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穿成清代小咸鱼 >第253章 新对手上线:礼部尚书的 “礼法炮弹”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3章 新对手上线:礼部尚书的 “礼法炮弹”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辣椒基地的骚动像被泼了盆辣椒油,瞬间炸得人仰马翻。太后头上的凤钗在阳光下闪着光,比最红的朝天椒还扎眼。闹事的 “农户” 们僵在原地,锄头举在半空忘了落,其中穿蓝布衫的假老农腿一软,“哐当” 一声跪在地上,露出的袖口面粉蹭了满裤腿。

  “都愣着干嘛?” 苏晓晓反应最快,一把将太后往身后拉,自己叉着腰挡在前面,活像棵扎了根的辣椒苗,“见过太后娘娘还不磕头?想让顺天府来给你们上堂‘礼法课’?”

  农户们这才回过神,“噗通噗通” 跪了一地,连带着刚才举锄头的假老农都抖得像筛糠。太后整了整衣襟,捡起地上的蓝布帕子重新包好头,只是珠钗没敢再藏,明晃晃地别在帕子外,语气却带着点嗔怪:“翠妃,你这丫头,差点让哀家的老骨头散了架。”

  苏晓晓嘿嘿一笑:“太后您这‘微服私访’比戏文还精彩,下次可得提前说,我好给您准备个辣椒味的披风。”

  这场闹剧最终以假老农被侍卫拖走收尾。回紫禁城的马车上,太后捏着颗苏晓晓塞的辣条,突然问:“你觉得,这背后是谁在捣鬼?”

  “除了那位礼部尚书,还能有谁?” 苏晓晓剥开辣条的油纸,辣香飘了满车,“他老人家天天把‘祖宗礼法’挂在嘴边,见不得半点新鲜事,更别说我这辣椒税动了他的‘礼法蛋糕’。”

  太后没接话,只是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宫墙,眼神深了深 —— 她比谁都清楚,礼部尚书那张嘴,能把白的说成黑的,这次被他抓住太后 “私访” 的由头,怕是少不了一场风波。

  果然,第二天早朝的太和殿,气氛比御膳房的麻辣锅底还呛。礼部尚书捧着本比砖头还厚的《大清会典》,站在殿中央,活像尊刚从祠堂里请出来的石像,声音洪亮得能震落梁上的灰尘:

  “陛下!臣有本要奏!翠妃苏晓晓,罔顾祖宗礼法,私设‘辣椒税’,扰乱国库秩序;更胆大包天,引诱太后娘娘‘微服私访’,失了皇家体面!此等行为,若不严惩,何以正纲纪?何以安朝野?”

  他把《大清会典》往案上一拍,书页哗哗作响,仿佛在为他的话助威:“臣查遍典章,从未有过‘辣椒征税’之例!此税一开,便是开了‘乱税’之先河,日后若有人效仿,连葱姜蒜、柴米油盐都要征税,国本何在?”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连平时最跳脱的户部侍郎都低着头,显然被这 “礼法炮弹” 炸懵了。苏晓晓站在殿角,看着礼部尚书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差点笑出声 —— 这人怕是忘了,去年他还奏请给御花园的奇石 “定级征税”,说能 “彰显皇家威仪”。

  “翠妃,你有何话说?” 皇帝敲了敲龙椅扶手,眼底藏着笑意,显然想看她怎么接招。

  苏晓晓往前迈了一步,绿裙摆在金砖上扫出轻响,声音清亮得像泼了冰水:“回陛下,礼部尚书怕是把《大清会典》看反了。典章里写着‘取民有度,用之有节’,没写‘辣椒不许征税’啊?”

  她从袖袋里掏出小禄子连夜画的 “辣椒税收益图”,上面用辣椒籽粘出个歪歪扭扭的上升曲线:“再说了,这税不是乱征,是‘取之于辣,用之于辣’。上个月收的五两税,全给御膳房换了新辣椒苗,还给扫御花园的小太监发了‘辣椒补贴’—— 他们现在扫落叶都比以前快三成,这难道不是利国利民?”

  礼部尚书气得山羊胡发抖:“强词夺理!太监宫女本就该尽职,岂能靠‘补贴’驱使?这是败坏风气!”

  “那尚书大人领俸禄算不算败坏风气?” 苏晓晓挑眉,“您每月领的俸禄,够买三百斤辣椒,按税律也该交三十斤,要不要现在折算成辣条?”

  满朝文武憋笑憋得肩膀直抖,连皇帝都没忍住,“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礼部尚书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指着苏晓晓说不出话,半晌才憋出句:“你、你这是对朝廷大员的侮辱!按礼法,当罚俸一年!”

  “礼法可没说‘不许给尚书算辣椒税’。” 苏晓晓笑眯眯地补充,“再说了,臣这是在帮您践行‘清廉’二字 —— 少吃点辣椒,省得上火。”

  太后坐在屏风后,听着外面的交锋,嘴角噙着笑。张嬷嬷凑过来小声说:“娘娘,这翠妃的嘴比蜜饯还甜,把礼部尚书堵得没话说。”

  “她不是嘴甜,是心里亮堂。” 太后捻着佛珠,“知道用实理怼虚礼,比那些只会磕头的强多了。”

  可礼部尚书显然没打算善罢甘休。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更狠的 “炮弹”:“陛下!翠妃不仅乱征税,还教唆太后娘娘‘微服私访’,身着贱籍服饰,与农夫为伍,这是对皇家尊严的践踏!按《大明集礼》,当……”

  “当什么当?” 太后的声音突然从屏风后传来,吓得礼部尚书 “当” 地一声把《大清会典》掉在了地上,“哀家自己要去的,怎么?还要治哀家的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礼部尚书 “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额头磕得金砖邦邦响:“臣不敢!臣只是…… 只是心疼太后娘娘,怕您受了委屈。”

  “哀家没受委屈,反倒觉得痛快。” 太后缓缓走出屏风,珠钗上的流苏晃得人眼花,“哀家见了辣椒地里的农户,才知道一粒辣椒从种到收多不容易;尝了碎玉轩的大锅饭,才明白宫女太监们干活多辛苦。这些,怕是比你那本《大清会典》教你的还实在。”

  她走到苏晓晓身边,拍了拍她的手:“这辣椒税,哀家瞧着可行。至于礼法……” 太后瞥了眼地上的《大清会典》,“祖宗定下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不能让规矩把人憋死,你说是不是,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趴在地上,脊梁骨直冒冷汗,连说 “娘娘圣明”,声音抖得像被风吹的树叶。

  早朝散后,苏晓晓刚走出太和殿,就被礼部尚书拦住了。他脸上没了朝堂上的厉色,却多了几分阴沉沉的算计:“翠妃娘娘好本事,连太后都能说动。只是娘娘别忘了,礼法这东西,就像辣椒地里的石头,看着不起眼,硌着脚才知道疼。”

  “尚书大人提醒得是。” 苏晓晓笑得像只偷了鸡的狐狸,“不过我这人记性不好,就喜欢把石头捡出来,扔去填茅坑 —— 废物利用,也算对得起祖宗。”

  看着礼部尚书气冲冲离去的背影,春喜凑过来说:“娘娘,他肯定没安好心。刚才我看见他的小厮鬼鬼祟祟地往御膳房去了,手里还拿着张纸,像是…… 像是菜谱?”

  “菜谱?” 苏晓晓的眉头拧了起来。礼部尚书一个整天捧着古书的老顽固,怎么会关心菜谱?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她转头看向御膳房的方向,炊烟正袅袅升起,隐约能闻到火锅底料的香味。王师傅昨天还说要给她做新研发的 “鸳鸯锅”,一半麻辣一半清汤,难道……

  “小禄子,” 苏晓晓突然拽住刚要去给 “情报鸡” 喂食的小太监,“去御膳房看看,王师傅今天做了什么菜,特别是给礼部尚书送去的那份,盯紧了。”

  小禄子眨眨眼:“娘娘,要不要让‘情报鸡’也去?它们最近新学了啄窗户纸,能偷听……”

  “别让鸡去添乱。” 苏晓晓敲了敲他的脑袋,“你去就行,记住,别让人发现,回来报告时用辣椒籽打暗号 —— 一颗籽代表没事,两颗籽代表有问题,三颗籽……”

  “代表要出大事!” 小禄子抢答,揣着苏晓晓给的辣条当 “通行证”,一溜烟跑了。

  碎玉轩的辣椒架下,苏晓晓蹲在 “情报鸡” 的窝前,看着芦花鸡悠闲地啄着小米。她知道,礼部尚书的 “礼法炮弹” 只是开始,那老头最擅长的就是用看似无关的小事做文章,比如借菜谱挑错,再上升到 “失仪”“不敬” 的高度,比直接弹劾阴损多了。

  果然,傍晚时分,小禄子连滚带爬地跑回来,手里攥着三颗辣椒籽,脸白得像张纸:“娘娘!不好了!礼部尚书让王师傅给他做‘八宝鸡’,还特意交代要放‘三十年的陈皮’,可宫里哪有那么久的陈皮?王师傅说…… 说他好像是想借‘食材不合规矩’参您一本,说您管着御膳房却‘失职’!”

  苏晓晓捏着那三颗辣椒籽,指尖被硌得生疼。八宝鸡用三十年陈皮?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礼部尚书这是绕着弯子来的,想用 “御膳房失职” 把辣椒税的账算到她头上,既符合 “礼法”,又挑不出错处,比直接骂战阴狠多了。

  “看来,” 苏晓晓把辣椒籽扔进鸡窝,芦花鸡啄了两下,疑惑地歪起头,“这位新对手,比八王爷那草包难对付多了。”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他想用礼法当炮弹?那我就给他来个‘以辣攻礼’—— 让他尝尝,什么叫真正的‘辣手摧花’。”

  夜色渐深,御膳房的灯还亮着。王师傅正对着只肥鸡发愁,手里拿着块五年的陈皮,不知道该怎么应付礼部尚书的刁难。而礼部尚书的府里,烛火下,他正对着《大清会典》的某一页冷笑,上面写着 “御膳失仪,主官当罚”—— 显然,这颗 “礼法炮弹”,他早就备好了。

  碎玉轩的辣椒在月光下泛着红光,像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场即将到来的较量。苏晓晓知道,礼部尚书的第一颗炮弹已经上膛,而她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成清代小咸鱼
  http://www.paoshu5.cc/book/24067/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