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落梨花两鬓如霜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好好好,咱们黄氏子孙,就该有这样的豪气!”

  禄伯夸赞一声,旋即领着这对兄妹就要往屋里进。

  那鬓如霜的男子望着这无比熟悉的杂货铺,心中思绪万千,像是在这一瞬间回到了多年以前,那时的他,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郎。

  蓦然回首,原来昔日那个壮志凌云的少年郎,如今已年近五旬,并且,一事无成呐。

  男子迈步入了杂货铺,伸手抚摸在熟悉无比的货架上,耳畔还回荡着那少年郎的朗朗读书声,以及立志文动九州的壮语豪言……

  后方,黄裙少女将遮阳伞收拢,而后将之斜靠在了墙角。

  她用无比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杂货铺内的一切,随手拿起柜台处的一只狼毫笔,又拨了两下闲致一处的算盘,最后目光成功被货架上的一柄木剑吸引。

  她拿起木剑在空中比划了几下,用着算不上顺手,重量也几乎没有,比起她那把细窄佩剑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她兴致缺缺的将木剑放下,视线又在杂货铺游走起来。

  不多时,便发现了一处不对劲。

  店铺内的货架几乎都摆的满满当当,但偏偏有一处货架空空如也,不染尘埃。

  “禄伯。”

  少女回头,不禁问道:“这里原来也是空的吗?”

  “此处原是放书的,我担心老鼠给啃坏了,就给装起来了,每隔半年再拿出来晒晒。”

  说话间,禄伯伸手指了指货架下方的好几个木箱。

  少女不解,“既然书装起来了,那怎么不摆些其他东西?”

  “没什么东西好摆的。”

  禄伯继续说道:“而且我想着二公子哪天再回来会无处放书,所以这里一直空着。”

  “这里原是放我二哥的书?”

  少女挑了挑眉,“我二哥小时候就是在这里读的书吗?”

  “是啊,二公子那时候就坐在我旁边读书认字。”

  说罢,禄伯还很是欣慰的补充道:“你二哥啊,可是咱们黄家读书最有天赋的,也是最刻苦的。我见过的人不少,但还真没见过你二哥这么灵的孩子。”

  少女眸光大亮,“禄伯,我二哥小时候都读什么书,我想看看。”

  “书倒是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四书五经,古今典籍之类的。”

  禄伯说话间,便伸手去抽货架下方的木箱。

  少女出手帮忙,毫不费劲便将一个大木箱拉了出来。

  禄伯抹了抹木箱上几乎不存在的灰尘,旋即打开了木箱。

  木箱几乎装满了,书籍放的平平整整,连一处折角都没有。

  少女拿起一本《论语》翻了起来,其上每一篇都有注解,还有其二哥的个人感悟。

  又拿起一本《天工开物》,各种奇技淫巧跃然纸上。

  禄伯递过来一本蓝色封面的典籍,“你二哥看的最多的,就是这本了。”

  少女接过一看,封面上有不知何种书体写就的两个字,隐约看着,像是“离骚”。

  她轻轻翻开一页,入目就是朱红色的批注,在大量的批注当间,才能找到正文。

  她单纯的看正文,发现连字都认不全,更别提参悟文章讲了什么。

  通过看红色批注才知晓,原来诗人是个极度爱国爱民但偏偏在朝堂中受到排挤的贵族。

  诗人深深眷恋着国家,但君主听信谗言,有意将他疏远,哪怕流亡他乡,其也宁折不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黄裙少女大抵看完了批注,缓缓将书合上,心情有些沉闷,很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这书写的真好,毕竟她二哥很喜欢,而且写了很多批注。

  另一方面,这书写的不太好,因为悲剧结尾,她不喜欢。

  少女重新调整情绪,望了眼货架下另外的七八个木箱,不禁问道:“那些装的也都是书吗?”

  “都是。”

  禄伯颔首,“有一千三百多本呢,其中以人物传记居多。”

  “这么多!”

  少女震惊不已,她自从认字以后,就再难看完一本书,哪怕就是将翻过的书全加上,估摸着也不会超过百本。

  少女心中愈发佩服起其二哥,觉得后者的学问都要顶了天了。

  她又拿起一本《诗经》翻了起来,首篇便是《关雎》,这也是她为数不多喜欢的一首诗。

  这本是一篇描写爱情美好的诗,只是,在其二哥的注解中,却是对功名的向往。

  她又翻了几篇,每一篇都有其二哥的独到见解。

  除此之外,其二哥还在书籍最后写着一首五言绝句。

  诗名:秋闱。

  笔墨腾龙影,文章动九州。

  不封金阙印,白首拒归州。

  少女望着这诗,只觉得豪气干云,冲天之志更是扑面而来。

  就在这时,

  一道阴影将她笼罩,紧接着手里的书便被拿走。

  “二哥。”

  少女瞬间回神,抬头就看见她二哥正捧着书,也在看那首“秋闱”。

  不同于少女的激动情绪,鬓如霜的男子面色平平,甚至嘴角还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惭愧。

  “二哥,这诗是不是你写的,写的真是太好了!”

  少女站起身,激动道:“你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多少岁?”

  “你二哥九岁就是秀才,十三岁就是举人了。”

  禄伯先一步开口,老脸上满是骄傲,“这诗是你二哥秋闱中举所作。”

  “二哥好厉害!”

  黄裙少女美眸中的敬佩几乎要溢出了眼眶,与此同时,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她当即道:“二哥,你怎么从来不说你是举人的事?我还以为你只写文章不考功名呢。”

  “世上哪有人读书而不考功名呢?”

  男子苦涩一笑,“没有功名,就是读再多的书,那也是蹉跎了岁月。”

  少女不禁蹙眉,觉得这话说的不太对。

  她正要反驳,其二哥倏地开口,“禄伯,有笔吗?”

  “有!”

  禄伯应了一声,旋即自柜台处拿来了笔与纸。

  男子拿起毛笔沾了墨水,只略微沉吟,便就在那首《秋闱》下方动了笔。

  诗名;梨花落。

  “铁砚磨穿赋未休,文章自诩动王侯。”

  “鲲鹏翅展云垂海,鸾凤声清月满楼。”

  “卌载梨花凋客路,三更灯火泣吴钩。”

  “归来莫问青云事,芦荻萧萧已白头。”
  http://www.paoshu5.cc/book/18537/6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