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穿成清代小咸鱼 >第285章 皇帝的摇摆:在礼法与火锅间反复横跳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85章 皇帝的摇摆:在礼法与火锅间反复横跳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养心殿的檀香炉里,三股青烟缠缠绕绕,活像被揉乱的辣条。皇帝捏着两本账册,左手是礼部尚书呈上的《请废辣椒税疏》,字字句句都沾着 “祖宗礼法” 的墨香;右手是苏晓晓递来的《辣椒税利民账》,红笔标注的 “边防用银三百两”“太医院添药五十味” 刺得人眼睛发疼。

  “李德全,” 皇帝把账册往案上一摔,龙涎香的烟气被震得四散,“你说朕该信哪个?一个说辣椒税‘败坏风气,有违祖制’,一个说‘利国利民,功在千秋’,朕的脑袋都快被他们吵炸了!”

  李德全(临时顶替的新总管,原总管已被收押)捧着盏冰镇酸梅汤,腰弯得像根晒蔫的葱:“陛下息怒,依老奴看,不如…… 不如先尝尝御膳房新做的‘鸳鸯火锅’?清汤那边放了枸杞当归,合着‘礼法’的温补;红油那边加了魔鬼辣,应着‘改革’的痛快,陛下尝尝哪口合心意。”

  皇帝被这话逗乐了,嘴角绷着的褶子松了松:“你这老东西,就知道用吃的堵朕的嘴。传膳!朕倒要看看,这火锅能不能替朕拿主意。”

  鸳鸯火锅端上来时,朝堂上的争论声仿佛顺着殿门缝钻了进来。左边,礼部侍郎正跪在丹墀下哭嚎:“陛下若不废辣椒税,臣就撞死在这太和殿前!” 右边,户部尚书举着算盘高喊:“本月辣椒税银够修三条河!废不得啊陛下!”

  皇帝夹起片毛肚,在清汤里涮了涮,慢悠悠地嚼着:“你看这清汤,讲究个‘君臣有序’,食材下锅得按规矩来,多一分火候都不行,像极了礼部那帮老顽固。”

  苏晓晓坐在旁边,往红油锅里扔了把干辣椒,辣汤 “咕嘟” 冒泡:“那这红油就是改革派了?不管什么食材,扔进去煮煮都香辣过瘾,管他什么规矩,好吃管用就行。”

  皇帝没接话,又夹起片黄喉扔进红油锅,烫得卷了边,塞进嘴里直吸气:“够劲!但……” 他指着清汤里的枸杞,“这温补的东西,也不能少啊。总吃辣,会上火的。”

  这话像颗辣椒籽掉进热油里,炸得殿内气氛瞬间微妙。李德全赶紧打圆场:“陛下说得是!这治国就像吃火锅,得有清有辣,阴阳调和才行。”

  可调和哪有那么容易?下午的朝会上,皇帝刚说 “辣椒税暂不废除,先减三成”,礼部侍郎当场就撞了柱子(幸好柱子是软包的,只蹭破点皮);转头说 “那恢复原额,但加条‘官员不得私贩辣椒’”,户部尚书又哭着说 “三成税银刚拨给灾区,恢复原额百姓会骂朝廷反复无常”。

  “朕太难了!” 皇帝退朝后躲进御膳房,对着一锅麻辣烫猛灌酸梅汤,绿釉碗沿沾着红油,活像个被难题逼疯的书生,“这辣椒税到底是好是坏?怎么有人捧上天,有人踩下地?”

  王师傅正往锅里撒辣椒面,闻言嘿嘿一笑:“陛下,好不好吃,尝尝就知道;税好不好,看看百姓兜里有没有银子就知道。前儿个东直门的张屠户,用卖辣椒的钱给儿子娶了媳妇,逢人就说‘托翠妃娘娘的福’呢!”

  “可礼部说,那是‘奸商逐利,败坏民风’。” 皇帝皱着眉,夹起块被红油裹住的豆腐,“他们还说,昨儿个有个秀才为了抢辣条,跟小贩打了一架,成何体统!”

  “那是秀才自己没出息!” 苏晓晓不知何时钻了进来,手里还提着芦花鸡,鸡脖子上的双金牌叮铃响,“总不能因为有人用刀杀人,就把所有刀都禁了吧?礼部尚书去年还为了抢贡茶,跟内务府的人吵到太后跟前呢,怎么没人说他‘败坏民风’?”

  皇帝被噎得说不出话,闷头喝了口酸梅汤,突然指着窗外:“你看那棵老槐树,左边枝桠长得直,像礼法;右边枝桠歪歪扭扭,却结满了槐米,像这辣椒税。你说朕该锯掉哪边?”

  苏晓晓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老槐树上,芦花鸡正蹲在歪枝桠上啄槐米,铜铃闪着光:“陛下,锯了直枝,树就不挺拔了;砍了歪枝,就少了半树收成。不如让它们长着,风来了各有各的弯法,雨来了各有各的挡法,反倒长得更结实。”

  这话让皇帝愣了半天。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先帝让他在 “开海禁” 和 “守旧制” 间选一个,当时他选了后者,结果东南沿海倭寇泛滥,每年军费耗掉国库三成。难道这次,又要犯同样的错?

  “传朕旨意,” 皇帝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辣椒税照旧,但增派御史巡查,严禁官员中饱私囊;另外,让礼部牵头,编一本《辣椒礼法》,规定什么场合能吃辣,什么场合得忌口 —— 既不能让改革伤了根基,也不能让礼法捆住手脚。”

  李德全刚要应声,就见太后宫里的张嬷嬷匆匆赶来,手里举着张纸条:“陛下!礼部尚书联合十七位言官,在慈宁宫外跪着了,说‘若陛下不废辣椒税,他们就集体辞官,让朝堂成了辣椒贩子的天下’!”

  慈宁宫的青石板上,果然跪着一片乌泱泱的官员。礼部尚书跪在最前面,怀里抱着本《大清会典》,额头磕得通红:“太后!您得为老臣做主啊!陛下被那妖女的辣椒迷了心窍,连祖宗家法都不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后坐在廊下,手里捏着颗晒干的朝天椒(年轻时偷种的老品种),慢悠悠地转着:“你们这群老东西,就知道拿‘辞官’吓唬人。二十年前先帝想修水利,你们也这么闹过;十年前朕想办女学,你们还是这套说辞。依哀家看,不如先尝尝这东西。”

  她让人端来盘辣条,往尚书面前一推:“尝尝?这是用你们说的‘妖物’做的,哀家尝着,比你们天天念的《会典》提神。”

  礼部尚书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把头扭向一边:“臣宁死不碰这等污秽之物!”

  “那哀家问你,” 太后把辣椒往他面前凑了凑,“去年冬天,你老家遭雪灾,是不是靠着辣椒税银买的粮食?你侄子在边防当差,是不是用着辣椒护手霜?吃着辣椒税的好处,骂着辣椒税的不是,这就是你们的‘礼法’?”

  尚书的嘴张了张,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憋出句:“那、那也不能让女子干政!翠妃她……”

  “她怎么了?” 苏晓晓抱着芦花鸡走进来,绿裙摆在青石板上扫过,带起一阵辣椒末,“她让百姓有饭吃,让士兵不受冻,比你们这群只会跪哭的强百倍!陛下刚定了规矩,辣椒税照收,礼法也得守,你们偏要逼着他二选一,安的什么心?”

  正吵着,皇帝带着人来了。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员,又看看气鼓鼓的太后和苏晓晓,突然叹了口气:“都起来吧。朕知道你们不是真心反对辣椒税,是怕这税坏了你们的‘铁饭碗’。这样吧 ——”

  他从袖袋里掏出两张纸,一张写着 “辣椒税监察司”,任命礼部侍郎为司长;一张写着 “礼法改良处”,让苏晓晓牵头,每月与礼部官员开一次 “火锅研讨会”,边吃边聊怎么让礼法跟上改革的步子。

  “这下满意了?” 皇帝把纸往地上一扔,“监察司盯着税银,别让改革变了味;改良处改改老规矩,别让礼法成了绊脚石。再敢跪着哭嚎,朕就罚你们去御膳房剥辣椒,剥到你们知道‘变通’二字怎么写!”

  官员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礼部尚书先站了起来,捡起地上的任命纸,脸一阵红一阵白:“臣…… 臣遵旨。”

  这场闹剧总算收场,可皇帝的摇摆并没有结束。当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会儿觉得苏晓晓的改革太冒进,得用礼法勒勒缰绳;一会儿又觉得礼部太顽固,该让辣椒税烧烧他们的傲气。

  凌晨时分,他悄悄溜到御膳房,见王师傅正往两个罐子里装底料,一个写着 “礼法清汤”,一个标着 “改革红油”。

  “陛下怎么还没睡?” 王师傅吓了一跳,赶紧跪下。

  皇帝摆摆手,看着两个罐子直乐:“把这两罐混在一起,会是什么味道?”

  王师傅试着调了调,清汤的醇厚混着红油的香辣,竟意外地顺口。皇帝舀了勺尝尝,突然拍着大腿:“有了!朕明日就下旨,设‘礼法改革局’,让礼部和改革派的人一起办公,就像这混锅底料,吵归吵,熬在一起才够味!”

  可他没料到,这道旨意刚拟好,就被芦花鸡叼走了。鸡把旨意扔在苏晓晓面前,还在 “礼法改革局” 几个字上啄了个洞,旁边放着片撕碎的衣角 —— 绣着个极小的 “八” 字,是八王爷府的标记。

  苏晓晓捏着带洞的旨意,突然明白:皇帝的摇摆,或许不只是因为礼法与改革的冲突。八王爷的人肯定在暗中煽风点火,一边挑唆礼部反对,一边给改革派使绊子,就盼着皇帝拿不定主意,他们好趁机作乱。

  天边泛起鱼肚白,养心殿的灯还亮着。皇帝对着那锅混底火锅发呆,手里的朱笔悬在圣旨上,迟迟落不下去。他不知道,自己笔尖悬着的,不只是辣椒税的存废,还有一场即将来临的、更大的风暴 —— 八王爷的余党,已经借着他的 “摇摆”,悄悄摸到了辣椒库的墙角。

  芦花鸡蹲在窗台上,双金牌在晨光里闪着光,突然对着宫墙外长鸣一声。苏晓晓望着远处的辣椒库方向,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这锅 “混底火锅”,还得加点更烈的料才能镇住场子。

  喜欢穿成清代小咸鱼
  http://www.paoshu5.cc/book/24067/2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