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第395章 随机深渊与末路回响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95章 随机深渊与末路回响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全球“细胞网络”的节点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闪烁着,如同被注入强心剂的黑暗心脏,疯狂搏动。源自北欧超算的真随机数种子,如同最高效的燃料,让这个庞大的分布式系统进入了过载运转状态。净蚀中心的算力监测图表上,代表全球异常加密计算流量的曲线几乎垂直飙升,逼近红色警戒区。

  “运算目标依然无法解析!”技术主管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加密方式基于真随机数构造,理论上不可暴力破解。我们像是在试图用勺子舀干大海!”

  “他们调动如此巨大的算力,目标绝对非同小可。”林建奇面沉如水,目光死死盯住全球态势图,“金融系统?电力网络?交通枢纽?还是…国防设施?”每一种可能都代表着灾难性的后果。

  “密钥,放弃破解加密内容!”林建奇果断改变策略,“转向行为模式分析!计算所有节点算力的流向汇聚点!分析其网络访问模式的异常偏向!就算不知道他们在计算什么,也要知道他们想打哪里!”

  尘光密钥立刻调整策略,庞大的算力不再试图攻克加密壁垒,而是开始分析全球异常流量的宏观行为特征。这如同通过观察一群疯子的奔跑方向来判断他们想要冲击的目标,艰难但并非毫无希望。

  与此同时,国内“净壤”体系在最高警报下瞬间激活至战时状态。

  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所有关键基础设施 全面启动最高等级防护预案,基于之前共享的“细胞网络”技术特征,部署了针对性的流量清洗和入侵诱骗系统。

  “护翼行动”紧急升级,所有退役军人收到最高警示信息,提醒警惕任何形式的异常接触。浙江嘉定县的二期士官沈舟 的经历被作为最新案例反复强调。

  异步干扰系统功率全开,在国内网络边界构建起一道强大的紊乱场,试图干扰和延迟任何可能渗透进来的恶意指令。

  舆情监控系统 高度戒备,防范可能出现的、利用社会恐慌进行的二次攻击。

  全国如同一张拉满的弓,静静等待着未知的箭矢。

  监狱内,最后的审判陆续降临,尘埃落定。

  安徽淮南的鲍玉佳 刑期届满。出狱那天,他两鬓已斑白,背脊不再挺直。工商银行的保安工作早已失去。他拿着微薄的释放金,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茫然四顾。私刻公章的侥幸,张贴贴纸的蝇头小利,最终换来的是人生轨迹的彻底崩坏。他回到了老家,据说在亲戚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很小的自行车修理铺,沉默地度日。

  上海崇明的一期士官曹荣荣 因出卖病患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且未完全退赃,获刑较重。他在狱中表现平平,未能获得减刑。他的案例被写进医疗系统的警示教育教材,时刻提醒着白衣下的责任。

  石家庄的孙鹏飞 虽已出狱,但他“断子绝孙小人”的绰号和其行径已在家乡传开,社会性死亡或许比监狱惩罚更漫长。他被迫远走他乡,试图隐姓埋名。

  陕西靖康的士官张帅帅(根据用户补充添加)、河北高碑店的武京伟、新城场站的魏超 等人也陆续刑满释放,但人生早已偏离原有轨道,背负着沉重的犯罪记录,融入社会的道路注定艰难曲折。

  四川达州的林奉超 已出狱,据说去了偏远地区做公益,试图用余生赎罪。

  福建闽清的付书云 仍在特殊医疗监区,活在自己的数字炼狱里,对外界惊天动地的变化毫无反应。

  危暐(Vcd) 拖着残疾的身躯,在监狱医院中度过残生,家族辉煌已成过眼云烟。

  而受害者们,则在时间的疗愈和自身的努力下,真正远离了过去的噩梦。

  内蒙古的马文平 成了小有名气的创业者;湖北的程俊杰 家庭美满,工作积极;南昌的梁露 在事业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他们的生活,是对那段历史最有力的回应——生活终将继续,且会走向光明。

  净蚀中心,气氛紧张得如同爆炸前夕。

  密钥的宏观行为分析终于捕捉到了一丝规律!

  “检测到异常算力流量的汇聚点存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技术员大喊,“大量计算任务最终的网络访问请求,虽然经过多重伪装,但其目标Ip段,高度指向全球主要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核心结算节点!”

  “数字货币…”郑雅萍瞬间反应过来,“他们…他们不是要攻击物理基础设施!他们是要攻击全球的金融信用体系!他们想篡改区块链交易记录?或者制造大规模的虚拟货币崩盘?!”

  这个目标同样可怕,足以引发全球性的金融海啸。

  “更精确的目标呢?”林建奇追问。

  “正在缩小范围…锁定最大的三家交易所…等等!”密钥突然发出更高频的警报!

  【检测到算力流向发生突变!大量节点停止对交易所Ip段的访问,转向新的目标群!新目标群特征分析——是全球多家顶级生物基因实验室和制药公司的核心研究数据库!】

  目标再次改变!从金融到生物基因!

  对方似乎拥有多个预备方案,或者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优先级!

  “生物基因数据?他们想干什么?”郑雅萍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制造靶向性生物武器?还是窃取价值连城的专利研究成果?”

  混乱和不确定性达到了顶点。

  “密钥!计算他们的最终攻击启动时间!基于当前算力消耗速度和节点同步状态!”林建奇知道,必须做出决断了。

  “估算最终攻击启动时间:约17分钟后。”

  17分钟!

  无论目标是金融还是生物基因,都必须阻止!

  “启动‘最终协议’!”林建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他从未动用过的最高权限。

  “最终协议确认。需要最高指挥层联合授权。”系统提示。

  加密通讯线路瞬间接通了北京的最高决策层。林建奇用最简洁的语言汇报了当前千钧一发的局势。

  三秒沉默后,授权指令下达:

  “批准执行。”

  林建奇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最终指令:

  “密钥,执行‘最终协议’:向国际网络空间应急响应组织(IcERF)共享我们所有的威胁情报和‘细胞网络’节点清单,请求全球协同,进行无差别物理断网隔离!”

  这不是精确打击,这是面对未知且即将爆发的全球性威胁时,最无奈但也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在全球主要网络运营商协同下,对清单上的所有节点所在的物理区域,进行强制性的、短暂的网络中断。如同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以切除病灶,代价巨大,但能阻止更致命的扩散。

  命令通过最高渠道瞬间发往全球。

  接下来的几分钟,是令人窒息的等待。

  净蚀中心的大屏幕上,代表全球互联网活跃度的光带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暗淡区域。一个接一个的“细胞节点”因为物理断网而相继熄灭。

  数字地图上的红点,一片接一片地黯淡下去。

  攻击的倒计时,在混乱中艰难地跳动着,速度明显减缓。

  “有效!隔离正在起效!”有人欢呼。

  但林建奇和郑雅萍却紧盯着屏幕一角——那个位于北欧的、提供随机数种子的匿名存储账户。

  它依然在线。

  只要“摇篮”还在,只要随机数的源头还在,这个网络就可能再次复苏。

  就在这时,密钥突然捕捉到一段从那个匿名账户发出的、未曾加密的、明码广播信号。信号内容只有短短一行字:

  “种子已播撒。摇篮永存。”

  随后,匿名账户的所有数据被彻底清空,信号消失。

  几乎在同一时间,全球最后一个已知的“细胞节点”红点,熄灭了。

  全球互联网的活跃度光带逐渐恢复正常。

  净蚀中心内,一片死寂。

  他们阻止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攻击。

  但“摇篮”的最后讯息,却像一句恶毒的诅咒,回荡在每个人耳边。

  “种子已播撒。摇篮永存。”

  这意味着,那些真随机数种子,或许早已通过某种未知的方式,被预先分发并隐藏在了世界网络的更深处?意味着这个网络的生命力,远比他们想象的更顽强?

  林建奇缓缓坐倒在椅子上,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他们赢得了这场战役,但似乎远未赢得这场战争。

  幽灵,并未消散。
  http://www.paoshu5.cc/book/20007/5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