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乌纱劫血墨山河 >第359章 京畿风起赴国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59章 京畿风起赴国殇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望胡坡的第一缕晨光漫过共耘碑顶时,谢明砚正用布擦拭碑上的血痕。

  龙纹在晨光里泛着暖光,被“共心”二字覆盖的龙首处,还沾着点桃花瓣,是昨夜厮杀时震落的,此刻与碑缝里的血混在一起,红得像团跳动的火。

  “陛下,马匹备好了。”王将军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已换下染血的银甲,穿了身寻常校尉的袍子,怀里揣着那枚刻着龙纹的令牌,“末将选了二十名精锐,扮成商队护卫,保您平安进京。”他往坡下望,周衡正帮小姑娘把狼头佩系牢,孩子手里攥着那块刻“胡坡”的桃花玉佩,佩绳上还缠着谢明砚给的半块血诏残片。

  谢明砚的指尖在龙纹上按了按,三年前刻这纹路时,指尖被银簪扎破,血滴在石上晕开,如今竟与昨夜的血痕重合。“望胡坡就交给你了。”他转身时,枣木马鞭尾端的干桃花扫过碑面,“卫率的俘虏和辽刀都要看好,这是太子通敌的铁证。”

  王将军突然单膝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石碑:“末将若守不住望胡坡,提头来见!”他身后的镇北军士兵齐声应和,声浪滚过桃林,惊起的晨露落在谢明砚的靴上,凉得像霜。

  小姑娘突然跑过来,把狼头佩往谢明砚手里塞:“娘说这佩能避邪,陛下带着。”她的小手还沾着码头货仓的灰尘,蹭在谢明砚的袖口上,留下几道灰痕,“俺跟周衡阿叔去江南找商队,把账本抄给各部尚书,让他们都知道太子是坏人。”

  谢明砚把佩玉还她,指腹抚过她掌心的薄茧——是磨箭头磨出来的。“等朕回来,”他的声音放柔了些,“带你去共学堂,看太子小时候偷藏奶饼的树洞。”

  孩子的眼睛亮起来,突然踮脚往他怀里塞了块烤焦的糜子饼:“王大叔说,饿了就吃这个,能想起望胡坡的土味。”饼渣掉在谢明砚的衣襟上,像撒了把碎金。

  队伍刚出桃林,周衡突然从路边的草垛里拽出个捆着的汉子,是昨夜漏网的卫率探子,嘴里还塞着布团。“这狗东西躲在草里偷听!”周衡的刀往他脖子上压,“刚才听见他跟京里传信,说‘龙已动,辽使在永定门候’!”

  “辽使?”谢明砚的心猛地一沉。太子调动京畿卫已是叛乱,竟还敢让辽国使者进京?他突然想起账本里记的“岁贡”——每年三月送辽国的“桃花酥”,怕不只是黑盐,还有京城的布防图。

  他往探子嘴里的布团扯掉,刀光逼着眼:“辽使来做什么?”

  探子的牙床打颤,涎水顺着嘴角淌:“是……是来送‘盟约’的!太子说……说只要借辽国铁骑逼宫,事成后割望胡坡以北三城相赠!”

  这话像道惊雷,炸得谢明砚心口发疼。望胡坡的百姓守了一辈子的土地,太子竟为了龙椅说割就割。他突然勒住马,往京城的方向望,晨雾里的官道像条扭曲的蛇,仿佛能看见辽使那张得意的脸。

  “改道。”谢明砚的马鞭往东北方向指,“先去永定门,会会这位辽使。”

  王将军愣了愣:“陛下,永定门是太子的地盘,去了怕是……”

  “就是要去他的地盘。”谢明砚的刀在晨光里闪了闪,“他以为朕会绕路,朕偏要从正门走。让他看看,望胡坡的土养出来的骨头,比他的龙椅硬。”

  队伍转向时,谢明砚回头望了眼望胡坡。共耘碑在晨雾里只剩个模糊的尖,像把插在土里的剑。他突然想起王大叔临终前说的话:“坡上的土,得掺着血才养人。”

  此刻他衣襟上的糜子饼渣、袖口的灰痕、靴底的晨露,都带着这片土地的味道。这些味道混在一起,比宫里的龙涎香更让他心安。

  风掀起他的袍角,带着桃林的清香往京城的方向去。谢明砚握紧枣木马鞭,鞭柄里的银簪硌得掌心发疼——那是皇后所赠,刻着“江山共心”四个字。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比望胡坡的盐井还险。但只要怀里的糜子饼还带着土味,只要共耘碑的龙纹还在晨光里发亮,他就不怕。

  毕竟,龙影护着的,从来不止是江山,还有这江山里,每颗盼着“共心”的民心。
  http://www.paoshu5.cc/book/21794/3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