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谁去?
推荐阅读:
万妖圣祖
妖龙古帝
光极街
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全民求生:从升华宝箱开始
快穿:虫族女王她靠生崽躺赢
公路求生:我能无限抽取载具
这个游戏不一般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列车求生:别跟我比运气谢谢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这个建议是丞相卢参最先提出来的,时机非常巧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陛下雄才伟略,将目光投向西域各地,解决西域之患只是时间问题。
现下刚好南北平定,国力日渐强盛,正是解决的好时机,陛下完全没有理由不同意。
果然,周子明听后并没否决,只是让百官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出使西域是大事,关系到后面的战略部署等一系列问题,此话一出,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百官顿时议论纷纷。
解决西域之患大家都不反对,也是大势所趋。
但很大一部分出身寒微,从战场上刀枪箭雨拼杀出头的将领却认为,如今朝廷南北统一,兵力强盛更胜从前,没必要派人出使,浪费时间不说,还打草惊蛇,影响后面用兵,还不如直接发兵镇压即可,以显国威!
另一部分以卢丞相为首的文官则认为先礼后兵十分有必要,一是大周现在以仁治国,如果直接动武就是“不教而诛”,属于野蛮的霸道行为,会失去民心。
二是出于现实的考量,打仗从来都是十分消耗国力的一件事,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就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选择,非常值得一试。
两边争的不可开交。
杨众现在已被封赏为定国公,算是武官一系的领头羊之一,加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又仗着是周子明的心腹,说话很不客气。
争论不休下忍不住怼道:“礼个锤子,他们那些蛮人,要能光凭嘴皮子说几句就乖乖投降做我们大周的附庸,当初前朝就不会有那么多将士殒命沙场,还要委屈的送公主去和亲了,我看没必要来这一套,反而打草惊蛇,你们文官向来就是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在战场上流血拼命的反正又不是你们,呵!”
说完,杨众直接出列,自请领兵出征,平定西域之患。
“定国公,虽然在下是一介文官,但也读过兵书,懂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精髓,若能出使成功,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治国可不是光靠打仗,一股脑儿闷头往前冲就行的,要讲究策略”,文官队伍自然也不甘示弱。
这话就是暗讽杨众是只会闷头打仗的莽夫了。
论耍嘴皮子功夫,十个武官也抵不上一个文官的,杨众气的跳脚。
因此,议事到最后,对于怎么平定西域之患,便分成了两派,双方僵持不下。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朝中新旧贵族之间的思想差异。
卢丞相是那个点火的人,此刻面上却倒十分淡定,也不再发言,由着底下人去冲锋陷阵打嘴仗。
张平安看出来了,这老狐狸八成是留着后手呢!
再看岳父钱太师,也同样如此,而且钱家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表太过激烈的言辞,显得十分沉着冷静。
这就耐人寻味了。
周子明不置可否地静静听了半晌,然后才抬了抬手沉声道:“各位爱卿所言各有各的道理,利弊皆有之!”
这就是不让再争论下去的意思了。
朝堂上逐渐安静下来。
随后,周子明才将犀利的目光望向文官队伍中,张平安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被上面的目光轻轻扫过。
按照职能来说,枢密院执掌兵籍、虎符,享有发兵之权,是否对西域发兵,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这莫不是让自己给个意见?张平安心中暗忖。
但他才上任第一天,朝堂的水还没摸清楚,而且是否出兵事关重大,他并不愿意轻易给出意见,因为这影响的不光是朝廷,更是数以万计的家庭。
在心中想好说辞后,张平安正准备自觉出列。
谁料,他的顶头上司枢密使郭大人却先他一步。
出列后恭敬道:“陛下志在千里,意在解决西域之患,臣等钦佩,然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慎,历来发兵西域无不是一场硬仗,不论成败与否,最后都有万千将士马革裹尸。至于出使之事,昔年孝武皇帝曾遣张骞凿空西域,乃经过廷议再三,筹备数年之久,方成就千秋功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臣以为,出使西域之举,其利在千秋,其险在当下,还是先遣使节出使西域各国,再行定夺出兵之事为好。”
说到这儿郭大人顿了顿,看周子明没有出声反对,才继续恳切道:“遣使西域乃扬我国威、通商惠工之大事,西域各国路远多艰,诸国情势不明,其骑兵又时常出没,欲行其事,必先知其情,不若先派遣一精兵强干之武将,率十数人扮作商队,前往探查道路、水源及各邦态度,待其回报,西域虚实尽在掌握之中后,陛下再决断遣谁前去、确定路线,则事半功倍,万无一失,如此,进可不负圣恩,退可不损国威。”
这就是代表枢密院表明了立场,还是支持卢丞相先行出使西域的决策了,只不过更加委婉、缜密。
“凡事不能只听一人之言,亦不可独断专行,太子的看法呢?”周子明侧头问道。
声音听不出喜怒,也看不出心中所想是偏向哪一方。
太子一直安静的坐在下首,刚才并没有急于表明态度,此时听周子明问起,才起身行礼回道:“回禀父皇,依儿臣愚见,郭大人所言甚有道理,一旦出兵,便是数以十万计,无论成败与否,都免不了有将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代价太大!不若先行出使西域各国,扬我国威,看情况再行定夺!”
“那依太子所言,朝中谁人能够担此重任呢?”周子明思索片刻后,耐心问道。
“此次出使代表的是大周朝的脸面,出使西域之人必须是意志坚定、足智多谋、身体强健且忠诚可靠之人”,太子不卑不亢的拱手回道。
随后将目光落在百官身上,朗声继续道:“此等大事一向是由中书省和枢密院共同决议、呈报,再由父皇最后定夺,儿臣觉得还是依章办事最好。”
这下子,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来了,皇上还是倾向于采纳卢丞相的意见。
卢丞相等太子话音落后,当即出列行礼道:“太子言之有理,出使西域之人非足智多谋、身体强健之人不可,理应在年轻官员中选拔有才干之人当此重任,臣举荐枢密副使张大人来负责筹备此事,张大人年轻有为,又在年轻一辈的官员中声望甚高,肯定最为了解谁最适合此次西域之行。”
张平安:……这都不是暗箭伤人了,是明箭伤人,这不就是个烫手山芋吗,做的好功劳是提议此事的卢丞相的,做的不好,那就是他这个枢密副使才干不够,何况,还容易得罪人。
有了卢丞相带头,立刻又有几名文官出来附议,包括他的顶头上司郭大人。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http://www.paoshu5.cc/book/19007/7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