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灵光一闪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沈仁毅神色恍惚,曾几何时,沈不韦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只能经商为生,沦为族人口中不肖子孙。

  如今,却青云直上,成为大秦国公、位高权重,连他这个叔父,也难以望其项背。

  原本,族中有子弟发达,他这个族长高兴还来不及。

  然而,想起陈年旧事,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毕竟,沈不韦父母双亡,他们却袖手旁观,坐视他颠沛流离,怎不让人怨恨?

  “终究是我对不住他,如今,哪有颜面,去向他求情?”

  沈临丰一时语塞,半晌后,忍不住劝慰:“当年那桩事,并非兄长过错,家族也是不得已。”

  沈不韦之父沈誉,和他们是堂兄弟,并非出自一脉。

  当年,沈誉出仕周朝,官至御史中丞,曾犯颜直谏,却触怒炀帝,当众杖毙,且抄没家财,上恶谥为“谬”!

  沈仁毅担心炀帝迁怒家族,便对沈不韦和他母亲不闻不问,任由孤儿寡母流落街头。

  虽然并非出自本心,但在外人看来,终究太过冷血。因此,沈氏就此沉寂下去,终炀帝一朝,未有子弟出仕。

  连袁弘道权倾朝野、篡位称帝之时,也只是观望,倒让他们逃过一劫。

  沈仁毅喟然长叹:“他若因此恨我,也是人之常情。”

  “无论如何,不韦终究是沈氏子弟。”沈临丰笃定道,“绝不会对家族不利。”

  沈仁毅断然道:“我已出仕吴国,不能做三心二意之事。”

  “二弟你仍是白身,可去扬州,见不韦,投靠秦国。”

  沈临丰愕然:“兄长打算分家?”

  “正是!”沈仁毅沉声道,“前有诸葛氏分事三国,后有苏州陆氏,分别投靠秦、吴二帝。”

  “我湖州沈氏,有何不可?”

  陆明德投奔秦国,参与科举成了状元,为秦帝效力,这在吴国并非秘密。

  袁文焕得知,并未怪罪陆归蒙——这是世家大族心照不宣之策,即便袁氏,也曾这么干过。

  沈临丰难以理解:“兄长这是何苦,非要和吴国共存亡?”

  “我食吴粟,自当尽忠职守。”沈仁毅笑道,“即便吴国灭亡,我也无怨无悔。”

  见他神色坚决,沈临丰叹息一声,并未再劝。

  ……

  扬州,江都城。

  高楷登上望江楼,眺望长江风景,不禁想起一副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只可惜,他只记得这上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已然忘了。

  八年光阴流逝,无可避免地让他淡忘许多事情。

  唐检亦步亦趋:“陛下,双喜临门!”

  “李节帅上禀,已然拿下常州。此外,郭将军也传来捷报,攻取福州,汀州归降。”

  “恭喜陛下!”群臣齐声道贺。

  高楷笑了笑:“同喜!”

  “袁文焕有何应对之策?”

  唐检回言:“奉宸司探知,他只命苏州、衢州二位刺史,对抗我军两路兵马。”

  高楷讶然:“他没向刘昇求援?”

  “未曾探知吴国出使。”唐检摇头。

  封长卿笑道:“他和刘昇积怨太深,怎愿向昔日臣子低头,且还是个叛逆?”

  王景略冷声道:“就算他派人求援,刘昇也不会答应。”

  刘昇只盼和大秦相安无事,怎会为了吴国,就此反目成仇?

  高楷转而问道:“金陵城百姓,安置得如何了?”

  元整忙道:“微臣和李刺史商议,把这些百姓分批次,安顿在淮南道与江南西道诸州,建瓦舍、分发土地、粮种,让他们耕种。”

  高楷点了点头,交代道:“今岁丰收,多拿些粮食来赈济,莫要堆在府库里腐烂。”

  “总要挺过这一个冬天,待来年开春,再让他们自食其力。”

  “此外,但凡接纳灾民之州、县,皆免除租赋一年。”

  “遵旨!”元整拱手领命,赞道,“陛下仁德!”

  高楷忽然想起一事:“勾城塘挖得如何了?”

  元整答道:“按照陛下旨意,微臣于农闲时分,招募乡人们开挖,进度虽有些缓慢,但也初见规模。”

  高楷颔首:“兴修水利,这是利国利民之事,你多盯着,莫要太过急切。”

  “是!”元整连忙应下。

  说话间,小黄门禀报,吴郡君前来觐见。

  “让她上来。”

  “是!”

  不多时,吴凤翎大礼参拜:“臣女拜见陛下!”

  “起来吧!”高楷笑问,“有何喜事?”

  吴凤翎一怔,下意识道:“陛下如何得知有喜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楷笑了笑,“看你眉飞色舞,脚步轻快,我便推测一二。”

  “陛下料事如神!”吴凤翎赞叹一声,说起正事,“之前,陛下旨意,让臣女建造海船,如今已然完工了。”

  “哦?”高楷有些惊讶,“如此之快?”

  吴凤翎颔首:“臣女不才,以重金为赏,让人钻研造船技术,略有所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楷颇为赞许,“把这些海船交给李元崇,让他调派。”

  “遵旨!”

  吴凤翎忍不住好奇:“陛下建造这么多造船,有何用处?”

  高楷远眺天际,淡笑道:“其一,防止袁文焕跨海逃跑。”

  “其二,海外尚有我神州领土,须得一一收回来。”

  吴凤翎疑惑不解:“海外领土?”

  想了想,她灵光一闪:“陛下之意,莫非是说流求?”

  高楷微微颔首:“不光流求,还有琼州、群岛,皆是神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大秦鼎立,理当一一纳入统治,不能流落在外。”

  吴凤翎面露忧色:“跨海作战,可非易事。”

  “万事开头难,总要去做。”高楷声音飘渺,“不能把烂摊子,留给后人解决。”

  吴凤翎似懂非懂。

  不多时,小黄门来报,湖州刺史上表归附。

  封长卿笑赞:“陛下威名赫赫,只需在扬州坐镇,便有州县络绎不绝来投。”

  元整附和:“真龙天子在此,天下人自是云集景从。”

  高楷笑了笑:“一如既往,让他官居原职。”

  “是!”小黄门答应一声,忽又提起一事,“据闻,这湖州刺史归顺,乃是世家沈氏劝说之功。”
  http://www.paoshu5.cc/book/21608/8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