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谁主张谁负责,天经地义
推荐阅读: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汉室风云录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季汉大司马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医毒狂妃路子野
进击的崇祯皇帝
抗日之铁血战将
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杨缜感觉脚很疼。他的文章上,可没写改稻为桑,是改沈家这种地方豪强的稻,替朝廷多增赋税。
“陛下,微臣……”
“咱知道这件事很难办,咱以为杨爱卿你到年底,改它三五万亩,就超出咱的预料了,没想到你这个年轻人这么有拼劲,一上来就说十万亩,君无戏言,难道杨爱卿刚才是在哄骗咱,好让咱给你加官晋爵,实际上,你根本担不起这六品通判的官位?”
杨缜有苦难言。
别说六品通判了,就算是松江知府想改沈家的稻田,也得问问沈家豢养的那些名义上为佃户,实际上为打手的恶霸同不同意!
君无戏言,欺君那是灭九族的。
杨缜想到胡党里的赵庸,因与陛下顶嘴,被灭了十族,他不仅感觉脚很疼,脖颈也隐隐作痛。
“杨通判一定是有所顾虑。”
朱标的话,顿时让杨缜感觉天都亮了。
他对着朱标投去感激的目光,轻轻点头,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将沈家的强势,和盘托出。
“陛下,沈家不光在江浙坐拥数十万亩的田地,族里还有在江南织造司当差的,沈家产丝绸交的税,可是江浙一带的重要税收,不能用强啊!”
生怕陛下不想着变通,强摁牛喝水,杨缜不忘记向太子声援。
“太子殿下应该知道微臣说的,都是真的,不敢对陛下有任何隐瞒。”
“父皇,杨通判所言不虚,那沈家靠着战乱天灾兼并土地,又资助不少寒门读书,在松江府的地方势力,可见一斑。”
话还是那么个话。
可杨缜怎么感觉太子殿下,不像是让沈家改稻为桑,倒像是想给沈家改换门庭呢?
不不。
这一定是他的错觉!
“咱也知道此事不易,所以杨爱卿你放心,咱会让当地的官员配合你的,而你,只需要将你文章所写的家国大义,还有改稻为桑后,每年能够多赚多少两银子,一五一十地告知给沈家,相信凭借杨爱卿的才学,一定能马到成功!”
杨缜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机会。
假如胡丞相还在朝中,倒是还能令言官上奏,说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利用群臣之口给他换个别的差事做做。
但如今整个大明的朝堂,都是陛下说了算。
就连站在一旁的太子殿下,都只能同情地朝他轻轻摇头,这一定是在示意他,不要顶撞陛下。
他也不敢啊!
“杨爱卿,只要你办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来年咱便将你调回户部,专管田粮赋税。”
大棒打懵了,必须要给甜枣吃。
富贵险中求!
杨缜只能咬紧牙关,朝着朱元璋保证。
“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地说服沈家,年前把十万亩稻田种上桑树!”
本来杨缜是打算,利用陛下下达的指令,到了松江府去毁了青苗,尽早种上桑树,既能表功,又能多让像沈家这样的丝绸商户多赚钱。
如今只能尽量拖到这一季稻谷成熟,让沈家减少一些损失。
至于怎样才能说服沈家,答应朝廷改稻为桑,为朝廷增加赋税的同时,还像他文章里写的那样,额外让当地百姓再增加一笔养蚕织布的劳工费。
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请长辈去说说情。
沈家再强势,总不能胳膊拧大腿,对抗陛下的意思!
“行了,时间不早了,杨爱卿继续回去喝酒吧。”
朱元璋拿捏住杨缜便放了人。
等人走后,朱标便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由,挑了两个功夫好的锦衣卫前去护卫杨缜,暗中又派一大队人马跟去松江府。
“记下杨缜接触的每一个人,假如发现沈家犯罪的事情,先不要出手,传信给孤,孤加派人手。”
虽说沈万三那一支,早就激流勇退,去了西南。
但留下的沈家各支还是相互通气,互为依靠。
强龙不压地头蛇,让杨缜去当活靶子冒险,那是狗咬狗,残了伤了朱标不心疼。
可锦衣卫不能白白去送命。
“是!请殿下放心,属下们一定小心行事。”
朱标安排好,回来向朱元璋复命的同时,提出一个请求。
“父皇,假如沈家真的利用豢养的打手闹事,再煽动不知情的农民,说不定会引发民乱。”
有些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怕天下大乱。
因为他们靠的就是在动荡的乱世,律法不严明时,对弱者暗中下毒手。
“标儿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咱打算给汤和去封信,让他在松江府那边统计一下年限久的老兵伤兵,给这些人分发田地,先稳住民心,到时候松江沈家不顾死活乱起来,靠着当地的府兵与卫兵,也够用了。”
官府不办事,怕得罪人没关系。
朱元璋手里的兵马可不是吃素的。
军令既出,谁敢不从?
朱标深以为然,同时忍不住赞叹:“父皇好筹谋,这下只等杨缜搅浑了水,瓮中捉鳖了。”
“你没跟沈家人打过交道,不论是松江沈家,还是江南沈家本家,这群奸商十分的狡猾,断尾求生蛰伏数年甚至十年百年,再找机会连本带利讨回好处的事,只要伤不到他们的骨头,他们也会做。”
朱元璋倒是想让松江沈家,利欲熏心遮住眼,一步错步步错。
可世间事,不是靠想象就能成功的。
杨缜说沈家在江浙兼并的土地,只有数十万亩,实际上近百万亩!
江浙粮价如何,都把持在这些人的手里!
像胡党李家他们借权势侵占的,也只是这些大地主手里的零头而已。
“人心不足蛇吞象,占了这么多还想借朝廷之手,侵吞百姓的耕地,标儿,这大明可是咱们的大明,这百姓可是咱们的百姓,松江沈家这一支,你觉得,怎样能让它被当成尾巴断掉,还能平平稳稳地把事情做好。”
松江府靠海,要是闹起民乱来,哪怕只有小股流寇,也会影响海上船只来往。
这么大的事,光靠杨缜这个小奸臣可不行。
杨缜是绝对不可能用官威压沈家,更压不住。
朱标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
“父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http://www.paoshu5.cc/book/17847/6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