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增产增产还是增产,加盖温室大棚
推荐阅读: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汉室风云录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季汉大司马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医毒狂妃路子野
进击的崇祯皇帝
抗日之铁血战将
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事实证明。朱元璋会种地,但也只会种地,并不会种玉米。
成熟的玉米粒比原本的种子白净一些,但形状和大小,基本没有差别。
朱元璋伸手在里头翻了翻,失望地暗叹一声。
“咱还以为结出来的玉米粒会更大些,更圆润一些呢。”
这话把李俨给听傻眼了。
“陛下,什么种出什么苗结什么果,要是想改变外形的话,需要经年累月的挑选不同的种子,慢慢地进行。”
【是啊爷爷,玉米什么模样不重要,反正煮着吃糥糥的不硌牙,磨粉吃也不会扎嘴。】
朱雄英倒是看到有几颗玉米粒,长得较胖一些。
但和他以前见到过的,相去甚远。
【也不知道形状变化,影不影响产量?】
朱元璋当场就把这话说出来,询问李俨。
李俨若有所思,片刻后,不解的问。
“陛下见过其他形状和大小的玉米粒吗?”
“没有,但咱记得这稻米有长有圆,好像是越圆产量越高。”
“陛下言之有理!”
李俨脑中灵光一现,便又决定了一个增加玉米产量的方向。
那便是按照玉米细微的不同形状,将它们再次分开试种。
“陛下,这些玉米粒里面,还是有许多较为圆润,微臣想将它们与较扁长的那些分开种。”
【我看它们颜色深浅也不一样,再细分一下吧。】
朱雄英没有在实验室做过种植研究,却也知道有些事不能怕麻烦。
【爷爷,你再多指派一些人手给李主事,把每株玉米苗都写好每天的观察日志,这样才能快速积累本土种植玉米的经验。】
实操和理论相配合,有希望在五年内,让精种下的玉米产量达到五百斤!
朱元璋感觉自己就像是第一年跟着爹娘下田的新手农民,包夹在乖孙与李俨之间传话。
并且他这个传话人,有时还传得一愣一愣的,幸亏他面部表情控制得好。
否则就要让李俨看出,他不会种玉米了。
“有了陛下的指导,微臣敢保证,下一季的玉米,一定能够增产!”
“咱不信你,咱还不信……咳,下一季在哪里种,选好地方了吗?”
尽管南京的冬天飘雪的时候不多,皇庄里还有一个小温泉,靠着它,冬季里种植着新鲜蔬菜,供应宫里吃都不够吃的。
但这次,朱元璋种玉米,不打算靠它。
因为乖孙早就有了其他的法子——盖温室大棚。
李俨也是按照温室大棚的建址去选址的。
“微臣已经在山脚下,靠近温泉的位置,选出了三亩地。”
“多少?三亩?”
朱元璋一阵肉疼。
温室大棚要用玻璃盖,就算是自产自用,可搭配上钢材木料和取暖用的柴火,这一季下来,得烧多少钱啊!
李俨见他为难,只能挣扎着退让。
“要不微臣再去挑挑,只选两亩?”
【爷爷,这样一来,做各种试验的空间就没有了。】
乖孙都发话了,朱元璋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三亩就三亩!”
【对了爷爷,温室大棚盖上了,有空地还可以种些冬季市面上不常见的青菜,卖给那些达官显贵们吃。】
对啊!
咱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要不是当着外人的面,朱元璋一定给乖孙屁股上来两巴掌。
有这种赚钱的好事不早说。
一会儿就让薛祥,赶紧给琉璃坊批条子,多买料制玻璃,让蓝玉去河北再调集一批钢材来盖大棚。
京城别的不多,有钱人多得很,尤其是猫冬的时候,有些新鲜菜,称得上一两菜一两银。
朱元璋是舍不得天天敞开肚皮吃,但那些家底厚实的人们舍得。
“咳!那个李爱卿啊,你有空了,再挑三亩适合冬天种的地方。”
“还挑?”
李俨觉得这一季收的种子,分成试验用的田块,最多分种占地用两亩,实际上最后只能收一亩多地的玉米。
陛下未雨绸缪,就想到冬天的用地了,未免也太着急。
但是,陛下让挑,顺手的事他也不会拒绝。
“陛下,还不知这些玉米,具体要如何食用?”
“晒干了磨成粉。”
朱元璋和朱雄英对视一眼,视线落在剩余那七株还没熟的玉米苗上。
“乖孙,你……”
【我不吃。】
朱雄英嘴馋归嘴馋,之前说着想吃煮玉米,那是不知道老朱能听见自己的心声。
哪怕产量比想象里的高了许多,但吃一包玉米,可能会让推广玉米的年限,往后延长一季。
朱雄英又不是真正的幼童,自然懂得孰轻孰重。
【爷爷,等到玉米能种植一千亩的时候,我再吃吧。】
心里这么想着,朱雄英还故意地咽了咽口水。
这可把朱元璋看得心疼极了。
当即下山,去工部找薛祥。
盖温室大棚的银子,全部由内库来出,以最快的速度建成后,投入使用。
【爷爷,我赌赢的彩头捐了种玉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好好!”
朱元璋感动得眼眶通红。
等到祖孙三人回宫时,都快半夜了。
身为婴儿睡眠的朱雄英,早就支撑不住,趴在朱元璋的怀里睡着了。
“标儿,有乖孙在,咱的大明未来一定能够做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医看的地步。”
“……”
朱标感觉肩头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他自然是舍不得把这重担,让儿子去挑。
只能自己多下功夫了。
剩下的两个理想,暂时难以达成,但是做到人人有饭吃,努努力,十年内应该能达到。
如果常升他们能够成功找到土豆和红薯,并且一年内送回来,这个时限还能缩短一半。
盖温室大棚,事关重要。
朱元璋只能让薛祥去亲自盯着。
除了想利用温室大棚赚钱以外,自然也没忘记收拾,提出想要改稻为桑这项策略的沈家。
“改稻为桑它确实很赚钱,咱可得好好提拔提拔咱的榜眼。”
农历八月二十五。
殿试结束。
方孝孺成了新科状元,杨缜被朱元璋钦点为榜眼。
杨缜正因方孝孺成了状元,愤愤不平,又因王怀安被点了一州的医推官,心里妒火中烧,不明白自己差到了哪里。
哪怕被点了榜眼,依旧是郁闷不已,在鹿鸣宴,正埋头喝着闷酒,云奇亲自来传话,故意扯着嗓子,让全场人听见。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http://www.paoshu5.cc/book/17847/6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