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能不成,还得看天意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老吴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眼前这闹哄哄的场面,嘴角微微上扬。“显灵?狗屁!”
他心里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鬼神显灵,而是“声认人”!
是铜锅记住了许母的声音,并在特定的频率下,将它释放了出来。
“这帮愚民啊……”老吴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人群。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再说林小满。
自从上次在静音亭听到那句诡异的话语后,她就一直耿耿于怀。
“你听,它在学我们……”
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为了弄清楚真相,她决定策划一个名为“声音返乡”的行动。
她找到县图书馆,把馆藏的那些老旧的CDR光盘翻了个底朝天。
这些光盘里,记录着上个世纪末,民乐县的各种生活音效:叫卖声、吆喝声、风吹过的声音、雨打瓦的声音……
她把这些音效,精心挑选、整理、编辑,然后,匿名刻录成一批黑胶唱片。
为了不引起注意,她没有署名,而是把这些唱片,悄悄地寄回了本地的供销社,当做赠品。
“能不能火,就看天意了。”林小满心想。
还真别说,没过几天,就有一张唱片被一个小学生捡到了。
这孩子屁颠屁颠地跑回家,把唱片放在家里的老式录音机上。
这台录音机,年头太久了,转速不太稳定,时快时慢的。
长针划过唱片,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突然,一阵刺耳的噪音传来,紧接着,扫帚扫地的声音被拉长、变形,变得异常诡异。
“嘶——噗——”
巧合的是,这节奏,竟然和陈伯某次在静音亭扫地时,因为咳嗽而中断的节拍完全一致!
“咳咳……嘶——噗——”
陈伯当时就愣住了,手里的扫帚也停了下来。
他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某种失联已久的回音。
为了确认,他缓缓抬起拐杖,在亭子的铁架上,多敲了一下。
“当——当——当——当!”
那是四下有力的敲击,像是在回应冥冥之中的某种召唤。
远在千里之外的林小满,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时的她,正在省城一家咖啡馆里,和周晓芸聊着天。
“晓芸姐,你最近在忙啥呢?”林小满问道。
周晓芸叹了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别提了,最近新成立了一个‘非遗数字化监管中心’,我被调过去了,专门负责清理那些‘非标音频污染’。”
“啥?‘非标音频污染’?”林小满一脸茫然。
“就是那些不符合规范的、乱七八糟的声音呗。”周晓芸解释道,“现在啥都要标准化,非遗也不例外。上面说了,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音频标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民间声音都给规范起来。”
林小满听得直皱眉头。
“这不扯淡吗?非遗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啊!要是都标准化了,还有啥意思?”
“谁说不是呢?”周晓芸无奈地耸了耸肩,“可上面就是这么要求的,我也没办法。”
说着,她打开电脑,给林小满展示了一下她们的监管系统。
“你看,这是我们系统自动拦截的一段录音,说是‘疑似静音亭残余信号’,来源是民乐县某小学音乐课的作业。”
林小满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音频文件。
她点开一听,顿时乐了。
原来,是几个小学生用锅盖、拖把、水桶等各种物件,组合成打击乐器,模仿“三短一长”的节奏。
“噗……这也能算‘音频污染’?”林小满哭笑不得。
“谁知道呢?”周晓芸耸了耸肩,“按理说,这种‘非标’的声音,都应该直接删除。可是……”
她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可是我总觉得,这段声音挺有意思的,孩子们挺有创意的。所以,我就悄悄地把文件重命名为‘城市节奏适应性研究样本’,移入了‘待观察’隔离区。”
林小满朝她竖起大拇指:“晓芸姐,还是你仗义!”
当天晚上,周晓芸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火光之中,赵卫国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一张没有标签的黑胶唱片,递给她,却什么也没说。
画面一转,陈伯的寿辰到了。
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静音亭守护队”,每人每日轮流值班,负责清扫亭子,并敲击铁架。
老吴暗中观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十个村民里,有七个在敲击铁架时,手腕都会微微颤动,节奏竟然自动趋近于“丙三调”的基准。
他忍不住问其中一人:“你学过‘丙三调’吗?”
那人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没学过啊,就是敲着顺手。”
老吴顿时明白了:身体的记忆,已经越过了意识,成为了本能!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天晚上,老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把最后一块电路板,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埋入了静音亭的基座之中。
然后,他又把那张赵卫国的纸船残片,压在了电路板上面。
做完这一切,他抬头望着星空,喃喃自语:
“卫国啊,现在,轮到地来记了……”
老吴第二天如常在静音亭附近出现,像往常一样擦拭着石凳,好似昨天的事情没有发生。
林小满的“城市生音考古”直播开始了。
她对着镜头,充满热情地介绍着民乐县的历史文化,以及静音亭的传说。
就在她准备开始现场录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她的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全场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林小满的直播间,瞬间炸了锅。
“卧槽,啥情况?直播事故?”
“小姐姐,你这设备也太拉胯了吧,关键时刻掉链子?”
“不会是故意的吧?想搞点噱头?”
弹幕疯狂滚动,各种质疑声、嘲讽声不绝于耳。
林小满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职业的微笑。
“稍安勿躁,各位,稍安勿躁。”她对着镜头,轻声说道,“技术上的小问题,不影响我们今天的‘城市声音考古’。”
说着,她缓缓闭上眼睛。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风穿过话筒防风罩的呼啸声,如同低吟,又如叹息。
这声音……
林小满猛然一惊。
这声音,竟然和她在静音亭初建的那个夜晚,所记录下来的环境音,完全一致!
那种空旷、悠远、带着一丝神秘感的声响,仿佛跨越了时空,再次回到了她的耳边。
她猛地睁开眼睛,
“各位,我们现在听到的,不是故障,是延续。”她对着镜头,轻声说道。
“是这片土地的声音,是历史的回响,是永不消逝的文化记忆!”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被这句话刷屏了。
“卧槽,小姐姐牛逼!这波强行解释,我给满分!”
“厉害了,我的姐!这都能圆回来,佩服佩服!”
“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临危不乱,化腐朽为神奇!”
镜头外,老吴正蹲在地上,用铁丝重新编织着“节奏标尺”。
他那双粗糙的手,灵活地穿梭在铁丝之间,仿佛在编织着一张无形的网。
新编的格子,不再对应任何已知的节拍。
它们随着风的吹拂,轻轻摇曳,轻微变形,就像活过来了一样。
他抬头望天,风正从民乐县的方向吹来,带着一丝泥土的芬芳,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
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缓缓站起身来。
“这风……”他眯起眼睛,喃喃自语,“有点意思……”
林小满还在努力地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hold住场子,试图将这场突如其来的直播事故,变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行为艺术”。
但她心里清楚,这玩意儿能不成,还得看天意。
而老吴这边,他眯着眼睛,感受着从民乐县方向吹来的风。
这风,带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
“有点意思……”老吴嘀咕着。
他蹲下身,重新拿起那些被他拆散的“节奏标尺”。
这些铁丝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灵活地弯曲、缠绕。
但是这一次,他没有再刻意地去对应什么固定的节拍。
他只是随心所欲地编织着,让这些铁丝随着风的吹拂,自由地摇曳、变形。
新编出来的格子,歪歪扭扭,毫无规律。
但就是这种毫无规律,反而让老吴觉得……顺眼。
他突然想起以前在广播站的时候,那些老旧的设备,总是需要他一遍又一遍地调试,才能发出准确的声音。
但有时候,那些设备在没人调试的时候,反而能发出最真实、最动听的声音。
“没人调音的时候最准……”老吴喃喃自语。
他放下手中的铁丝,走到那口铜锅旁边。
他发现,这口铜锅的共振频率,竟然开始偏离他之前人为设定的数值。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了。
但仔细一听,他才发现,这口铜锅的共振频率,竟然开始与当地的地下水脉波动同步!
这可就太玄乎了。
老吴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这口铜锅,绝对不是一口普通的铜锅。
喜欢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http://www.paoshu5.cc/book/22158/5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