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栽赃嫁祸
推荐阅读:
在下潘凤,字无双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楚第一赘婿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汉世祖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扶明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潭州刺史拧眉:“区区狱卒,怎敢放走罪囚,不要命了不成?”县尉亦然不解,只猜测道:“兴许是欧阳铭故人。”
毕竟,欧阳铭教学数载,时常不收束修,又接济贫苦士子,在潭州声名远播,许多人曾受他恩惠。
冒险救他一家出去,倒也不无可能。
刺史却勃然大怒:“还不快去搜查,把他们抓回来?”
若让欧阳铭逃走,他这乌纱帽也就保不住了。
“是……是!”县尉连忙去了。
“废物!”待他走后,刺史忍不住大骂。
这可是大王钦点的叛贼党羽,密令他下狱审问,让欧阳铭供出同党。
谁能想到,竟在他治下消失无踪,一旦大王得知,他该如何交代?
正惴惴不安时,忽见管事来报,节度使麾下戴长史求见。
“戴长史?”刺史怔愣片刻,连忙出门相迎。
“下官见过戴长史,不知……”
戴雅贤不等他发问,急切道:“节帅在浏阳城外遇袭,快发兵去救!”
刺史大惊失色:“怎会如此?”
一日之内,先是欧阳铭无端逃走,后又节度使在他治下遇袭,简直不给他活路。
“救节帅要紧!”戴雅贤来不及解释,催促道,“速速发兵,否则,你我人头不保。”
“是……是!”刺史忙不迭地应下。
所幸,袁文毅命大,几番周旋竟甩脱追兵,又和援军汇合,安然抵达长沙城。
刺史连忙请罪:“下官无能,竟让节帅身陷险境……”
“此事与你无关!”袁文毅一挥手,“起来吧。”
“谢节帅!”
戴雅贤冷声道:“节帅,这群刺客不同寻常,绝非民间匪寇,倒像是官兵。”
毕竟,民间匪寇哪来甲胄、陌刀、漆枪、弓弩?这些可都是管制兵器,一旦私藏以谋反罪论处。
刺史小心翼翼道:“节帅,下官方才细观,这些刺客身穿秦军服制,莫非是高楷所派?”
袁文毅摇头:“这只是栽赃嫁祸,幕后真凶另有其人。”
毕竟,他只是吴王次子,高楷何必派人大费周章地刺杀他?
戴雅贤沉声道:“节帅,既非外敌,必是内贼。”
“内贼?”潭州刺史面色陡变,“我吴国境内,谁敢刺杀节帅?”
须知,大王即将登基称帝,节帅少不了获封一个王爵,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和大王作对?
“寻常人当然不敢!”戴雅贤寒声道,“惟有金陵……”
“够了!”袁文毅面沉如水,“没有证据,莫要妄加揣测!”
戴雅贤劝道:“节帅,幕后真凶一目了然,您若遭逢不幸,谁能获利,便是凶手。”
“再不可隐忍下去,否则,性命难保!”
刺史脑海中浮现一个猜测,心中咯噔,连忙把嘴紧紧闭上,再不敢多言。
他可不敢掺和进这趟浑水里,以免成了炮灰,死得不明不白。
袁文毅摇头:“父王绝不想看到手足相残。”
他略过此事,问道:“欧阳铭可在城中?”
刺史神色慌乱,嗫嚅道:“原本,下官奉命将他捉拿下狱……”
“捉拿下狱?”袁文毅不解,“这是为何?”
“只因,他结交乱党元奉义,蓄意谋反。”
袁文毅不信:“欧阳铭一介文士,久在潭州,无权无势,少和外人往来,怎会谋反?”
“何人下此乱令?”
刺史支支吾吾,却不敢明说。
袁文毅思绪一转,叹道:“为了此事,终究牵连无辜。”
“他既在狱中,待我前去一见。”
刺史神色尴尬:“节帅容禀,不久之前,狱中起火,欧阳铭和妻儿不知所踪了。”
“什么?”袁文毅吃了一惊,“县狱怎会起火?”
“下官推测,有人蓄意作乱,放走欧阳铭。”
戴雅贤拧眉:“何人胆大妄为?”
刺史迟疑道:“一名狱卒……”
袁文毅断然否决:“狱卒怎敢作乱,必是他人指使。”
“派人去岳州,吴、秦二国边境一探,或能追回。”
戴雅贤讶然:“节帅之意,此事乃高楷所为?”
“不无可能!”
刺史不解:“高楷如此煞费苦心,只为救出欧阳铭?”
恕他直言,这欧阳铭又不是什么宰辅之才,当世名将。
怎值得秦王如此大费周章?
袁文毅沉声道:“这正是他高明之处,不光不拘一格用人才,更费尽心思去他国招揽。”
“如今,他知人善任,不以出身论英雄的美名,广为流传,天下文士谁不向往?”
刺史无言以对。
戴雅贤蹙眉道:“既如此,必要把欧阳铭抓回来。”
袁文毅叹了口气:“不光一个欧阳铭,自从秦国重开科举的消息传来,江南西道十九州,竟有不少士子跑去长安,打算为高楷效力。”
刺史惊愕:“这怎么可能?”
“民心有所倾向,恐怕不光江南西道,连淮南道,江南东道,乃至岭南道,也有士子,仰慕高楷。”
“这才是最恐怖之事。”
戴雅贤忙道:“节帅不必忧心。”
“大王即将称帝,届时,节帅大可上书,开恩科,广纳江南文士。”
“我吴国才是人心所向。”
袁文毅微微颔首:“惟愿如此!”
……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
瑞龙脑香袅袅升起,殿中一片静谧。
高楷浏览一张张答卷,倏然一笑:“我秦国,果然人才辈出。”
诸道举子针对时务之策,虽有泛泛而谈者,但也有不少人,言之有物,许多观点发人深省,甚至有些建言,让他也觉得有理。
王寅虎笑道:“国中英才如云,皆为大王效力,这正是兴旺之兆。”
裴季颔首:“不光我秦国士子踊跃参考,还有江南诸道文士,也想参加科举。”
“哦?”高楷讶然,“竟有此事?”
裴季点头:“吴国江南西道、淮南道,乃至江南东道,淮南道,不少人来我秦国投效。”
“这倒是一件喜事!”高楷笑道。
封长卿蹙眉:“大王,这些人中,恐有细作,不可不察。”
“纵有细作,也是极少数,终究士子居多,莫要因此,把人拒之门外。”
“若有吴国举子来,也可参与明年省试。”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http://www.paoshu5.cc/book/21608/7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