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影视编辑器 >第八十四章 和珅倒,嘉庆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八十四章 和珅倒,嘉庆饱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洪武二十一年的初夏,北疆捷报如一道惊雷震动了整个南京城。

  永昌侯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朝廷,俘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百余人,以及王公贵族三千余众,缴获传国玉玺(元朝自制)、金印、兵符无数,北元朝廷至此名存实亡。

  捷报传入京城时,苏宁正在孝陵学堂与学子们研讨北疆舆图。

  “皇孙!大捷!永昌侯在捕鱼儿海大获全胜!”马和手持军报,快步走入课堂,声音中难掩激动。

  学堂内顿时一片欢腾,学子们纷纷起身庆贺。

  唯独苏宁面色平静,他接过军报细细阅读,当看到“俘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百余”时,眉头却是微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传令下去,明熥商行所有分号张灯结彩,八八折大酬宾,庆贺此战大捷。”苏宁放下军报,语气平淡,“另外,以大明钱庄的名义,拨银五万两犒赏北征将士,全面接手死伤军士的抚恤和后续安排。”

  “皇孙,这样一来可是让我们压力巨大啊?”

  “马和,你要明白一点,钱还是花出去才会有意义。”

  “是!皇孙。”

  马和领命而去后,学堂内最年长的学子李守忠忍不住问道:“殿下,如此大捷,为何不见您欢欣?”

  苏宁看向墙上悬挂的巨幅北疆地图,目光深邃:“胜则胜矣,只怕祸根也由此种下。”

  “殿下难道是不看好永昌侯?”

  “守忠,你要明白,我能看好和信任的只有你们这些学堂精英。”

  “殿下,守忠必定为您效死。”

  “我等必定为殿下效死。”

  ……

  三日后,蓝玉的详细战报送达京师,随之而来的还有让朱元璋勃然大怒的消息……

  蓝玉竟然在军中亵渎元妃,致其自尽而亡。

  谨身殿内,朱元璋将战报重重摔在地上,怒不可遏:“好个蓝玉!好个永昌侯!他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朱标连忙劝解:“父皇息怒,永昌侯虽行为失当,但毕竟立下不世之功……”

  “功是功,过是过!”朱元璋打断太子,“他今日敢在军中凌辱元妃,明日就敢在朝中目无君上!这等骄兵悍将,若不严惩,日后必成大患!”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悄无声息地走进殿内,呈上一份密报:“陛下,这是三皇孙殿下近日的动向。”

  朱元璋展开密报,越看神色越是复杂。

  密报上记载着苏宁在得知捷报后的反应,以及他这些年来在军中的种种安排。

  “允熥不光大手笔!还特别沉得住气。”朱元璋将密报递给朱标,“你看看。”

  “什么?竟然全面接手伤亡士兵的抚恤工作?”朱标看完后,惊讶地道:“而且,允熥似乎早就料到蓝玉会出事?”

  “哼!不是料到,”朱元璋冷笑,“而是他比谁都了解蓝玉的性子,食古不化!冥顽不灵!”

  “……”

  “标儿,朕现在是真的相信允熥四岁妄言了,要不然何至于如此多的计谋国策。”

  “父皇,你说允熥是不是对我们有所隐藏?比如他在梦中的异世界得到的信息更多?”

  “嗯,现在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

  当夜,朱元璋便是单独召见苏宁。

  “孙儿参见皇爷爷。”

  此时的朱元璋却是打量着跪在面前的孙子,十岁的年纪,却已经有了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智慧。

  “起来吧!”朱元璋将蓝玉的捷报推到他面前,“蓝玉的事情,你怎么看?”

  苏宁快速浏览了一遍,平静地道:“永昌侯此战,可保我大明北疆十年太平。”

  “就这些?”朱元璋目光如炬,“咱是问,他凌辱元妃,致其自尽,你怎么看?”

  苏宁沉默片刻,抬头直视朱元璋:“皇爷爷,孙儿记得您常教导:为将者,当以德服人。永昌侯武功虽盛,但德行有亏。”

  “说下去。”

  “这些年来,孙儿通过大明钱庄和明熥商行与军中多有往来。”苏宁缓缓道,“永昌侯在军中,常以外祖父开平王继承人自居,对年轻将领多有打压。听说,去年他强占大同卫所军田三百亩,今春又纵容家奴打死良民……”

  “啪……”朱元璋猛地拍案,然后怒目圆睁的看向眼前的苏宁,“允熥,这些事你为何不早报?”

  “因为无凭无据。”苏宁坦然道,“永昌侯在军中根基深厚,若无确凿证据,贸然弹劾只会打草惊蛇。”

  朱元璋凝视着孙子,突然问道:“若是朕要处置蓝玉,你以为该如何?”

  苏宁心中一震,知道这是朱元璋在试探他。

  他沉吟片刻,这才说道:“皇爷爷,永昌侯虽有过,但功在社稷。若重罚,恐寒了将士之心;若不罚,又恐助长骄纵之气。”

  “所以?”

  “孙儿以为,可改其封号为‘凉国公’,以示惩戒。同时,对其部下将领另行封赏,分其兵权。”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分其兵权?如何分?”

  “孙儿这些年在军中,发现不少有才干的年轻将领。”苏宁直接取出一份名单交给了一旁的朴不成,而老太监朴不成却是连忙转交给了朱元璋,“这些人大多出身寒微,全靠军功晋升,与淮西勋贵并无太多瓜葛。”

  朱元璋接过名单,只见上面详细列出了二十余名将领的姓名、履历,甚至还有他们在孝陵学堂就读的子侄名字。

  “你倒是用心。”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

  苏宁躬身道:“孙儿只是为大明江山着想。”

  “哼!希望你心口如一。”

  ……

  三日后,朝廷封赏北征将士。

  蓝玉的封号果然从预定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其中的警告意味却再明显不过。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凉国公府内,蓝玉愤怒地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皇上这是何意!我蓝玉为他朱家出生入死,就换来这个‘凉’字!”

  心腹将领连忙劝解:“国公爷息怒,皇上这也是做给文官们看的。”

  “放屁!”蓝玉怒吼,“这是有人在背后捅刀子!去查!看看是谁在皇上面前进的谗言!”

  “诺。”

  与此同时,清晏阁内,苏宁正在接见几位特殊的客人。

  “末将参见郡王殿下。”三名身着戎装的将领跪地行礼。

  “诸位将军请起。”苏宁亲自扶起他们,“此次北征,诸位将军奋勇杀敌,本王都听说了。”

  这三人都是蓝玉军中的中级将领,出身寒门,却在这次北征中立下战功。

  “这是大明钱庄的支票,”苏宁将三个信封推给他们,“算是本王给诸位的一点心意。另外,诸位家族的子弟在孝陵学堂的一切费用,全免。”

  将领们感激涕零:“末将等愿为殿下效死!”

  “哈哈,好!有个诸位让本王如虎添翼。”

  待将领们离去后,马和低声道:“皇孙,如此收买蓝玉的部将,是否太过冒险?”

  苏宁淡然道:“蓝玉自恃功高,从不把这些寒门出身的将领放在眼里。我不过是给他们一个出路罢了。”

  “可是……”

  他走到窗前,望着凉国公府的方向:“蓝玉这棵大树,根已经烂了,我们要做的,是确保这棵大树倒下时,不会砸到自己,最好能把所有的养分都据为己有。”

  “皇孙,难道我们不可以尝试收服蓝玉吗?”

  “幼稚!妄图改变一个人无异于愚蠢!蓝玉这种人不光不会畏惧皇权,也不可能真正的效忠于任何人,我可不认为自己会比皇爷爷厉害。”

  “……”

  一个月后,蓝玉查出是苏宁在背后运作,怒气冲冲地来到孝陵学堂。

  虽然如今的苏宁已经回到了东宫,不过依旧是经常来孝陵视察学堂。

  “允熥!我与你母族常家是至亲,又是一向支持你的行动,你为何要害我!”

  苏宁平静地看着暴怒的蓝玉:“舅公何出此言?”

  “哼!别叫我舅公!“蓝玉冷笑,“你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改我封号,又暗中收买我的部将,真当我不知道?”

  苏宁缓缓起身,目光突然变得锐利:“既然舅公今天把话挑明了,那外甥孙也不妨直说。舅公在军中做的那些事,当真以为皇爷爷和父王不知道吗?”

  蓝玉气势一滞,万万没想到一个孩子有这么强的气势,“你……你什么意思?”

  “强占军田、纵奴行凶、凌辱元妃……”苏宁每说一句,蓝玉的脸色就白一分,“这些事,哪一件不是死罪?哪一件不能判你一个扒皮充草?”

  “胡说八道!”

  “哼!舅公,外甥孙在皇爷爷面前为您求情,才保住了舅公您的国公爵位。舅公不感激也就罢了,反而来兴师问罪?”

  “我……”蓝玉目瞪口呆,一时语塞。

  “舅公,“苏宁语气转缓,“外甥孙最后劝你一句:别把皇爷爷和父王当傻子!也不要把他们的耐心当成无底线。”

  “哼!允熥,你太令舅公我失望了。”

  蓝玉悻悻而去后,马和担忧地道:“皇孙,如此激怒蓝玉,只怕……”

  “无妨。”苏宁淡淡道,“一个自寻死路的人,不值得费心。”

  “可他是你的舅公啊!怕就怕在淮西勋贵里影响不好。”

  然而苏宁却是不以为意的取出一本名册:“多虑了!这些是蓝玉军中值得拉拢的将领名单,让钱庄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助他们能够在南京城安家,优先安排他们的家眷进入我们的工坊做工。”

  “皇孙这是要……”

  “要让这帮精兵强将知道,”苏宁目光深远,“跟着我朱允熥,比跟着蓝玉更有前途。”

  “……”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夏天,就在蓝玉沉浸在功成名就美梦中时,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撒下。

  而织网的人,正是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十岁孩童。

  ……

  洪武二十一年的盛夏,谨身殿内却弥漫着一股寒意。

  朱元璋将一份密报重重摔在御案上,脸色铁青。

  “这个蓝玉!当真以为朕不敢动他吗?”

  太子朱标连忙拾起密报,越看越是心惊。

  上面详细记录了凉国公蓝玉近日的言行:在军中私宴上公然抱怨封号不公,纵容部下强占民田,甚至私下里议论太子仁弱。

  “父皇息怒,蓝玉虽然狂妄,但毕竟军功卓着……”

  “军功?”朱元璋冷笑一声,“他有徐达的忠诚,还是有常遇春的勇猛?标儿,你记住,功高盖主者,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时,毛骧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陛下,太子,三皇孙殿下求见。”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均感意外。

  “让他进来。”

  苏宁步入殿内,行礼后直接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皇爷爷,父王,这是允熥整理的《军中革新疏》。”

  朱元璋翻开册子,起初不以为意,越看却越是惊讶。

  这并非普通的奏疏,而是一整套完整的军中改制方案。

  接着朱元璋又是把奏疏递给了一旁的朱标,立刻便是让朱标也跟着一起震撼了起来。

  “允熥,你这是何意?”朱标不解地问。

  苏宁从容答道:“回父王,儿臣以为,如今军中积弊已深,是时候整顿了。”

  朱元璋指着其中一条:“设立大明钱庄分号,专司将士薪饷发放,这是何意?”

  “回皇爷爷,”苏宁解释道,“如今军中粮饷发放,多经层层克扣。若由大明钱庄直接发放,既可杜绝贪腐,又能让将士们实实在在拿到军饷。而且也能让大明兵士明白是谁给他们发饷发粮。”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

  “此外,孙儿建议设立‘伤残将士抚恤基金’,由大明钱庄运作,确保伤残老兵老有所养。还有‘军中子弟学堂’,专门招收将士和军户子弟入学……”

  朱标越听越是心惊:“允熥,这些举措,恐怕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

  “父王明鉴。”苏宁躬身道,“但正因如此,才更应该推行。如今军中势力盘根错节,若不从根本上改变,只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朱元璋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先退下。”朱元璋挥挥手,“朕与你父王有要事相商。”

  “诺!孙儿告退。”

  待苏宁离去后,朱元璋将那份《军中革新疏》重重拍在案上:“标儿,你看出来了吗?”

  朱标神色复杂:“允熥这是要……釜底抽薪。”

  “没错!”朱元璋站起身,在殿内踱步,“他这是要借整顿大明军务之名,将蓝玉这些勋贵的根基连根拔起!”

  “可是父皇,允熥年纪尚小,怎会有如此深的心机?”

  朱元璋冷笑一声:“哼!你太小看你这个儿子了。他这是看准了朕要对蓝玉动手,想要趁机接收蓝玉的势力呢!”

  朱标震惊:“父皇是说,允熥早有此意?”

  “标儿,你还记得他这些年在军中的那些小动作吗?”朱元璋目光深邃,“给低级将领提供低息贷款,资助军中子弟入学,通过明熥商行给边关将士运送物资,甚至接手那些无依无靠的伤残老兵……其实他早就开始布局了!”

  “那父皇的意思是……”

  “将计就计!”朱元璋斩钉截铁,“蓝玉确实该处置,淮西勋贵也确实该震慑,但允熥这孩子的野心,也不能不防。”

  “……”

  ……

  三日后,朱元璋下旨,准允《军中革新疏》中所奏各事,命凉国公蓝玉协同办理。

  消息传到凉国公府,蓝玉勃然大怒。

  “好个朱允熥!这是要夺我的兵权啊!”

  幕僚连忙劝解:“国公爷息怒,这未必不是件好事。若是能借机掌控军饷发放,岂不是……”

  “你懂什么!”蓝玉怒道,“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若是答应,军中将士都会说我蓝玉与皇室合谋克扣军饷;若是不答应,就是违抗圣旨!”

  与此同时,清晏阁内,马和担忧地道:“皇孙,皇上此举,分明是要让您与蓝玉正面冲突啊。”

  苏宁却笑了:“皇爷爷这是在考验我。看看我有没有能力,从蓝玉手中接过这支军队。”

  “可是蓝玉在军中经营多年,根深蒂固……”

  “再深的根基,也抵不过真金白银。”

  “可是……”

  “马和,让你拉拢的那些将领如何?”

  “进展很顺利!毕竟你才是开平王常遇春的亲外孙。”

  “另外,”苏宁又取出一份计划,“在各大军营附近开设‘军人服务社’,以成本价向将士们出售日常用品。”

  马和恍然大悟:“皇孙这是要收买人心啊!就不担心引起陛下和太子的忌惮?”

  “无妨!我现在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谁又会和一个孩子较真呢?”

  “……”

  半个月后,蓝玉军中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一些中级将领开始暗中与大明钱庄往来,军中继续流传三皇孙体恤将士的美名。

  这天,蓝玉召见心腹将领,却发现几人神色有异。

  “你们最近都在忙什么?”蓝玉狐疑地问。

  “回国公爷,末将等……在办理军饷账户。”一个将领小心翼翼地回答。

  蓝玉勃然大怒,却强压怒火:“很好。你们都去吧。”

  “是!”

  待众人离去后,蓝玉对长子蓝春道:“看到了吗?这就是你那个表侄朱允熥的手段。不声不响,就要把咱们蓝家的人都挖走啊!”

  蓝春愤愤不平:“父亲,难道就任由他这么胡来?”

  蓝玉冷笑:“哼!急什么?我倒要看看,这个十岁的娃娃,能掀起多大的风浪!离了我蓝玉,他朱允熥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然而蓝玉还是低估了苏宁的决心和手段。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宁通过大明钱庄,向低级军官发放了大量低息贷款,又通过明熥商行,以成本价向边关将士供应物资。

  更厉害的是,孝陵学堂专门为军中子弟增设了武科,聘请退役将领任教,还安排他们的家眷进入明熥商行的工坊工作。

  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标儿,你怎么看允熥的这些举措?”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标沉吟片刻:“儿臣以为,允熥确实抓住了军中的要害。只是动作太快太猛,恐怕会引起淮西勋贵的反弹。”

  “反弹?”朱元璋冷笑,“有朕和你在,看谁敢反弹!”

  “这……”

  此时朱元璋站起身,走到巨幅地图前:“允熥这孩子,比朕想象的还要厉害。他知道不能直接对抗蓝玉和淮西勋贵,就从底层开始瓦解蓝玉和淮西勋贵的势力。这一手,高明啊!”

  “那父皇的意思是……”

  “哼!允熥之所以如此的肆无忌惮!不过是狐假虎威,毕竟有你我坐镇,蓝玉和淮西勋贵翻不起浪花。”

  “那要不要阻止允熥的胡作非为?”

  “哼!出了事,才是胡作非为!做成了,反倒是邀天之功。”

  “这……”

  “让他继续。”朱元璋目光深邃,“朕倒要看看,他能不能在不引起动荡的情况下,把蓝玉的势力消化掉。”

  “……”

  此时的清晏阁内,苏宁正在接见一位特殊的客人,蓝玉军中的千户张翼。

  “张千户,听说你在通州的家人已经安置好了?”

  张翼感激地道:“多谢殿下相助。若不是钱庄的低息贷款,末将至今还在为家人的住处发愁。”

  “这是本王应该做的。”苏宁温和地说,“将士们为国效力,本王自然要替将士们解决后顾之忧。”

  “殿下,末将此生必定为您效忠。”

  “放心!只要有本王在一天,就不会让张家无依无靠。”

  “多谢殿下?”

  待张翼离去后,马和低声道:“皇孙,这是蓝玉军中第三十七个来投诚的千户了。”

  苏宁点点头:“还不够。蓝玉在军中的根基太深,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可是皇上的耐心……”

  “放心,”苏宁成竹在胸,“皇爷爷比我们更想除掉蓝玉。他现在不出手,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秋天,大明军中的权力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童。

  “和珅倒,嘉庆饱……”苏宁望着窗外飘落的树叶,轻声自语,“蓝玉,你可知道,你的覆灭,将成就我的崛起?”

  ……
  http://www.paoshu5.cc/book/19350/20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