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三塑强汉 >第265章 汉中之战(6)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5章 汉中之战(6)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刘玄德刚入蜀数月,如何愿意派兵前来封堵米仓道?何况,刘玄德赤身入蜀,又哪来的兵马?”苏固真听不懂邓辰在说什么了。

  刘焉老贼会让刘玄德掌兵?想都不要想。

  东州军是刘焉老贼的心头肉和最大倚仗,根本不容外人涉足。这是小孩子都能想到的事情。

  “使君是否知刘玄德入成都第一天,便劝降了任岐、贾龙叛军?”

  “那又如何?”苏则问道。

  “数万叛军会并入东州军,或是遣返吗?”邓辰没理会苏则的疑问,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苏固、赵嵩、陈调回答不了,只有苏则在苦思。

  过了一会,苏则说道:“二者皆不会。”

  赵嵩傻傻地问苏则:“为何?”

  “简雍为吾等描述过降服任岐、贾龙叛军的过程。出于防备刘焉日后对任岐、贾龙下手,任岐、贾龙必不敢让麾下兵马并入东州军,或遣返回乡。如此,任岐、贾龙便只有一途可行。”

  “何途?”赵嵩紧追着问了一句。

  “自然是将麾下兵马全数交给玄德公,恰好玄德公二弟、三弟皆为万夫不当之勇将。

  “玄德公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他在益州举目无亲,亦需自保。

  “可见,数万叛军,现必已归关羽、张飞二将统领。”

  在苏则口中,“刘玄德”三字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玄德公”。

  “这不就等于刘玄德有了自己的兵马,数量上还远远多于东州军?”苏固这时才反应过来。

  苏则继续自己的分析推理。

  “尽管吾未见过玄德公,但从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以及吾等皆知的简雍这样的智者,皆愿意誓死追随,可见玄德公必非池中之物,乃胸怀大志之人。

  “上次叔父让简雍带话给玄德公,说马超兵马若要入蜀,除金牛道外,亦能走米仓道。

  “如此,玄德公必派兵马前来封堵米仓道。”

  “哈哈哈哈——”邓辰放声大笑,尽显豪爽之气。

  笑过之后,邓辰才轻声说道:“刘玄德必会派兵前来,但却没有那么快。因为重新整合叛军和训练叛军,尚需一些时间。”

  “那刘玄德何时能派兵前来?”苏固沉不住气,急着问道。

  “依征南军团参谋推测,一旦入秋,刘玄德的兵马,便会来也。”

  “对呀!”苏则激动的站了起来。“秋后,玄德公才有粮食,也才敢派兵出征。”

  “如今已是开春,我们尚需等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便是使君做迁徙百姓准备的时间。”邓辰笑道。

  “可征南军团那一个团,也是要等秋后才入汉中吗?”苏固急问。

  “当然不是。那个团我已经带来了,目前就在上庸。如若他们能够换上城守军的服装,随时可入南郑,同时接手西城关与阳安关的防务。

  “他们入南郑之后,便会有五百人常驻刺史府,使君及诸公,皆无须再担忧个人生命安全。”

  “这个团是由护民参谋长率领吗?”

  “当然不是。荆襄事务繁多,我必须要尽快赶回去。不过,基于城守军没有合适的领军之人,我恳求使君,将城守军交予团长来统一指挥,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苏固一听护民军竟然要派五百卫士入刺史府保护他的安全,早就高兴上天了。

  交出城守军的指挥权又如何?

  反正护民军也是朝廷的。

  至于苏则,对于交出指挥权一事,更是无感。

  他就一句话:谁强交给谁。

  剩下的赵嵩、陈调二人,根本连话都插不上。

  邓辰悄然离开,带来的一个团也悄然从上庸进入到了汉中腹地。

  一团四个营,全部化装为城守军,两营入驻西城关,两营入驻阳安关,团部亲卫替代原来郡府的五百亲卫。

  果然如苏则所料,马超派来五千人守护南郑粮仓,自己也将帅帐设于南郑,每隔几日去米仓关前看上一看。

  苏固果然给马超找来了上百工匠,遗憾的是,马超军中没有懂得打制攻城器械之人。

  苏固找来的这些工匠,木匠会打制一些日常家具,或是会为新盖的房子立柱上梁,可就是没有一个会打制攻城器械的。

  马超怒不可遏,却没有丝毫办法。

  他也想拿刀砍了这些工匠,可这些工匠说了,我们全家饿着肚子,把粮食都献给了安汉军,你如何忍心砍我们?

  马超看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工匠,确实也下不去手,只能把他们全部赶走,让他们回归农耕。

  眼看就要进入夏季,正是农忙之时。

  让他们回归农耕,也能为安汉军的军粮多一分保障。

  夏季到来,南郑城中每日都有大量尸身运出城外,南郑城内,白日已然看不到行人。

  马超询问为何会死这么多人,苏固告诉他,已入夏季,百姓家中粮食已基本告罄,老弱病残妇孺为了把粮食省给青壮吃,只能自己饿死。

  不过,苏固安慰马超,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景。

  只要熬到秋后,无论是百姓,还是安汉军,日子都会好起来。

  毕竟,两万安汉军亦在屯田,预计能解决安汉军半数的粮草。

  当然,马超不知道,这些尸体出城后,在晚上又会活过来,然后踏上前往上庸的旅途。

  这是苏则制定的“迁移南郑老弱病残妇孺”的瞒天过海之计。

  只要老弱病残妇孺先迁走,剩下的青壮只需要一个夜晚,便会从南郑城中消失。

  刘备架空了刘焉的消息,也从成都传了过来。

  而且刘备答应,一旦入秋,军粮有了着落,兴汉军即时便会开赴汉中,而且还是按苏固要求的兵分两路,一路入阳安关,一路封堵米仓道。

  终于入秋了。

  马超每日都去田间地头看汉中百姓收割稻谷。

  这可是他安汉军能否在汉中站稳脚的倚仗。

  看着那一穗穗饱满的稻谷,今年果然是个丰收年。

  马超喜悦之下,内心还想着,这苏固亦是扶风之人,与他同乡,日后可不能让只治理汉中。

  待他夺取益州之后,他自己为益州牧,让苏固给他做长史。
  http://www.paoshu5.cc/book/22058/7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