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逆世雄图 >第1324章 互鉴验药,证药融合道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24章 互鉴验药,证药融合道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黄三炮顺着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药道互鉴馆走时,验药箱里的《中外药道互鉴录》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丝绸与亚麻布拼接而成的,上面用中、拉丁、阿拉伯三种文字绣着 “和而不同” 四字,内页收录着跨国医药交流的千年佳话:唐代鉴真东渡带去《千金方》,明代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西方医书,近代伍连德用中西医结合扑灭东北鼠疫…… 每则佳话旁都标注着 “交流成果”“互鉴案例”“后世影响”,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互鉴守则”,上面用金银双线绣着 “尊己而不骄,敬人而不卑,取其长以补己短,融其智以开新境,不偏执于门户,不囿限于地域”,字迹是明清之际中外医者联名所书,带着文明交融的厚重感,此刻在互鉴馆的茶香与咖啡香里泛着包容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一枚明代 “东西合璧” 药罐共鸣,罐身既有中式缠枝纹,又有西洋卷草纹,盖沿的磨损记录着当年中外医者共研药方的岁月,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七彩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争吵声 —— 那是 “中西药谁优谁劣” 的辩驳。两人刚推开刻着 “四海同春” 的雕花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眉头紧蹙:原本陈列着 “中外药草标本”“合璧医案” 的互鉴馆,如今被分割成 “中医必胜区” 和 “西医至上区”,前者挂着 “西药都是毒药” 的标语,后者贴着 “中医是伪科学” 的海报,而核心区域的 “融合成果展”(展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的地方)被改成了 “pK 擂台”,台上 “中医派” 与 “西医派” 正拿着锦旗互相撕扯,旁边的 “翻译工作室”(中外医书互译的场所)堆着被撕碎的译本,桌角的 “交流日志”(记着 “1972 年,中美医者共研针灸麻醉”)被墨汁泼得模糊,纸页上还能看到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字样。

  “爷爷你看,他们把交流的地方变成吵架的战场了!” 小家伙指着最刺眼的 “鄙视链排行榜”,屏幕上按 “鄙视程度” 排列着各国传统医药,某极端者举着扩音器喊:“除了我们的药道,其他都是垃圾!” 互鉴馆中央的 “共研室”(中外医者合作研究的地方)被改成了 “粉丝应援站”,中医粉在墙上涂鸦 “打倒西医”,西医粉则用红漆写着 “废除中医”,旁边的 “药材对比台”(并置中外相似功效药材的展台)摆着 “碾压”“秒杀” 等攻击性标语,地上散落着被踩烂的外国药草标本,其中 “印度阿育吠陀药草” 的标签被撕得粉碎。更刺眼的是馆口的 LEd 屏:“我的药道最牛,不服来战 —— 交流是骗局,碾压才光荣,优越感最重要”。

  黄三炮走到被遗弃的 “和合台” 前,伸手抚摸台面上的凹槽 —— 那是当年中外医者共研时放置药罐的痕迹,台基刻着 “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与同仁堂药师合编《西洋药镜》”,字迹被岁月打磨得温润。他从验药箱取出些互鉴信物:一本清代《泰西人身说概》译本(扉页有中西方医者的合跋)、一套 “跨国药草图谱”(标注着 “当归与欧当归的异同”“人参与西洋参的互补”)、一枚 “合作勋章”(1955 年颁发,表彰中外团队攻克疟疾),往和合台上一摆:“这叫‘互鉴本心’,” 他翻开译本,“老祖宗交流,讲究的是‘各取所长,互补所短’,哪能像斗鸡一样非要争个你死我活?” 说话间他已指着图谱上的批注:“你看这研究,连两种甘草的药性差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那些搞鄙视链的哪懂这严谨?”

  互鉴馆馆长鉴伯戴着双色袖章(一边绣龙,一边绣鹰)走来,手里拿着份 “流量分析表”,争吵类话题的点击量是合作内容的五十倍。他踹了踹旁边的合璧药罐:“黄师傅别抱着个破罐子装圣人了,现在谁还看平和交流?我这对立营销,能让互鉴馆‘火出圈’,你看这讨论度,比你守着个空台子强百倍!”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 “战队人数”,“看见没?中医粉和西医粉各五百万,够你办百场研讨会,这才懂运营!”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极端言论海报” 前一放。老鳖对着那些标语喷出股清水,“中医无用”“西医有毒” 的字样立刻晕开,露出下面被覆盖的 “优势互补” 字样,某张 “鄙视榜” 被水浸透后显出 “收了某药企黑钱” 的小字,“这是别有用心!”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镜头里拍到某 “中医斗士” 偷偷服用西药止痛,某 “西医死忠” 家里摆着艾灸盒,“爷爷说真互鉴得尊重差异、寻求共识,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的合作勋章,展示着 “‘中外医者联手攻克疾病’的伟大”,引来几个老交流使者的叹息。

  新出现的老使者使伯拄着刻有地球图案的拐杖走来,手里捧着本《跨国医案集》,里面记着 “用中药青蒿与西药结合治疟疾”“用印度草药与针灸结合治风湿”。老人从怀中摸出块 “互鉴令牌”,是块双色玉(一半和田玉,一半翡翠),刻着 “天下同医”:“这是我师父传的,” 他指着令牌上的裂痕,“1947 年,他带着中医药材赴欧洲救助难民,用中西医结合救了上千人,哪像现在这样,为了偏见互相攻讦?” 他当场讲述某非洲患者用 “中国针灸 当地草药” 治愈的案例:“看见没?治病哪分国界?能救人的就是好办法,这可不是吵架能明白的!”

  鉴伯被说急了,从仓库调来 “文化对立煽动器”,能自动生成 “中医亡我”“西医毁国” 等极端言论,精准推送各群体:“看好了!这机器比你那套和稀泥高效,一天能制造十万条对立话题,专家都说‘抓住人性弱点’,你懂个屁的‘互鉴’!” 他按下启动键,机器立刻吐出篇 “某西药是外国阴谋” 的文章,“等会儿让你们看看,是你老合作案例有人信,还是我煽动文传播广!”

  黄三炮没接话,从《中外药道互鉴录》里翻出张 “互鉴三则”,上面用朱砂写着 “知异同,求共识,共发展”。他拿起 “互鉴守则”,往和合台前一立,守则竟透出七彩霞光:“这叫‘互鉴之魂’,” 他指着守则上的 “取其长以补己短”,“老使者说‘医药是全人类的财富,分你我就落了下乘’,机器哪懂这天下大同的胸怀?” 说话间个捧着混血孩子的母亲哭着说:“孩子得的病,中医说能治,西医说没救,我该信谁?” 黄三炮立刻拉她到使伯面前:“来,让老使者看看,或许能找到结合的办法。”

  使伯突然往 “同心石”(检验交流真诚度的奇石)上放了份极端言论传单,石头立刻蒙上层黑雾;再放上黄三炮的合璧药罐,石面竟透出温润的金光,还隐隐浮出 “共赢” 二字。“瞧见没?” 老人指着药罐上的合璧纹饰,“这两种文化能在一个罐子上和谐共存,医术为啥不能?这可不是机器能糊弄的!”

  鉴伯脸色铁青,突然下令烧毁所有 “融合类资料”:“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他指着刚签约的 “民族主义网红”,“让他们直播砸外国药书,保证粉丝暴涨,看你们还拿合作当回事,卖国贼!”

  黄三炮将 “互鉴守则” 往互鉴馆的穹顶一挂,守则的霞光与穹顶的 “四海同春” 彩绘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万国医道图》—— 画面里的中外医者围着病床讨论,印度医师与中国药师共研草药,非洲巫医向西医学习消毒,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生命的尊重。“这才是互鉴馆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人说,“药道互鉴得‘尊重差异、平等对话、合作共赢’,既要坚守本根,更要拥抱世界,哪能靠制造对立、宣扬偏见倒退?”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同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极端标语突然化为灰烬,对立煽动器显示 “请停止对立” 的提示,而被改成擂台的融合成果展竟自己陈列起合璧医案,粉丝们纷纷放下攻击性标语,跟着使伯学习各国药草知识,电子屏播放起 “青蒿素研发中的中外合作” 纪录片。几个 “斗士” 忍不住放下扩音器,看着屏幕里的画面红了眼眶。

  使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发了《跨国寻药记》:“来,拿着学,这里面讲‘怎么从外国药草里找灵感’,那些搞对立的哪懂这些?” 他自己先将撕碎的医书译本拼凑起来:“这叫‘复归初心’,互鉴馆就得装满合作的故事。”

  鉴伯见势不妙,想趁乱偷走合璧药罐销毁,却被黄三炮用 “互鉴守则” 拦住去路。“互鉴馆不是角斗场,”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争吵声格外清晰,“药道互鉴得‘为人类谋健康,为世界谋大同’,是为了让医药造福更多人,不是为了满足狭隘的优越感,这是老祖宗传下的天下道,不是文化偏见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互鉴馆最高处的 “大同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天下医道,本是一家”。随着旗帜展开,所有对立标语自动消失,而中外药草标本重新陈列,馆里响起 “这种非洲草药和我们的黄连功效相似” 的讨论声。黄三炮往和合台撒了把 “融合种子”(象征中外药草杂交品种:中西结合的药用植物),瞬间长出象征交流成果的植物,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互鉴”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北方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道未来实验室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创新坊’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探索药道未来的场所,突然想起使伯的话:“互鉴就像配药方,多味药配伍才能治大病,单打独斗只会误事,存了偏见,再厉害的医术也成不了大器,守不住这份容,药道就走不出狭隘的胡同。” 他扛起验药箱,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不同语言讨论药方的声音 —— 那是互鉴馆久违的、属于和谐的韵律。
  http://www.paoshu5.cc/book/20501/14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