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坐直了身子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听完陈景辰条理清晰的汇报,李主管将目光温和地转向项荘禇:“荘禇,接下来你详细讲讲你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吧。”

  项荘禇闻言,坐直了身子,脸上带着认真与自信,开始娓娓道来:“李主管,我负责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每一天都充实且充满挑战,工作内容丰富多样。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工地,我便早早抵达施工现场。首先,我会与各个施工班组的组长们进行深入交流。这可不是简单的寒暄,我需要细致入微地了解前一天的施工进度,从工程的宏观推进到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完成情况,都要心中有数。同时,我还会格外关注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无论是技术上的难题,还是人员调配、物资供应方面的阻碍,都一一记录下来。

  根据他们反馈的信息,结合整体施工计划,我会对当天的施工任务进行精心且详细的安排与部署。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在我的统筹规划之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与目标,明确工作的先后顺序和重点所在。

  随后,我会手持施工图纸,对当天施工的部位进行再次核对。施工图纸就是施工现场的‘指南针’,每一个尺寸、每一个标高、每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关键参数,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会耐心且细致地向施工人员讲解施工的具体要求,确保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我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不停地在现场巡查。我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施工的每一个细节,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便会立刻上前纠正。就拿钢筋绑扎来说,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会仔细检查钢筋的间距是否均匀,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弯钩长度是否达标等等。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偏差,我也绝不放过,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整改,绝不让任何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隐患有滋生的机会。

  对于混凝土浇筑工作,我更是全神贯注,几乎是全程紧盯。在浇筑前,我会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再次把关,从水泥的标号到砂石的颗粒级配,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不仅如此,我还会确保浇筑设备正常运行,检查振捣棒是否能正常工作、运输车辆是否准备就绪等等。与此同时,我会督促施工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浇筑现场、设置好防护措施等。

  在浇筑过程中,我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会密切监督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因为一旦振捣不充分,就可能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会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情况,合理且灵活地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确保浇筑工作能够连续、有序地进行。有时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需要连续作业十几个小时,我也会一直坚守在现场,与施工人员并肩作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另外,施工进度的把控始终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会依据总施工进度计划,精心制定每周、每日的详细进度计划。这个计划可不是纸上谈兵,我会将其细致地分解到各个施工班组,让每一个班组都清楚自己在不同时间段的任务量和时间节点。每天,我都会对施工进度进行严密跟踪,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精准对比。如果发现进度滞后,我会迅速行动,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深入分析原因。是施工工艺复杂导致耗时过长,还是人员不足、物资供应不及时等问题?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会采取相应且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有时会增加施工人员,充实劳动力;有时会合理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时会积极优化施工工艺,寻找更快捷、更高效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不耽误整个项目的工期。

  同时,我还肩负着协调施工现场各工种之间配合的重要职责。在施工现场,土建施工与水电安装施工等多个工种常常会交叉作业,如果协调不好,很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提前组织双方负责人进行沟通。大家围坐在一起,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比如,先进行土建结构的施工,预留好水电安装所需的孔洞和管道位置,然后再进行水电管线的铺设,最后进行土建的二次装修等工作。通过这样的协调安排,确保各个工种之间能够紧密配合,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的有机整体,共同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除了白天在施工现场忙碌,每天晚上下班后,当其他同事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放松休息时,我会独自来到办公室。办公室此时格外安静,只有我头顶的那盏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我会翻开各类施工规范书籍,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认真学习其中的条文细则。我深知,规范是施工的准则和依据,只有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守规范,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

  我会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将重点内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标记出来。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案例和解释,直到完全理解为止。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关于防水施工的规范要点,我会查阅好几本不同的专业书籍,对比不同的解释和案例,力求掌握最准确、最全面的知识。通过不断学习规范,我不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指导施工人员,还能在遇到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办法,做到有理有据,心中有数。

  李主管听后,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接着问道:“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技术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项荘禇思索片刻,神情变得专注而坚定,缓缓说道:“有一次,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地下水渗漏。地下室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部分,其防水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而这次地下水渗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使得原本有序的施工节奏被打乱,还对工程质量造成了潜在威胁,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地下室结构被水侵蚀,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我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组织了项目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严肃。我们首先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从地下室的各个角落到每一处可能出现渗漏的部位,都进行了仔细的排查。同时,我们查阅了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施工记录,试图从源头上找到渗漏的原因。

  经过一番深入的勘查和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原来是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出现了破损。由于地下室施工环境复杂,在后续的施工操作中,防水卷材可能受到了尖锐物体的刮擦或者重物的挤压,导致其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使得地下水顺着破损处渗漏进来。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立即制定了详细且周全的处理方案。首先,我们对渗漏部位的防水卷材进行精心修补。选用了专用的防水修补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防水性能,能够与原有的防水卷材紧密结合。在修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将破损部位清理干净,确保表面干燥、平整,然后均匀地涂抹修补材料,将其粘贴牢固。

  接着,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我们在修补部位增加了一层防水卷材。这层防水卷材的铺设同样讲究,我们仔细地将其与周边的卷材进行搭接,确保搭接宽度符合规范要求,并使用专用的粘结剂将其固定,防止出现缝隙和空鼓现象。

  同时,我们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对渗漏部位的处理,而是对整个地下室的防水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其他薄弱环节,如阴阳角、施工缝等部位,也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对于阴阳角部位,我们采用了专用的防水卷材附加层进行加强;对于施工缝,我们清理了缝内的杂物和积水,重新涂抹了密封材料,并设置了止水带,确保这些部位的防水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解决了地下水渗漏的问题。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再也没有出现渗漏现象,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防水施工的知识和经验,更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这让我对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有了更充足的信心,也激励着我在施工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http://www.paoshu5.cc/book/22183/4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