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崇义夫人怒杀旁企地 郑元璹、任镶大败朱粲、王世充显国威
推荐阅读:
影视综清穿从夏冬春开始
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
全民求生:我那神奇的运气
崩铁:列车组都是我备餐
火影:用仙侠画风给忍界一点震撼
嘿嘿!我的冰山
秋光偷渡韶华
快穿:你管自己叫贱攻?!
为何要忍,我是周卫国
心有不甘,疯批反派全员重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唐朝皇帝李渊刚刚巡幸周氏陂,尚未回归长安城便接到紧急奏章,称被监视居住长安城的羌族首领旁企地纠集族人叛逃长安。羌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区。羌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在殷商时期,羌族被称为“鬼方”,是一个特别难打的地方。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也频繁有关于“羌”的记载。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羌族与各个朝代都有着复杂的关系。商朝时期,羌被打服,向商朝称臣纳贡。西汉时与汉朝廷时战时和,最后接受朝廷管辖。东汉以后,羌人势力变强,于西晋时期,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政权。
唐初羌族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黑水流域及其西北地区,尤其是今天的阿坝州茂县一带。茂州都督府是唐朝在羌族地区设置的重要行政机构,管辖多个羌族羁縻州。唐朝时期羌族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牧羊业特别兴旺。部分羌族部落在与秦国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生产的萌芽。羌族的文化和习俗在唐初依然保留了较多的原始特征,如“所居无常,依随水草”的游牧生活方式。羌族的首领在部落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常常被视为部落的象征和领袖。
旁企地(又称旁企地罗)原为西北地区羌族首领,薛举割据金城时,收降之,旁企地随薛举父子四处征战。不久前,李世民击败西秦薛仁杲后,旁企地见大势已去,选择投降唐朝。唐朝为稳定西北局势,将其留居长安,实为监视居住。既是对其投降的安抚,也是为了防止其再次叛乱。旁企地虽然降唐,但内心并不高兴,一直在寻机逃脱唐朝朝廷的控制。
武德元年(618年)冬十二月,长安城寒风凛冽,雪花纷飞。旁企地站在府宅的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太极宫,心中却满是愤懑与不甘。这位昔日的羌族首领,曾是薛举麾下骁勇善战的将领,如今却成了唐朝的降将,被软禁在这繁华都城的一隅。
“长安虽好,却非吾乡,”旁企地低声自语到,其拳头紧握,俺在揣摩:“薛公已逝,仁杲被擒,我岂能甘为阶下囚?”他的目光扫过案几上的唐朝诏书,上面写着“赐宅长安,厚待有功”,但他心中明白,这不过是唐朝笼络人心的手段。真正的权力与自由,早已离他远去。
旁企地的叛逃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周密谋划。他暗中联络旧部,得知仍有数千羌族战士隐匿在南山一带,伺机而动。
一名心腹随从低声劝道,“将军,长安非久留之地,唐朝皇帝出巡未归,正是逃出长安的好时机。若成功逃离,南山险峻,汉川富庶,您可占据此地,可再图大业。”
旁企地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今夜便走,绝不留恋!”
是夜,长安城大雪纷飞,街道上空无一人。旁企地贿赂守城小将,率数十名亲信悄然出城,直奔南山。到达南山后,纠集部众数千人反叛唐朝,直奔汉川。他们穿过密林,翻越山岭,沿途抢夺粮草马匹,甚至掳掠了一名民女王氏随行。王氏年方十七,本是南山下一户农家的女儿。她被旁企地强行带走,心中既恐惧又愤恨,却不敢表露,只能默默跟随。
逃亡数日后,旁企地一行抵达汉川边界。此时,他已疲惫不堪,加之连日饮酒解闷,神志渐昏。一日傍晚,他命人在郊外扎营,与亲信痛饮至深夜。
“薛公在天有灵,必助我重振旗鼓!”旁企地举杯狂笑,随后醉倒在地,不省人事。夜深,众族人散去。王氏见状,心中激愤,她悄悄靠近醉卧不起的旁企地,拔出他腰间的佩刀,毫不犹豫地刺入他的胸膛。旁企地闷哼一声,当场毙命。随后,她割下旁企地的首级,连夜送往梁州官府。次日清晨,叛军群龙无首,顿时大乱。唐朝军队趁机进剿,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
消息传至长安,唐高祖李渊对王氏的义举大加赞赏,特下诏赐予她“崇义夫人”的称号。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民间女子的胆识与智慧,也成为唐初平定叛乱过程中的一段佳话。
前文我们讲过,长安城两个月前接到军情急报,称朱粲在斩杀马元规、吕子臧后,率军侵犯淅州(今河南省淅川县),所过之处,滥杀无辜,尸横遍野。唐高祖李渊震怒,立即下令郑元璹率军讨伐。
到了十二月二十一日,唐朝太常卿郑元璹率领一万名精锐步骑,悄然进驻商州城(今商洛市)。商州位于淅州西北方向,两地相距约160公里,此时,朱粲的军队已率其贼众流窜至商州城外。
商州城外寒风凛冽,山野间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城楼上,郑元璹凝视着远处朱粲的军营,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朱粲,这个被称为“杀人魔”的枭雄,早已恶名昭彰。他不仅残暴嗜杀,甚至以人肉为食,百姓闻其名无不胆寒。郑元璹握紧拳头,心中暗想:“此贼不除,天下难安!”
谷州的治所在新安县(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新安县地处谷水(今涧河)流域,是唐代洛阳西部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根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谷州下辖的县有谷州治所新安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渑池县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福昌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西部。永宁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长水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西南。
谷州(新安县)地处洛阳西部,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王世充为打通西进之路,冬十二月率军大举进攻谷州。
面对王世充的来犯,任镶深知责任重大,谷州若失,关中门户洞开,会对唐朝构成极大威胁,于是决心死守。
王世充大军抵达谷州城下,列阵如云,旌旗蔽日。他命士兵在城外高喊:“任镶速降,免你一死!”
然而,任镶立于城头,冷笑道:“王世充,逆贼也!吾受唐主厚恩,岂能降你?”
王世充大怒,下令攻城。隋军以云梯、冲车为先锋,弓箭手压阵,向谷州城发起猛攻。城下箭如雨下,城上守军则以滚木礌石还击,战况异常激烈。
任镶亲自督战,命士兵以火油浇灌云梯,焚烧隋军攻城器械。他又命精锐弓弩手埋伏于城垛之后,专射隋军将领。隋军数次登城,皆被击退,死伤惨重。
战至第三日,王世充见强攻不下,改用围困战术,企图断绝谷州粮道。任镶识破其计,命城中百姓夜间以绳索垂下城墙,偷袭隋军粮队,烧毁其粮草。
任镶见隋军士气渐衰,决定主动出击。他挑选精兵千人,趁夜出城,突袭郑军大营。郑军猝不及防,营中大乱。任镶亲率骑兵冲杀,直取王世充中军。
王世充见势不妙,仓皇撤退。隋军溃不成军,丢盔弃甲,逃回洛阳。此战,任镶以少胜多,斩杀隋军数千,缴获器械粮草无数。
此战,任镶善于用兵,既能坚守城池,又能主动出击,偷袭隋军粮队,使其后勤补给中断,军心涣散。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才能。王世充则低估了任镶的决心与谷州的防御能力,盲目强攻,导致损失惨重。
谷州之战是唐初统一战争中的一场经典战役。任镶以智勇双全的指挥,击退了王世充的三万大军,为唐朝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千载之下,这段历史仍令人感慨不已。任镶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唐初名将的典范。
王世充隋朝残余力量侵犯谷州失利导致其军队损失惨重,严重削弱了东都洛阳的军事实力。这使得他在后续与唐朝的对抗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此次战败对王世充军队的士气也造成了打击,部分将领和士兵可能对王世充的领导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出现叛逃或投降唐朝的情况。此次失利使王世充在战略上陷入被动,难以再主动出击,只能采取守势,进一步压缩了他的生存空间。
谷州之战的胜利巩固了唐朝在河南地区的防线,确保了关中与中原地区的联系畅通,为唐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唐朝在谷州之战中展现出的军事实力和组织能力,增强了其他割据势力对唐朝的敬畏,为后续招降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不久之后,李世民发动对洛阳的总攻奠定了基础。
谷州之战的军情战报传回长安,唐朝朝廷非常高兴,下令赏赐任镶等有功将士。
喜欢大唐凌烟志
http://www.paoshu5.cc/book/23660/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