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职场人脉初搭建
推荐阅读: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柯学:我和新一是发小
【快穿】每个世界去踩坑
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
当联姻对象是我的死对头,我怂了
我打律者?真的假的
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盗墓真人秀?导演你没逝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钢笔静静躺在桌角,水晶朝向窗外的晨光。洛倾颜没再调整它的角度,只是打开邮箱,点开那封标注为“跨部门交流会参会名单”的通知邮件。发件时间是六点四十三分,主管在正文里补了一句:“议题部分由你主讲,控制在两分钟内。”她合上电脑,拎起包走向电梯。走廊里有人匆匆走过,谈论着哪个会议室提前被占了,哪个部门又换了新主管。她没停下听,脚步也没迟缓,像一滴水滑入溪流,不争不显,却已顺势而行。
昨晚她没再翻日记本,也没画叶子。她在内网调出过去三个月的交流会纪要,逐页扫描参会名单和发言记录。技术部有三位常驻代表,其中王主管从不打断人说话,每次回应都带“可以接”或“先试试”。她把这三人列进表格,附上他们近期负责的项目编号,又从知识库导出一份简化版流程图,标注出与q3资源池相关的数据接口节点。
邮件是十一点零七分发的。标题写得中性:“关于协作议题的技术可行性请教”。附件末尾,她加了一行小字:“若您参会,会后可当面请教。”没有寒暄,也不提主管预批权限的事,只留一个开口,不大不小,刚好够人探头看一眼。
今天她特意提早二十分钟到会场。长桌两侧已坐了七八个人,大多是熟面孔,也有几张新脸。她选了靠中间的位置,放下笔记本,打开投影准备页。没人主动搭话,但也没人挪开。她从包里取出钢笔,轻轻搁在本子旁——不是为了启动金手指,而是习惯。笔身微凉,水晶静默,像一枚沉底的石子,不响,却让她心里踏实。
会议准时开始。主持人快速过完流程,轮到议题汇报时,时间已被压缩。原定每人五分钟,现在只剩两分钟倒计时显示在屏幕右上角。苏曼坐在斜对面,ppt做得极尽精美,动画层层展开,数据图表用渐变色堆叠,讲到一半时还特意放慢语速:“这个模型,我们花了一周打磨。”
轮到洛倾颜时,倒计时只剩一百一十三秒。
她没点开流程图,也没念准备好的开场白。直接切到上周周报的对比页,放大两组数据:“误差率从6.2%降到3.7%,核心改动是双人核对机制试点。”她顿了顿,“建议推广至q3资源池,接口逻辑已验证可行。”
全场安静了一瞬。有人低头看手里的材料,有人抬头盯着屏幕。她没多说,只补充一句:“文档已上传内网,编号Sop-2025-047。”
“这个可以接。”王主管忽然开口,合上笔记本,“我们组下周就能搭测试环境。”
她点头致意,坐回位置。倒计时还剩四十七秒,没人追问,也没人质疑。她听见后排有人低声说:“这新人挺实在。”
散会后,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走廊饮水机旁站着个穿浅灰衬衫的女孩,手里捏着空水杯,见她出来,犹豫了一下,走上前。
“你是洛倾颜?”女孩问,“刚才那个双人核对,是你提的?”
“嗯。”她合上笔记本。
“我是林晓,运营二组的。”女孩笑了笑,眼角有点小雀斑,“我们组上周也出了数据错漏,主管骂了半小时。你这办法……能不能借我抄一份?”
洛倾颜没笑,也没推脱。她翻开本子,抽出一页纸:“我不是抄别人,是自己理的。你要看,我可以讲。”
林晓愣了愣,随即眼睛亮起来:“你连字段逻辑都标了?”
“我不懂你们组的报表,但流程底层是一样的。”她指着其中一行,“你缺的不是模板,是确认机制。”
林晓盯着那页纸看了几秒,忽然说:“下个月行业沙龙,我负责策划,但一个人搞不定。你要不要一起?”
洛倾颜没立刻答应。她问:“主题定了吗?”
“初步定的是‘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
“那我可以写流程部分。”她合上本子,“但得先看你们现有的协作案例。”
“有!”林晓从手机里调出文件夹,“从2023年到现在,全在这儿。”
两人站在走廊尽头的窗边,头靠头看了一会儿屏幕。阳光斜照进来,映在玻璃上,晃出一片白亮。洛倾颜注意到,林晓的指甲剪得很短,手边贴着创可贴——明显是经常敲键盘磨破的。
“你常加班?”她问。
“新人嘛,总得多做点。”林晓笑,“你呢?我看你昨天留到快七点。”
“我在等主管审批权限。”她如实说,“新员工看不到核心资料库。”
林晓点头:“我也卡过。后来找李姐帮忙才通的。”
“李姐?”洛倾颜想起茶水间的对话,“她挺愿意帮人的。”
“她是少数不嫌新人烦的。”林晓压低声音,“其他人……要么装忙,要么直接说‘自己查’。”
两人说着,不觉走到了天台入口。午休时间,这儿没人,风大了些,吹得笔记本边角微微翻动。洛倾颜扶了扶纸页,忽然问:“你怕不怕合作出问题,责任分不清?”
“怕啊。”林晓坦然,“但更怕一直单打独斗,最后连发言机会都没有。”
洛倾颜看着她,忽然明白了她主动靠近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提了建议,而是因为那句“挺实在”——在一个人人自保的环境里,实在本身就是一种稀缺信号。
“那我们定个规则。”她说,“分工明确,进度同步,问题当天清。”
“行。”林晓伸出手,“周五前出初稿?”
她伸手握住:“周五前。”
林晓走后,她站在天台门口没动。风吹乱了她的发丝,她抬手别到耳后,从包里拿出手机。日历提醒弹了出来:18:00,机场接机。她点开,把时间划掉,备注改成“沙龙初稿会议”。
包里的钢笔轻微震了一下。她没拿出来看,也没去猜是谁的情绪触发了共鸣。只是把手机放回包里,转身往回走。
楼梯间拐角,她遇见李姐端着咖啡上来。
“听说你会上提了双人核对?”李姐语气平淡。
“试了一下。”她答。
“王主管说要推试点。”李姐顿了顿,“他很少当场点头。”
她没接话,只笑了笑。
“林晓找你合作?”李姐又问。
“刚定的。”
“她不错。”李姐喝了口咖啡,“就是太想证明自己,容易踩坑。”
“我会注意分工。”
李姐看了她一眼:“你比她稳。”
说完,她继续往上走。洛倾颜站在原地,没再追问。她知道,这句“稳”不是夸,是提醒——职场里,走得快不如走得清。
下午回到工位,邮箱弹出新消息。是王主管抄送的:“q3资源池接口方案,请相关同事确认。”附件打开,流程图底角有一片极小的图案——细长叶片,羽状裂片,末端微卷,像蕨类,又像某种符号。
她盯着看了两秒。那是她昨晚画在邮件附件里的叶脉图,只是被技术部重新描了一遍,加了标注和连接线。
她没声张,默默下载保存。然后打开笔记本,在“人脉进展”一页写下:
技术部王主管——认可建议,愿试点推进
同事林晓——建立合作,共筹沙龙
李姐——间接支持,提示风险
写完,她翻到前一页,看到自己画的那片叶子。如今它不再只是记忆的影子,也不再只是私密的符号。它开始长出枝蔓,缠进真实的规则里。
傍晚,主管路过她工位,停下脚步。
“林晓找你合作?”
“嗯。”
“她挺主动的。”主管语气平静,“你们组最近缺人手。”
“我们分工写初稿,不会影响本职。”
主管点头:“别光顾着帮别人,把自己的事落下。”
“明白。”
主管走后,她打开内网,发现“项目支持库”的权限已正式开通。她点进去,第一眼就看到自己上传的Sop文档,浏览量显示“17”,评论区有两条留言:
“这个核对机制我们组也能用。”——技术一部 张工
“建议纳入月度流程优化清单。”——王主管
她没截图,也没转发。只是关掉页面,合上电脑。
下班前,她把笔记本放进包里,钢笔放在最外层夹袋。走出大楼时,天边还残留着一点橙红。她没打车,步行穿过街角的小公园。石板路旁,几株蕨类从砖缝里钻出,叶片舒展,脉络清晰。
她停下看了几秒,掏出钢笔,在借书卡背面轻轻描了一笔。这一次,叶脉的走向被她连成一条双向箭头,中间写着两个字:“协作”。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晓的消息:“初稿框架我发你了,看看有没有漏的。”
她点开,附件里是一份结构清晰的策划案。在“流程设计”一栏,林晓写了一句:“参考洛倾颜提出的双人核对机制,拟设交叉验证节点。”
她回复:“可以,但要注明试点范围。”
发送成功后,包里的钢笔水晶微微闪了一下。她没去查,也没拿出来。只是把手机塞回口袋,抬脚继续往前走。
风从身后吹来,翻动包口的一角,露出笔记本边缘。那页写着“周五前出初稿”的纸,已被她用笔轻轻圈了个勾。
http://www.paoshu5.cc/book/23599/7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