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重生大明1635 >第184章 摸到了保皇党的门槛边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84章 摸到了保皇党的门槛边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入城仪式搞了,献俘礼也全部礼成。

  如此盛大场面,崇祯自然得来点鼓舞人心之词。

  天子临场发挥,内容不长,却句句铿锵有力,足以振奋京师军民。

  负责传音的礼官虽多,围观人群更多,没办法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清。

  不过这些无所谓,今日所有细节,明天都将在华夏日报上看到,要不了多久,便会传遍大江南北。

  德胜门宏伟场面完毕,崇祯带着百官往太庙祭拜,那尊传国玉玺被庄重地摆于香案。

  刘宗周又拿出一幅锦缎,之乎者也念了一通。

  大概意思是后世子孙朱由检,把太祖成祖挂念的玉玺给弄回来了,两百多年前实质性推翻暴元,这下又多了层象征意义。

  活儿全齐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由检将率着大明儿郎光复蒙元故土,让华夏礼教广撒四方。

  ......

  该整的都整了,天已进入申时,皇帝在光禄寺赐食百官,精简版班师回朝礼仪彻底结束。

  砍掉众多流程都还如此耗时,看来往后无论何种大小事务,无用的通通需要纠正,固化思维会严重影响朝廷效率。

  宴罢,文武与宗室行礼谢恩,藩王们总算得到一次皇帝正视,全都带着各种猜测,屁颠屁颠告退了。

  内阁六部侍郎以上官员被留下,包括数个近臣、周遇吉,还有巩永固、张之极、孙维藩、杨崇猷等对京师叛乱有功的勋戚。

  崇祯摆驾东暖阁,大家都清楚,天子回朝就欲商讨国事,真是个工作狂。

  内阁和近臣倒没啥,侍郎与几个勋贵泛起小得意,以往根本没资格参与这种事,皇帝说军国大事,一般都只召尚书以上大员。

  能被天子留下,预示着被皇帝认可,总算摸到了保皇党的门槛。

  一番君臣礼节,崇祯赐坐臣子。

  简单开场白说过,崇祯话锋一转,问向孙承宗:

  “孙爱卿!”

  “臣在!”

  “辽东近况如何?”

  “启禀陛下,侯大真前几日有奏报回京,通过暗查,辽东各部兵马已基本理清,只是...”

  孙承宗顿了顿,接着道:

  “只是吃空饷者高达四成,辽东本土仅剩万余战兵,各部外军八万余,总数仅接近十万。”

  “嗯,朕知道了。”

  崇祯表情无悲喜,这些都在意料之中,侯恂花费几个月时间,交出一份确切数据,否则不知还会隐藏多久。

  账面上辽东驻军二十余万,单关宁军就有六万多,自己当初抽三万去剿流贼,何可纲带走两千,相当于辽东军主要兵力都被抽走。

  或许当下未到王朝最后那两三年,辽东阀门尚算听诏,不敢说无兵可调,不然你军饷去哪儿了,种种因素,方促成当时痛痛快快抽兵。

  “传旨侯大真,下月起军饷按实发放,兵科全部下放辽东协助整军,东厂派五百厂卫督导,重点保护军中训导官周全!”

  “臣遵旨!”

  “奴婢遵旨!”

  曹化淳也起身拱手。

  一番君臣对话,让不清楚兵事的大臣有些惊异,这么久了兵事仅限于军机处和内阁,最多也就延伸到六部尚书级,这下知道了更多。

  辽东纯属用钱砸的地儿,吃空饷者如此之多,万幸建奴年初至今没在那边搞事。

  动动也好,能节约朝廷开销,天子借着宣府东风,辽东那帮人也不敢过份造次。

  其实崇祯只是随口一问,侯恂以往奏本中早已透露端倪,下一步要好生收拾国内,辽东仍旧需要一个“稳”字。

  而且辽东只是防御,十万满员大军已经足够,建奴经历大败,也暂无能力搞出大动作。

  臣子寻思一阵,有的似乎想发问,不过最终还是忍住,崇祯已看出疑惑,便问道:

  “诸位可能就派出兵科下放地方一事,存在诸多不解吧?”

  很多大臣微微低下头,看样子显然被说中。

  崇祯清了清嗓子,接着道:

  “太祖开创六科言官制初衷极好,然历经两百余年发展,早已成为同僚攻伐,结党营私之地,与太祖初衷背道甚远!

  朕意在今年全面取缔六科,六科人员对号归入六部,每部增设部属督察司,督察司受六部主官与督察院双重领导!”

  阁中陷入寂静,臣子全都默不作声。

  孙承宗几个大佬知晓迟早会这样做,六科言官成天叽叽喳喳,实事儿没干多少,废话还特别多,早该被取缔。

  如此这般,相当于六部多出个纪检部门,能起到部内督导作用,最重要一点,没了六科后,皇帝将少听到很多烦人的苍蝇声,皇权也更为集中。

  六科是在步御史后尘,听说那些御史数月前到地方后,把不满情绪充分发泄,或多或少对地方起了点作用。

  “谁赞成?谁反对?”

  崇祯大声发问。

  “臣...臣等无异议。”

  “那就这么定了,着内阁、六部、督察院细细合计,年底前完成此项改革!”

  “臣等遵旨!”

  天子带着莫大武功归来,那份威严不容质疑,核心大臣们倒不用多说,对刚踏入保皇派门槛的臣子而言,更得听之任之。

  崇祯也感到了这种微妙变化,任何朝代开国君王之所以说一不二,社会经济与军事力量强大,靠的其实都是战功,有幸他也做到了一两分。

  接着,崇祯询问大明水师、温体仁和陈奇瑜在两地发展状况,又详细了解天津方面具体态势,相关大臣一一禀报。

  差不多了,崇祯扫视到场诸公,考虑些许后,开口道:

  “英国公、怀宁侯、彰武伯、惠安伯!”

  “臣在!”

  “诸位赋闲在家,然面对反贼挺身而出,朕心甚慰!”

  “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哈,甚好,朕不要你们死,你们都得给朕好好活,看着朕将勋贵之中败类通通灭之,让开国公侯含笑九泉!”

  “臣等多谢陛下。”

  “哈哈哈,尔等要朕何种赏赐?朕绝不吝啬!”崇祯露出笑容。

  四人有点感动,他们与其余勋贵不同,是真心想为大明出力,只是当下境遇有点尴尬。

  崇祯自然清楚这些,他最终想根除的,仅勋贵世袭制及其特权。

  而对于有用之人,能用者当然得好生用之。

  喜欢重生大明1635
  http://www.paoshu5.cc/book/23545/1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