!我愿献上我的一切!”
他不断叩首,额头磕出了鲜血,心中后悔不已,谁让他将所有的兵员都派了出去呢?
孙权碧色的眼眸里没有一丝波澜,他冷漠地看了吉备武彦一眼,仿佛在看一只蝼蚁,随即一挥衣袖,转身离去。
在他身后的徐盛随即会意,嘴角咧开一抹嗜血的狞笑,手中长刀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一颗惊恐的头颅冲天而起!
就这样,本州岛上最具实力的的吉备国,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便宣告覆灭……
无独有偶,就在吉备城被烈火与鲜血吞噬的同时,其国西境,潘璋正率领两千吴军,与吉备国仅存的千余主力对峙。
这是一个年约二十的少年,他身材高大健硕,远超寻常倭人,已接近六尺,脸上有一道被热铁烫伤的狰狞疤痕,让他显得格外坚毅。
他便是吉备国少主,吉备雄彦。
在他的指挥下,吉备军虽节节败退,却总能依托地形不断建立防线,死死拖住吴军的脚步,让潘璋一时也难以竟全功。
但就在此时,国都沦陷、国主身死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传了过来……
“不!父亲大人!”
吉备雄彦发出一声悲怆的嘶吼,双目瞬间赤红。
吉备军的士气在瞬间崩溃,士兵们脸上写满了绝望与茫然,手中的武器也变得沉重无比。潘璋抓住机会,策马而出,准备发动最后的总攻,将这支残军彻底碾碎。
就在这时,吉备雄彦却猛地抬起头,他擦去眼角的泪水,用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指着潘璋大吼。
“汉人!你!单挑!赢了我,吉备,尽降!”
潘璋勒住战马,微微一愣,他转过头,看着身旁的伊支马,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我们刚杀了他父亲,他不思报仇,反倒要跟我单挑,若输了便投降?”
在汉人的思想中,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哪怕明知不敌,也要血溅五步,方为孝子!眼前这少年的行为,在他看来简直是荒谬绝伦。
伊支马挠了挠头,神色复杂。
“将军,在我们倭地,战败方的领袖,最重要的责任是保全部众的性命与血脉。继续抵抗,只会让吉备一族彻底消亡。投降,反而是对族人最后的守护。”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向一位无法战胜的强者效忠,并非耻辱。您若能在决斗中击败他,便证明了您拥有主宰他命运的力量,他和他的一切,便都将忠于您……”
“哈哈哈哈!真是闻所未闻的古怪规矩!”
潘璋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不屑。
“也罢!既然这小子有这胆色,那俺潘璋就陪你斗上一斗!”
“来!战!”
吉备雄彦怒吼着,双手紧握着那柄家传宝刀,摆出了一个古怪的起手式。
“来得好!”
潘璋大笑着策马而出,那张饱经沙场的脸上,嗜血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铛!”
“铛!”
“铛!”
两人的刀光在混乱的战场中央交织成一片死亡的银网。
吉备雄雄彦的刀法,充满了古朴,每一刀都循着诡异而迅捷的弧线,直取潘璋周身要害,但缺少了一点杀气。
而潘璋的刀法,却大开大合,全无半分花巧,每一刀都势大力沉,裹挟着千军万马的惨烈气势,那是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最纯粹的杀人技!
转眼三十合已过,吉备雄彦越打越是心惊。
对方的刀法看似粗陋,却毫无破绽,每一刀都如同猛虎扑食,逼得他不得不全力格挡。
那沉重的力道顺着刀身传来,震得他虎口发麻,双臂酸软。
他引以为傲的精妙招式,在对方那蛮不讲理的攻势面前,根本无法完全施展……
“喝!”
潘璋抓住吉备雄彦一个换气的破绽,猛然暴喝一声,全身力量汇于一刀,如同力劈华山,当头斩下!
吉备雄彦眼中闪过一丝骇然,急忙横刀格挡。
只听“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吉备雄彦手中的家传宝刀,那柄由吉备国最好工匠耗费数年心血锻造的利刃,竟被潘璋这势大力沉的一刀,从中生生斩断!
吉备雄彦愣在原地,呆呆地看着手中只剩半截的断刀,满脸的难以置信。
不等他从这巨大的冲击中反应过来,潘璋那柄带着豁口的环首刀,已经冰冷地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我的刀……断了……”
他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毕竟这柄刀不仅是他的武器,更是他家族的荣耀与他毕生武道的象征。
“你的刀,不过是凡铁。”
潘璋不屑地说道,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嘲弄。
“而我的刀,饮的是那汉、魏帐下军卒的血!你这点微末伎俩,也配在我面前舞弄?”
而后,吉备雄彦信守承诺,率领残部尽数归降。
当他被带到吉备城,再次见到孙权时,孙权在亲卫的簇拥下策马上前。
他看着面前的吉备雄彦,碧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欣赏。
“你的技艺不错,只是兵器太差,见识也太浅,既然你降了孤,孤便让吴国最好的工匠,为你铸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百炼精钢。”
三个月后,当那柄通体乌黑、刃口闪烁着水波纹的崭新长刀交到吉备雄彦手中时,他彻底被震撼了。
这柄刀的坚韧、锋利与完美的平衡感,远超他毕生所见。
他终于明白,自己败给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他无法想象的强大文明。
吉备雄彦缓缓抬起头,望着孙权那双充满威仪与深邃的碧眼,他那颗骄傲的心,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被彻底击碎……
他单膝跪地,将新刀高高举过头顶,声音嘶哑坚定。
“您的气度,吴国的神技,雄彦……折服。追随……陛下,才能让吉备的……武艺与锻造达到……巅峰!”
孙权看着他,微微一笑,随即封其为“锻冶都督”,命其利用吉备丰富的铁矿资源,建立官营冶铁工坊,监造吴军兵器甲胄。
同时,以吉备降卒为骨干,组建一支装备吴式重甲的步兵军团的计划也正式展开。
于是,随着吉备国的覆灭,孙权距离一统倭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附《三国志》之中的倭国记录:
(关于大和、出云、吉备三国的记录我国史书能找到的仅有邪马台国的相关记录,至于倭国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成书与唐睿宗李旦与玄宗李隆基期间,其书多为神话,关于汉魏时期的记录多为神话,不可信)
《三国志·魏书·倭人传》
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
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
所居绝岛,方可四百余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之径。有千余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籴。
又南渡一海千余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方可三百里,多竹木丛林,有三千许家,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籴。
……
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可五万余户。
南至邪马台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日,陆行一月。官有伊支马,次曰弥马升,次曰弥马获支,次曰奴佳鞮,可七万余户。
自女王国以北,其户数道里可得略载,其余旁国远绝,不可得详。
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
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
……
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
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
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
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婢百余人。
更立男王,国中不服,更相诛杀,当时杀千余人。
复立卑弥呼宗女台与,年十三为王,国中遂定。
http://www.paoshu5.cc/book/17784/7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