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楷模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周文琪接过袋子,打开一看,是一条颜色鲜艳的丝巾。

  她把丝巾拿出来,轻轻展开,颜色是她喜欢的橘红色。

  她试着围了一下,对着镜子照了照。

  “我很喜欢,正缺这么一条呢!”

  一句话说得陆黎辰咧嘴笑了。

  他点点头,低声说了句“那就好”。

  整个人放松下来,去厨房倒水喝。

  两人对视一眼,没多说什么。

  可那种暖融融的感觉早已在心里漾开。

  不需要太多言语,彼此都明白对方的心意。

  晚饭时,他们聊了厂里的新项目,也说了些琐碎家常。

  气氛安静而自然。

  日子虽然简单,没有豪车豪宅。

  可周文琪觉得,这样的生活才叫真实,才叫安心。

  每天醒来有人问冷暖,出门有人等归家,小事有人分担,难事有人共扛。

  她开始习惯这里的节奏,也珍惜眼前的安稳。

  回想上辈子,她只看中林建国长得帅,又听说他是名校毕业,就以为找到了依靠。

  那时她急于摆脱原生家庭的压力。

  一心想要嫁入所谓的好人家。

  为了面子,为了别人的评价。

  她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全心投入婚姻。

  那时候她傻,觉得没有钱的爱情不长久,婚姻就得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可现在她明白了。

  真正的幸福,是两个人一起努力,互相支撑,共同成长。

  林建国?

  表面光鲜,其实自私又虚伪,说白了就是个绣花枕头。

  他对家庭从不真正负责,凡事只考虑自己利益,遇到困难就退缩。

  他嘴上说着为她好,实际上从未替她分担过生活的压力。

  他的承诺如同空谈,从未落实在行动上。

  比起陆黎辰这份踏实肯干、愿意听建议、敢尝试的担当。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年有多糊涂,简直拿石头当宝玉。

  陆黎辰遇到问题会主动沟通,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在厂里推行新制度时,先开大会解释方案,再让员工提出反馈,最终调整执行细节。

  他不怕犯错,更不怕承担责任,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

  在周文琪出主意、陆黎辰全力执行的合作下。

  钢厂一个季度赚的钱,比过去三四年加起来还多。

  他们重新制定了成本核算流程,削减了不必要的开支。

  同时,优化了原料采购渠道,避免中间商抬高价格。

  生产线也进行了技术升级,淘汰了老旧设备,提高了效率。

  销售方面开拓了新的客户群体,不再依赖单一订单。

  一个地处北城小乡镇的钢厂,产量和利润竟追上了不少省属大型国企!

  订单量逐月增长,工人加班成了常态。

  运输车辆每天排队进出厂区,装满钢坯运往全国各地。

  周边的配套产业也被带动起来。

  物流、机械维修、包装材料等行业都因此受益。

  小镇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商铺增加了,人流量也大了。

  形势一片大好,陆黎辰这名厂长自然也成了名人。

  走到哪儿都有人打招呼,语气里满是敬佩。

  街坊邻居见了他都会停下脚步寒暄几句。

  镇上的餐馆老板主动给他免单,说是感谢他让本地经济活了起来。

  孩子们在学校听老师讲起陆厂长的故事,回家后还会跟父母提起。

  他的名字甚至出现在县广播站的播报里。

  他被市里点名表扬,还成了会议上重点宣传的榜样,成了人人称道的好厂长、好领导!

  市政府领导亲自前来考察,参观了整个生产流程。

  在座谈会上,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点名表扬陆黎辰。

  会议纪要中专门用一段文字记录了钢厂的改革成效,并建议其他企业学习借鉴。

  一个小村子突然冒出个能跟国营大厂比肩的钢铁厂。

  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话题,各地记者纷纷跑来采访。

  他们提前几天就联系厂办,希望能拿到独家采访机会。

  有人想拍纪录片,有人要写长篇报道。

  还有电视台带着摄像机直接进了车间取景。

  狭小的办公室挤满了人。

  记者们举着话筒,你推我搡,都想抢到第一手消息。

  椅子早就坐满了,后面的人只能站着。

  现场嘈杂,提问声此起彼伏,助理几次想维持秩序都没成功。

  “陆厂长,您作为钢厂的一把手,管理得井井有条,厂子每年赚的钱都在涨,真了不起!”

  “是啊陆厂长,您是怎么想到改革管理方式,还大批引进外国先进设备的?这可是大手笔啊!”

  “陆厂长,您这么有远见,会不会以后不甘心待在这个小地方,想往更高位置走?”

  面对接连不断的提问,陆黎辰轻轻抿了抿嘴,双手交叉放在腿上,稳稳地坐在椅子上。

  会议室里的灯光打在他脸上,映出清晰的轮廓。

  “说实话,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我媳妇有眼光,能干又踏实。”

  一提到周文琪,陆黎辰眼神明显柔和下来。

  那张平时冷冰冰的脸上,竟然浮出一丝笑意。

  周围的记者注意到这一细微变化,纷纷交换眼神。

  “厂子里的改革,管理模式的调整,都是我听了她的主意才做的。”

  他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

  反而明确指出这些决策的来源。

  “可以说,钢厂今天的变化,全靠她。”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连翻动纸张的声音都停了下来。

  “我这个厂长能有今天,离不开她。她不只是帮我撑起事业的人,更是照亮我生活的那道光。”

  他没有看记者,而是微微侧头。

  “以前的日子灰蒙蒙的,是她来了以后,我才觉得日子有了色彩。”

  陆黎辰嘴角微微上扬,说出这番话时,语气格外认真。

  周围的记者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记录的速度。

  这一番话听得记者们面面相觑、

  谁也没想到这位铁面厂长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深情告白。

  大家对他口中的妻子,也越发好奇起来。

  原本预设的提问方向被彻底打乱。

  大家更想知道这位神秘妻子究竟是谁,又做了什么,才能让陆黎辰如此念念不忘。

  采访结束,陆黎辰作为先进代表,被拍了不少照片,事迹还登上了报纸头版。

  摄影记者们围着他拍摄了多组镜头,有正襟危坐的,也有起身离开时的侧影。

  报纸编辑连夜排版,将他的发言摘要放在显眼位置,配图是他在会场上讲话的样子。

  更让他高兴的是,工资直接翻倍,还收到了上级的特别嘉奖。

  人事科的通知来得很快,文件盖着红章,送到他办公室时还带着油墨味。

  奖金数额明确列在附件中。

  嘉奖令上写着“表现突出,堪为楷模”八个字。
  http://www.paoshu5.cc/book/23846/1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