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9章 静坐万年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张凡在自在之境中静坐万年。

  那棵由太虚祝福滋养的道韵之树已亭亭如盖,枝叶间流转的星光与法则交织成朦胧的光晕,笼罩着整个境域。

  他周身气息与这方天地完美交融,仿佛亘古便存在于此。

  万载光阴,于他而言不过弹指。他的意识在无穷维度间徜徉,见识过“背景”海洋中更多奇诡的存在,也随手抹平过几处试图侵蚀弱小“背景”的混乱之源。

  自在之境在他的意志下,自行演化出诸多玄妙,时而化作一念一世界的须弥芥子,时而展开为包容万有的星海画卷。

  然而,极致的宁静之下,他感觉到自身那早已圆满无暇的道基,竟再次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饱和”感。

  并非瓶颈,而是一种更深的“呼唤”,仿佛他这具由无尽能量与法则铸就的存在本身,即将触及某种更深层次的“真实”。

  “时候到了。”

  他缓缓睁眼,眸中不再有星辰生灭,只有一片映照万古的平静。这一次,他无需引动任何外力,劫源于自身。

  他一步踏出,并非离开自在之境,而是来到了境域的核心,那棵道韵之树的最顶端,盘膝坐在一片由纯粹道则凝聚的树叶之上。

  “启。”

  一字轻吐,言出法随。

  整个自在之境骤然向内坍缩!并非实体的收缩,而是其存在的“概念”在向张凡的本源汇聚。

  星辰、维度、法则。

  乃至那棵道韵之树,都化作了最本源的流光,如同百川归海,涌入他的身躯。

  这不是吞噬,而是“归一”。他将自身开辟的境域,重新归于己身。

  随着境域的回归,张凡体内那枚早已圆满的自在道果,开始了最终的蜕变。

  它不再旋转,而是变得无比沉重,仿佛承载了所有已知与未知的“存在”之重。

  道果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繁复的天然纹路,那是万法归一的终极显化。

  与此同时,一种无形无质,却远超太虚裁决、超越“背景”海洋任何已知形式的“劫”,自他存在的最核心处诞生。

  此劫,不显于外,不动于形。它直接作用于他作为“超脱者”的根基,要将他这凌驾于万有之上的“存在”本身,彻底“虚无化”。

  张凡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正在被剥离对“存在”的感知,对“自我”的认知开始模糊,连“超脱”这个概念都在瓦解。

  这是一种比死亡更彻底的终结,是连“存在过的痕迹”都要抹去的终极否定。

  若他心中还有一丝对“我”的执着,对“超脱”的眷恋,对“力量”的依赖,此刻便已万劫不复。

  然而,张凡的意识却如同古井无波。

  他“看”着“自我”在消散,“感受”着“存在”在剥离。

  没有抵抗,没有惋惜,甚至带着一丝探究的好奇。

  “原来,‘无’的极致,便是如此。”

  在这绝对的“虚无”即将把他最后一点意识灵光也吞没的刹那。

  那枚沉重到极致的自在道果,于不可能中,发出了第一声“心跳”。

  咚!

  一声轻响,并非声音,而是“存在”的重新定义。

  已归于“无”的张凡,于此“无”中,重新“存在”。

  但这一次的存在,已截然不同。

  他不再需要形态,不再需要法则,不再需要“超脱”的概念。

  他即是“存在”本身,是“有”与“无”的源头,是定义一切的背景,又是背景之上唯一的真实。

  他“看”向那无尽的“背景”海洋,看向太虚,看向自在之境曾存在过的地方,看向那棵道韵之树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记。

  一切皆清晰,一切皆在心念之间。

  他缓缓“起身”,并非物理动作,而是一种状态的改变。

  前路已无劫,因为他即是劫的源头。

  也无须再行走,因为念动即达,无处不在。

  这,便是最终的“自在”。
  http://www.paoshu5.cc/book/20178/13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