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丝绸之路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谈笑间,高楷忽问:“你在广州定居二十年,可有什么建议?”

  翰葛思想了想,直言道:“皇帝陛下,我建议取缔宵禁制度。”

  对他们商人来说,恨不得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都能畅通无阻地经营。

  这宵禁制度,着实令人不适。

  崔皓蹙眉:“和些许商业比起来,自是百姓安危更要紧,怎能本末倒置?”

  林延寿赔笑道:“实则,广州城另有集市,靠近蕃坊,允许胡商列肆而市,贸易自由。”

  “午时鼓声响起,集市开门,到日落时,执行宵禁,行人回坊,不许逗留在外。”

  “不过,胡人另有夜市,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景略不赞同道:“置安危于不顾,追求蝇头小利,实乃舍本逐末。”

  高楷神色玩味:“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取缔宵禁,事关民众性命,这我不能答应。”

  翰葛思面露失望,忽道:“皇帝陛下,除了这宵禁,另有一事,请求您的帮助。”

  “哦?”高楷好整以暇,“何事?”

  翰葛思拱手:“我在广州二十年,不光亲身经历,更有所见所闻,和官方打交道不容易,很多时候,甚至找不到人。”

  “就算找到一些高官,很多事情也做不了主。”

  高楷眸光一闪:“广州竟无衙门,主管海外贸易么?”

  林延寿摇头:“诸事皆由京兆……刺史府统一处置。”

  高楷了然:“既如此,新设市舶司,以市舶使为长官,正五品,执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专门对接异国来客。”

  崔皓不解:“陛下,区区海贸,何须大动干戈?”

  王景略附和:“陛下既然重视,只在刺史府中择一专人掌管即可。”

  高楷摇头:“未雨绸缪,才是上策。”

  “何况,你们可不要小瞧海贸,这是另一条丝绸之路。”

  众人将信将疑。

  “皇帝陛下英明!”翰葛思却喜出望外,他在广州二十年,对皇帝权威颇为了解,只需一句话,他们这些难题便迎刃而解。

  有这市舶司,将来和官府打交道,就不必“求神拜佛”,四处托关系、走后门,还遭人鄙视了。

  他心中暗思,大秦皇帝平定战乱,统一中华,这个王朝,必能和周朝一样,统治许多年。

  听闻皇帝陛下,不禁外国人做官,不如送儿子去考科举,谋个一官半职。

  说话间,唐检忽然来报:“陛下,林邑王派遣使者,前来觐见。”

  “林邑王?”高楷诧异,“他怎会突然遣使来朝?”

  刘熙面露异色:“林邑王范拔摩,一向尊崇中原王朝。”

  “前朝炀帝在位时,他便遣使求见。”

  他父亲刘昇创立汉国,不见此人朝拜,反倒大老远跑来,只为觐见秦帝。

  人心势利眼,不外如是。

  高楷玩味一笑:“让他来府中一见。”

  “是!”

  不久后,林邑使者弯腰下拜:“外臣拜见大秦皇帝!”

  “免礼!”高楷笑问,“林邑王派你来,所为何事?”

  林邑使者忙道:“我家大王,特来献上贡品,愿与大秦交好,互市通商。”

  说着,一个个林邑小吏,奉上贡品——驯象十只、沉香二十斤、火珠五十串,另有五色带、朝霞布若干。

  高楷看了一眼,笑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何况这些珍宝,林邑王破费了!”

  林邑使者躬身道:“我家大王说,大秦皇帝富有四海,如日中天,我林邑国虽小,也想沐浴恩泽。”

  高楷颇觉意外,这使者倒是口才一流,那范拔摩虽不知真心还是假意,但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不远千里来了,总该回馈一二,不让人空手而归。

  念及此,他命唐检准备珠玑、蜀锦、青瓷、茶叶,奉还林邑国。

  又亲自执笔,写了一封国书,交由使者带回。

  林邑使者欢天喜地,双手接过国书,下拜道:“大秦皇帝慷慨大方,外臣感激涕零!”

  崔皓、王景略皆是愕然,这还是陛下第一次手写国书,却给了这林邑王,着实让人费解。

  这撮尔小国,有何可取之处?

  高楷笑了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使者既来,可在广州多待几天,让官府一尽地主之谊。”

  “谢大秦皇帝!”林邑使者拜谢不迭。

  待他告退,崔皓忍不住道:“陛下,如此礼遇林邑国,是否太过了?”

  大秦才是中央上国,林邑不过小国寡民,上贡乃寻常之事,何必如此厚待?

  高楷淡笑:“中央上国可非自吹自擂,搞好外交、睦邻友好,同样重要。”

  王景略思绪一转:“陛下之意,打算借林邑王之口,宣扬我大秦广迎八方宾客?”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高楷远眺天际,淡声道,“若要四夷宾服,光靠武力可不行。”

  众人若有所思。

  高楷忽又开口:“这市舶司初设,没个章程可不行。”

  “崔皓、景略,刘熙,还有林延寿,你们四人因地制宜,讨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来,布告全城。”

  “遵旨!”

  林延寿暗喜,为新主效力,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必须好好把握,把这事办得尽善尽美。

  ……

  长安城,太极宫。

  寅时,天刚蒙蒙亮,朝露未曦。

  宋娘子挎着竹篮食盒,踏入西内苑右银台门。

  “站住!”禁军校尉手持火把,大喝,“来者何人?”

  “尚食局主食,入宫当值。”宋娘子连忙递上漆木牌。

  她是阎法善之妻,厨艺高超。擅长炙鱼、烤牛羊肉,以及糕点、腌菜。

  曾把阎法善画作《辋川图》,制成拼盘,使菜肴与风景融为一体。得高楷盛赞,菜上山水,盘中诗词。

  校尉仔细查验,见木牌上,数个朱漆小字“尚食局主食宋”,与门籍记载吻合,当即放行。

  “走吧!”

  宋娘子道谢一声,踩着青砖,向尚食局疾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尚食局廊房,白雾蒸腾,香气扑鼻。

  按照大秦官制,尚食局有奉御二人,直长五人,主食十六人,主膳数百人。

  她这主食,为陛下钦点,领着数十个主膳,专门研究菜品,烹饪佳肴。
  http://www.paoshu5.cc/book/21608/9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