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诗词一万首 >第731章 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31章 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

  江淹

  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敛袵依光采,端笏奉仁明。

  再逢绿草合,重见翠云生。

  江甸知礼富,汉渚闻教清。

  君王澹以思,树羽望楚城。

  年积衣剑灭,地远宫馆平。

  锦帐终寂寞,彩瑟秘音英。

  丹沙信难学,黄金不可成。

  迁化每如兹,安用贵空名。

  流岩惨中怀,凝意方自惊。

  愿借若木景,长照忧人情。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赏析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是江淹随建平王游历纪南城时所作,通过描绘纪南城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

  一、主题思想

  1. 感慨历史兴衰:诗中通过描写纪南城“年积衣剑灭,地远宫馆平。锦帐终寂寞,彩瑟秘音英”等景象,展现了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随着岁月流逝,如今衣剑消逝、宫馆夷平、锦帐寂寞、彩瑟无声,突出历史变迁的无情,感慨繁华易逝,引发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2. 否定虚幻追求:“丹沙信难学,黄金不可成”两句,借追求炼丹砂以求长生、炼金以求财富却难以成功,暗指世间一些看似美好的追求往往虚幻不实,从而否定了对功名利禄等空名的盲目追求。

  3. 表达内心忧虑:诗人在目睹纪南城的兴衰后,内心充满感慨与忧虑,“流岩惨中怀,凝意方自惊”,这种忧虑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喟叹,也包含对人生无常的不安,结尾“愿借若木景,长照忧人情”,表达了希望能有光明照亮内心忧愁的愿望。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与怀古伤今结合:诗的开篇叙述跟随建平王来到南荆,随后描写江甸汉渚的礼义教化,营造出一种祥和氛围。但随着对纪南城的深入描写,“年积衣剑灭”等句描绘出纪南城的衰败,将眼前衰败之景与往昔繁华联想相结合,借景抒情,在怀古中抒发对历史变迁和人生的感伤,情景交融,增强情感深度。

  2. 用典巧妙深化主题:“丹沙信难学,黄金不可成”运用了古代炼丹求长生和炼金求财富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追求虚幻事物的否定,使诗歌主题更具深度和广度,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3.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以平实的叙述和描写展现所见所感。如“再逢绿草合,重见翠云生”,简单几笔勾勒出季节变化的景象;“流岩惨中怀,凝意方自惊”直接抒发内心感受,情感真挚,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诗人面对历史兴衰的复杂情感。

  三、文化价值

  1. 反映南朝社会思潮:此诗反映出南朝时期人们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长生、富贵等追求的反思,为研究南朝社会思潮和文人心态提供了素材,展现当时文人在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背景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审视。

  2. 丰富纪南城文化内涵:纪南城作为楚国故都,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这首诗从文学角度对纪南城的兴衰进行描绘,丰富了纪南城的文化内涵,为后人了解纪南城的历史变迁提供了文学层面的参考。

  解析

  1. 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 解析:开篇表明自己恭敬地承蒙建平王给予的恩惠,以低微官职来到南荆之地。“恭承”体现出江淹对建平王的敬重,“嘉惠”突出建平王的恩赐,“末官”则是诗人自谦,说明自己官职卑微。此句点明写作背景,为全诗定下感恩且谦逊的基调,也暗示诗人跟随建平王游历的缘由。

  2. 敛袵依光采,端笏奉仁明。

  - 解析:“敛袵”即整理衣襟,是恭敬的动作;“依光采”表示追随建平王,如同依靠其光辉。“端笏”指端正地拿着笏板,古代臣子朝见君主时所执,“奉仁明”表明侍奉的建平王仁爱圣明。这两句进一步强调诗人对建平王的忠诚与敬重,描绘出诗人在建平王身边恭敬侍奉的姿态,也侧面展现出建平王的威望与品德。

  3. 再逢绿草合,重见翠云生。

  - 解析:诗人再次见到绿草如茵,相互连接,又看到翠绿的云彩般的植被生长。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草木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两次见到相似的景色,说明诗人跟随建平王已有一段时间,同时借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生机的氛围,为下文描写纪南城做铺垫,也可能暗指世事的循环往复。

  4. 江甸知礼富,汉渚闻教清。

  - 解析:“江甸”指江边地区,“汉渚”是汉水水边,这两个词点明地域范围。诗人称在这些地方感受到礼仪丰富,听闻教化清正。表明建平王治理有方,使得当地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知礼守教,从侧面赞美建平王的政绩,同时展现出当地的人文风貌。

  5. 君王澹以思,树羽望楚城。

  - 解析:“君王”指建平王,“澹以思”描绘建平王神情澹泊,陷入沉思。“树羽”即树立羽旗,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建平王树立羽旗眺望楚城。此句刻画建平王形象,表现出他的沉稳与深思,同时引出下文对楚城(纪南城)的描写,暗示这座城引发了建平王的思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6. 年积衣剑灭,地远宫馆平。

  - 解析:随着岁月的积累,曾经的衣物和宝剑都已消失不见,由于年代久远,宫殿馆舍也已夷为平地。这两句直接描绘纪南城的衰败景象,“年积”强调时间的漫长,“地远”突出岁月的久远,通过“衣剑灭”和“宫馆平”的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荒芜形成强烈反差,深刻体现出历史变迁的无情。

  7. 锦帐终寂寞,彩瑟秘音英。

  - 解析:曾经华丽的锦帐如今一片寂寞,精美的彩瑟也隐藏起了美妙的乐音。“锦帐”和“彩瑟”象征着纪南城昔日的繁华与奢靡生活,“寂寞”和“秘音英”则描绘出如今的衰败与寂静,以细腻的笔触进一步渲染纪南城的没落,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引发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感慨。

  8. 丹沙信难学,黄金不可成。

  - 解析:“丹沙”即朱砂,在古代常与炼丹术相关,人们认为通过炼丹可求得长生不老;“黄金”象征财富,古人也幻想通过炼金术获得无尽财富。诗人说学习炼丹砂实在难以成功,想要炼成黄金也是不可能的事。此句运用典故,借追求长生和财富的虚幻,暗指世间对功名利禄等看似美好的追求往往不切实际,从而表达对这类虚幻追求的否定。

  9. 迁化每如兹,安用贵空名。

  - 解析:“迁化”指事物的变迁、变化,诗人感慨世间万物的变迁常常如此,像纪南城从繁华走向衰败。“安用贵空名”反问,意思是又何必看重那些如过眼云烟般的空名呢。由纪南城的兴衰引发对人生的思考,点明诗歌主旨,强调不应执着于虚无的名声,而应看清事物本质。

  10. 流岩惨中怀,凝意方自惊。

  - 解析:“流岩”可理解为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如同岩石被侵蚀,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诗人因这岁月的变迁而内心凄惨,“惨中怀”直接表达内心感受。“凝意方自惊”指专注思考后才惊觉世事无常。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面对历史变迁时内心的痛苦与震惊,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出对人生和历史变化的深刻感悟。

  11. 愿借若木景,长照忧人情。

  - 解析:“若木”是神话传说中太阳栖息的大树,“景”通“影”,指光辉。诗人希望借助若木的光辉,长久地照亮充满忧愁之人的内心。以浪漫的想象结尾,表达出在面对历史兴衰和人生忧虑时,渴望有光明驱散内心忧愁的愿望,给诗歌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句译

  1. 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 翻译:我恭敬地承蒙这美好的恩惠,以低微官职来到南荆之地。

  2. 敛袵依光采,端笏奉仁明。

  - 翻译:我整理好衣襟,仰仗您的光彩,端正地拿着笏板,侍奉仁爱圣明的您。

  3. 再逢绿草合,重见翠云生。

  - 翻译:再次看到绿草相互连接,又一次见到翠绿如云彩般的植被生长。

  4. 江甸知礼富,汉渚闻教清。

  - 翻译:江边地区知晓礼仪丰富,汉水之畔听闻教化清正。

  5. 君王澹以思,树羽望楚城。

  - 翻译:君王神情澹泊陷入沉思,树立起羽旗眺望楚城。

  6. 年积衣剑灭,地远宫馆平。

  - 翻译:随着岁月累积,衣物和宝剑都已消失,因年代久远,宫殿馆舍也已夷为平地。

  7. 锦帐终寂寞,彩瑟秘音英。

  - 翻译:华丽的锦帐最终一片寂寞,精美的彩瑟隐藏起美妙的乐音。

  8. 丹沙信难学,黄金不可成。

  - 翻译:学习炼丹砂实在难以成功,想要炼成黄金也是不可能的。

  9. 迁化每如兹,安用贵空名。

  - 翻译:世间万物的变迁常常如此,又何必看重那些空名呢。

  10. 流岩惨中怀,凝意方自惊。

  - 翻译:时光如流水侵蚀岩石,让我内心凄惨,专注思考后才惊觉世事无常。

  11. 愿借若木景,长照忧人情。

  - 翻译:希望借助若木的光辉,长久地照亮充满忧愁之人的内心。

  全译

  我满怀恭敬地承蒙这美好的恩泽,以低微的官职来到南荆之地。

  整理好衣襟,仰仗您的光彩,端正地持着笏板,侍奉着仁爱圣明的您。

  如今再次见到绿草如茵相互连接,又一次目睹翠绿如云彩般的草木生长。

  江边之地处处洋溢着丰富的礼仪,汉水之畔听闻教化清正纯良。

  君王神情淡泊,陷入深深的思索,树起羽旗遥望着楚城的方向。

  岁月悠悠,当年的衣物与佩剑已然消逝,因年代太过久远,宫馆也已化作平地。

  曾经华丽的锦帐如今一片寂静落寞,精美的彩瑟也不再弹奏出美妙的乐音。

  想要学习炼丹之术实在艰难,妄图炼成黄金更是不可能之事。

  世间万物的变迁往往如此,又何必看重那些虚幻的空名。

  时光如流水侵蚀岩石般,令我心中满是凄惨,凝神思索后才惊觉世事无常。

  真希望能借助若木的光辉,长久地照亮我这满怀忧愁之人的内心。

  喜欢诗词一万首
  http://www.paoshu5.cc/book/19887/7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