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夫君天天酸溜溜 >第1172章 这简直太难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72章 这简直太难了。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下午沈夏带着所有孩子都跟着宋明一起去了昨天的庄稼地。

  可能是在宫里待太久了,这种农家活。

  孩子还觉得新奇。

  到了地里的第一件事情。

  沈夏就跟孩子们解释地里的产物是什么 ?

  有什么用。

  这一举动,可把地里收成的百姓吓坏了。

  最后宋明让大家干自己的活就好。

  众人才离开。

  但是干着活,却时不时的观察着这边的动静。

  一个两个对于一个个小小的白团子,最后成为被子和衣服。

  那好奇心爆棚。

  出来的时候就让大家穿了方便的衣服。

  一一和肖婉也有经验。

  所以当沈夏在路边坐着喝茶时。

  孩子们都一起去地里和村民一起摘棉花。

  可把百姓吓的要死。

  毕竟昨天见过陛下的。

  这些孩子叫陛下母亲。

  那就是皇子公主啊!

  陛下居然让皇子公主下地干活。

  别说是皇子公主了。

  就是一般的有钱人家,也不会让孩子下地干活的。

  众人更是对陛下崇拜的不行。

  其实沈夏并不是让孩子做面子工程。

  只是想让他们增长见识。

  别到时候长成五谷不分的读书人。

  尤其是老三,他的见识和格局关系着大晋的未来。

  所以当县令下午去安排晚上接待陛下的事情。

  突然听下面的人来报,陛下去棉花地了。

  吓得县令扔下东西就往棉花地里跑啊!

  终于到了棉花地。

  毕竟皇子公主衣着锦缎。

  在棉花地里干活,还是一眼就看出来的。

  县令:我得个老天爷啊!

  他看见了什么?

  长公主皇子太子,全部在摘棉花。

  这多余的棉花今年都得卖贵一点啊!

  那毕竟是太子亲自摘的棉花啊!

  以后留一点下来放在衙门。

  横幅:太子亲摘的棉花。

  方县令战战兢兢的走过去。

  心道:太子都下去摘棉花了,他是不是也得去摘棉花啊!

  可是他去摘棉花,陛下会不会觉得他无视陛下啊!

  怎么办?

  这简直太难了。

  他读了那么多四书五经,也出来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场景啊!

  感觉在别的同僚那里学得技巧一点都用不上。

  想着当初给宋神农安排女人这事。

  差点将人气走。

  怎么别人做的都挺好的,事业顺风顺水。

  怎么到他这里就不一样了。

  算了,先去给陛下请安,再下去摘棉花吧!

  方县令走到沈夏旁边:“下官方丙生参见皇上。”

  沈夏本来看着孩子们干活的。

  突然转身看着旁边的方丙生:“方大人来了,来人赐坐。”

  涂辰渊在旁边拿了一个小凳子。

  递上前:“方大人坐。”

  方大人看着涂辰渊的衣着,御林军统领:“多谢。”

  只有拿着小凳子在旁边坐下。

  犹豫了一下开口:“皇上,臣也下去干活吧!”

  不然看着太子都干活,他惶恐啊!

  沈夏淡淡道:“你坐着就好,他们是体验生活,不然长大都不知道衣服棉被是怎么来的。”

  方大人擦了擦他额间不存在的汗:“遵命。”

  方大人就在旁边的坐着小板凳看皇子公主干活。

  彷徨又无助。

  凌珩就坐在旁边伺候沈夏。

  宋明也下去了。

  沈夏看着地里干活的所有人。

  “方大人,这些人怎么都感觉阳气不足,有一点萎靡不振呢!”

  沈夏看着这些百姓的长相都有一点不正常。

  但是方县令并没有。

  方县令看了一眼百姓,才道:“这个事情啊!因为穷,大家都买不起盐,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这个事情,他也发现了,很多百姓都是这样。

  他也问过大夫,但是盐实在太贵了。

  所以只有发展百姓经济,经济好了,自然就买得起盐了,就算买不起精盐,粗盐也好啊!

  沈夏蹙眉。

  宫里吃的都是精盐,贵。

  她是知道 的。

  但是之前她在繁花村,吃的粗盐她也是知道的,价格虽然不便宜,却也勉强吃得起啊!

  “百姓们连粗盐都吃不起吗?”

  方丙生蹙眉:“那可不是,盐价再这样涨下去,别说百姓,下官都快吃不起粗盐了。”

  沈夏这下更不解了。

  一个七品县令都吃不起粗盐,那这个盐价是何等情况了。

  沈夏仔细一问,才知道制盐的方法一直在世家手里保存着的。

  之前盐的价格还不贵。

  从什么时候开始盐疯狂的涨价了。

  就是她登基后。

  沈夏听了后。

  心想:难道是她的什么政策,影响到了别人。

  这件事,这么多年,她居然不知道。

  简直有点可笑。

  沈夏看着凌珩:“你知道什么情况吗?”

  凌珩道:“制盐一直就是掌握在私人手里,皇家一直想要,但是又不好直接抢,所以就给了祝家一个盐运使的位置,整个大晋的盐出产都是出自祝家,价格当然也是祝家定的。”

  “只不过之前祝家还有别的产业,想来这中间的产业,有些和皇朝司的产业相冲突,所剩不多,所以只能在盐方面涨价。"

  "当然,这个也是我猜的,具体是什么样子,还得查了才知道。”

  沈夏点头。

  顾昭不在身边,只能让凌珩去查了,毕竟他的消息快。

  “好,那你派人查一下。”

  沈夏看着旁边坐着的小天。

  “少傅你怎么看?”

  小天转头:“如果百姓都吃不起盐,那军营呢!士兵都像这样有气无力的,那大晋的未来堪忧,这后面有没有别的心思。”

  小天的提醒,让沈夏多了一丝怀疑。

  对啊!

  这些年军营的拨款可不少。

  她只想到百姓。

  可是小天第一反应是军营。

  小天继续道:“如果可以,制盐的方子,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里。”

  沈夏点点头:“制盐的方子简单 ,只不过之前没有想过百姓会因为吃不起盐这事。”

  看来真的得出来走走,不然都不知道百姓的真实民情是什么样子的。

  一直在宫里,还以为四海升平呢!

  只有出来走了后,才知道。

  就算她提高了粮食产量的问题。

  但是土地多数都在地主手里。

  他们帮地主种地,产量再高。

  地主也只给他们温饱。

  让他们解决温饱但没有多的银两让孩子读书。

  还是困难啊!

  这就是最近半年,她所收获到的消息,怎么让百姓变得富裕。

  粮食增加根本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还得从别的地方下手啊!

  百姓有工作,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啊!

  方县令在旁边静静的听着。

  并不敢插话。

  陛下居然不知道盐贵这个事情。

  盐的事情,沈夏记在心里了。

  喜欢夫君天天酸溜溜
  http://www.paoshu5.cc/book/23018/1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