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三国之匡扶天下 >第44章 我乃河内太守王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4章 我乃河内太守王匡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随着王匡一声令下,各级军官开始号令自己麾下,四千兵马宛若沉睡的长龙,活动起来。

  就在此时,王匡接到汇报,说是从南方冲来数骑,领头的还是黄英、廖射。

  王匡顿时松了一口气,请柬都给你送过去了,你孙观不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说的。

  “太守大人,黄英、廖射前来复命。

  此人为孙观大人之亲信,是他派来的。”

  两人汇报完毕,退到一边。

  “拜见王太守,我乃孙观大人亲卫楼珐,这是孙大人要我交给你的信件。”

  “好,辛苦了。”

  王匡接过信件一看。

  “恩公在上,请受仲台一拜。

  自那日与恩公一别………”

  孙观在信中说,在接到王匡的请柬后,孙观心中百般焦灼,因为他本打算把臧霸、昌豨等一众兄弟都拉来在王匡麾下效力,只是苦劝数日,没有成功。

  在黄英、廖射来见自己时,孙观知道王匡出发在即,当机立断,让亲信楼珐先来禀报。

  而孙观自己带着大哥孙康、结义兄弟尹礼、吴敦领一千精锐兵马前来投效。

  全营急行军,两个时辰就到。

  王匡收起书信,道:“左易,通知粮草官,留下五百石粮草给孙观军。黄英、廖射,随这位壮士再辛苦一趟。通知孙观等人,不必急行军追赶,分散渡河,怀县集合。”

  “遵命!”众人拱手遵命,分散离去。

  兵马行出钜平,给王匡牵马的于禁慢慢停了下来。

  没有转身,也没有说话。

  “文则贤弟,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多谢你送我这一程。

  就于此地你我分别吧。”

  王匡翻身下马,走到于禁身侧道。

  “文则,这匹红炼马就赠与你代步用吧。”

  “大人,这如何使得?于禁万不能要。”于禁心中一震,连忙摆手拒绝,一脸死都不要的样子。

  “唉,把我的青骢牵来。

  此马是我偶然所得,经常骑乘,实乃良驹,定要赠与文则,万不可推辞了。”王匡让人牵来一匹大马,浑身青黑,毛色顺滑,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良驹。

  “这,多谢大人赐马,于禁就此告辞了。”于禁躬身拱手拜谢,接过缰绳,翻身上马,扬鞭催马而去。

  王匡看着远去的于禁久久出神,在左易的提醒下才翻身上马,继续出发。

  行至济阴,王匡分出精兵两千,交由张辽统领,由济阴北上渡河。

  王匡则领剩下两千余人由汜水北上渡河。

  汜水有雄关,古称汜水关。

  自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虎牢关。

  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东方六国齐聚虎牢关对抗秦国。

  史料记载,高祖与霸王争权时曾在此关爆发成皋之战,围绕此地大战七十多场,小战五十余次,也说明了此关的重要性。

  作为护卫大汉心脏的洛阳八关之一,虎牢关有重兵把守,不付出血的代价根本不可能攻下这座雄关。

  也不可能有兵马能瞒过虎牢关的探马和斥候。

  因此,王匡选择走汜水北上。

  就是要在虎牢关前告诉天下人,河内太守王匡领兵马赴任了。

  一路顺畅无比,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山匪贼寇,胆敢出来捋一捋这支竖着“王”字旗的兵马的虎须。

  “王盖,速领一屯兵马急行军至板渚津,搜集船只准备大军渡河。”

  王匡召来王盖,下令搜集船只预备渡河。

  “末将遵命!”王盖拱手应命。

  两个时辰之后,两千兵马集结板渚津岸边,准备分批渡河。

  王匡望向河对岸,那里就是河内郡的属地了,以后就是自己的地盘了。

  心中不免有些激荡。

  王盖小半天时间找来大小渡船二十七艘。

  四个来回,终于把所有将士送到对岸。

  不过即使在非战时情况下,还是有几个士卒不慎落水,王匡见状,心中不免有些警醒起来。

  若是将来有可能挥兵南下,一定也会遇到曹操军在赤壁之战中的问题。

  北方兵马到南方后不服水土,不精水战,未战先弱去三成战力。

  等形势稳定一些,定要训练一支黄河水军才好。

  王匡心中暗暗打算,思索着记忆中的水战人才。

  天色稍暗,两千余人全部渡过黄河。

  “大人,全军已渡过河水,我们来到河内郡了。”

  王盖一脸喜意,这里就是实现自己本领的地方了。

  “全军出发,温县扎营。”王匡下令道。

  “是!”

  “出发!目标温县!”

  “跑起来!崽子们!”

  …………

  次日,天刚蒙蒙亮,温县城门“吱呀”一声打开。

  出城的军民,忽然注意到数里外,一大片军帐林立,引得众人围观。

  城门守卫看到此情景,连忙向上官汇报。

  很快,温县城中一阵鸡飞狗跳,县令、县丞、县尉三大县中主官齐齐登上城楼。

  暗中还有不少名门望族的眼线张望。

  比如司马氏,那眼线只是看了几眼就快速隐去,回去禀报去了。

  城楼上,三位县官站作一排。

  “两位,可知城外兵马是何方势力?”县令手扶女墙,向远处连绵的军帐望去。

  “不知,周遭几县均无通报。”县丞眉头一皱,叹道。

  “以我之见,来者为善。”县尉挎刀上前一步道,“兵者,在于出其不意。

  若是这几千兵马趁夜攻打我县,恐怕不要一刻钟,此城必破。

  我等皆是待宰羔羊,刀下鱼肉。

  如今相安无事,足以说明他们没有恶意。”

  “县尉高见,那如今我等如何是好?”县令捧了一手,拱手问道。

  “哈哈,我等早该前去拜见!”县尉哈哈一笑,转身下楼。

  “大人,这……这若是陷阱该如何是好?我性命安危……”县丞指着正往城墙下走去县尉道。

  “军中大旗舒展开,上书一个“王”字!”

  县令尚未开口,县尉洪亮的声音自城下传来。

  县令、县丞心中一动,顿时想到什么,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慌忙往城下跑去。

  王匡扎营之地。

  众将士早早用过饭食,正指挥部下拔营起寨,准备出发怀县。

  王匡刚刚洗漱完毕,感觉神清气爽。

  左易前来禀报,说是温县官员前来拜访。

  王匡闻言,点点头道:“既是前来拜见,就让他们来吧。”

  不多时,温县三主官来到王匡面前。

  “温县县令李亮,县丞朱叙,县尉陆浩拜见大人。”三人如同排练好一般,齐齐下拜。

  “起来吧,温县的三个主心骨都到了,想必应该知道我是谁了吧。”王匡淡淡道。

  “我们猜您就是我们的新太守,王匡大人。”县令左右看了县丞和县尉一眼,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哈哈哈!没错,我就是河内太守王匡!”
  http://www.paoshu5.cc/book/23596/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