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小则网鱼,小舟哭脸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小树上山发现大胡子不在家。

  山脚空地也没人,小树猜测应当是去查看陷阱了。

  冬日不知道能不能抓到猎物呢。

  他自己拿钥匙开门进屋,屋里摆设还和往日一样,小树放下背篓,掏出里头的红薯堆放在灶口旁,做饭后可以闷两个吃。

  破屋子不大,地面打扫干净后无事可做,小树从墙面上取下他的小弓箭开始对着门口的树练习,累了休息,饿了自己进屋烧水蒸馒头。

  如此反复,他也不觉得孤单。

  小树在上山大多时候都是这么度过,冬天前大胡子也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在家的。

  蒸完馒头,就着有余热的炭火埋了红薯煨着,等人回来还可以说吃口热的,门外传来动静,小树蹲在温暖的灶口吃馒头,没有动,只喊到:“大胡子!有热馒头!还有烤红薯!”

  过了会儿听见熟悉的声音说:“吃完来尝尝这个。”

  李力慢慢剥开黏在糖上的布巾,举着两根糖葫芦在站在门口说道,他站在门口把光遮严实了,小树没看到是什么吃食,山上能有什么吃?

  门口的人往里走了两步,光线得以释放,等小树看清来人后,手里抓着馒头愣愣抬头,没有说话。

  李力也怪不自在,不过他年龄大可以先开口抢先机:“做什么这副表情,不认得了?糖葫芦拿不拿。”

  “拿......”

  “大胡子,你的胡子呢?”

  小树新奇得盯着人看,原来大胡子长这样啊,小树说不出来什么样,就很新鲜。

  “去镇上采买,顺道剃了。”

  小树这才发现他还背着满满当当的背篓,“大胡子,你为什么要刮胡子啊!”他都还没来得及说阿娘觉得他是个老头呢!他怎么就先刮了呢。

  那他还要不要喊阿娘去周舟哥家?

  真是的,早知道他就昨天来山上了,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小树捏着糖葫芦懊恼。

  李力把背篓卸下,让他老实吃东西:“哪里有这么多为什么,小孩子别问。”

  郁闷地吃完馒头,小孩儿忍不住又问:“两串糖葫芦呢,大胡子你要吃吗?”

  “不吃,你带回家。”

  *

  “小则,小则。”

  郑则在杂物间听到鬼鬼祟祟的喊声,立即停下动作,不确定地朝屋外疑惑重复:“什么?”

  周舟从门外伸进小脑袋,笑眯眯继续喊:“小则。快点小则。”

  自从那天从外祖家回来,周舟就开始学舅娘喊郑则“小则”,偷偷摸摸喊,在郑则想确定有没有听错时,他就立马改口大声喊“郑则”。

  好几次引得郑则怀疑自己的判断。

  哥哥不喊,相公不喊,竟然喊小则。

  今天倒是不再装了,郑则看他眉眼弯弯,探头探脑,脚上突然使力大步踩地面发出声响,作势要抓人,周舟啊啊大笑跑开。

  过了会儿又像只好奇的小鸟回到原地观察,再次出声:“小则,什么时候可以走?”

  郑则背对着他:“小舟,要再等等。”

  两人今天打算去河边抛网捕鱼,这会儿已经过了最冷的时候,部分河段的冰面已经碎裂,郑则想抓鲜鱼,打算抛网下河,过两天再去看看。

  过年这几天周舟过得好快乐,郑则不用外出收猪,他天天能和郑则待一块儿。

  一家人安逸休息,阿娘每日忙完家事就去村里找人闲聊,有时秋叔周婶子来家里闲聊;阿爹一如既往每日早上检查猪圈,铲猪粪,不过他在杨家受到刺激,回来后连着好几天都在猪圈干活。

  都是郑则夸赞崇明那句话惹的。

  周舟说已经很干净了,比崇明打扫的还干净,他可没夸大啊,两只猪崽一只母猪隔开养,阿爹两个猪窝轮着打扫,响水村绝对没有第二家这么干净的猪圈。

  “阿爹,郑则都找不到渔网的。”半天了,特别慢。

  郑老爹终于从猪圈出来,绕到前院杂货房翻找两下扯出渔网,想想还是说:“从篱笆空地绕来前院找工具太麻烦了,今年看能不能在篱笆空地建一间杂物房,卸牛车也方便 。”

  郑则点头记在心里。

  周舟跑腿,花了三文钱去曹酒头家买点酒糟,拿回家混合了麦麸,还加了点指甲盖的猪油,捏成窝料,郑老爹在一旁闻着有股奇怪的香味,说:“真是下本了啊。”

  “窝料诱饵是直接丢到河里吗?”

  郑老爹:“丢下去就沉了。”

  郑则找出周舟之前在芦苇丛网鱼的鱼篓,在往上面系了绳子麻绳,“用这个装。”

  撒渔网郑老爹也去,郑则背上凿冰的工具,周舟出门前把护领和帽子都戴上了,三人整装待发。

  郑老爹带他们往流经村里的河段上游走,上游的冰应该脆薄了。

  位置比较远,路过村西后还要走好长路,郑老爹走着走着,指不远处的两亩田说:“瞧见了没,那就是咱家新买的地。”

  周舟:“是离家里有些远。”

  往后就要在这里养鱼了。

  从河段上游引水,水渠的水肯定清澈凉爽。被冷风吹红的鼻尖分明还冰凉,春天还没到,周舟就开始期待夏天了。

  “粥粥,走。”

  到了河段上游,远处的冰面已经有裂痕,父子俩走到河岸平坦的地方站好,举长竿沿周围使劲儿敲打冰面,冰层薄脆,很快裂开。

  碎裂的冰块随着河水来回晃动,岸边被水打湿,冰块往下游拱去。

  郑则留意观察,不停地用竹竿往河水探,在岸边找到一处较为隐秘的凹陷洄流区域,他打算就地下网,此处水流较为缓慢,河水温暖,窝料能放得住。

  往窝料鱼篓里丢块石头,用树枝封住口,最后往凹陷处放,水面立即晕开五彩斑斓的油花。

  压好绑在鱼篓上的麻绳,郑则回身喊:“粥粥——找几块有棱有角的碎石头来。”

  岸上乖乖蹲着等的人终于能帮上忙,立即起身四处找石头。

  “郑则,天冷鱼不出来怎么办?”周舟跑下来担忧地看向河面。

  郑老爹撑竹竿推开冰块,回道:“那就没鱼吃喽。”

  郑则笑着说:“别听阿爹的,有鱼吃,下网的地方暖和,这渔网不是抛出去就立马收回,要等的。”

  绑了石块的渔网沉入水中,收网绳子找地方绑好,三人上岸回家,临走前郑则回头看了一眼,暗暗希望运气好点,要网到鱼。

  郑则到家先换鞋袜,周舟听到孟辛在后院说话,回房前绕去看了一眼。

  两狗一人蹲着,豌豆和黑豆又在争一根棍子,并排咬,死犟的样子,谁也不愿意松开嘴,孟辛背对后门,正在给它们断案。

  “粥粥,回房来。”郑则让人坐下,帮他脱鞋查看,摸到脚底干燥温暖这才重新让他穿上。

  周舟心里还惦记一件事:“小则,元宵节还要给小九师傅送礼吗?”

  又喊小则,郑则瞥他,伸手要捏脸,周舟后仰躲开,大笑推开人,“你的手摸袜子都没洗!”

  小则不摸了,双臂箍住人张嘴就往周舟脸蛋咬,又亲亲他笑出来的小窝,这才心满意足在水盆洗手。

  “元宵不去,那日严堂头说了,新年去了就好。”上回送孟久去镇上酒楼前,他们已经带人和礼上门拜访。

  拜师日子和新年相隔不久,第一个新年得上门的,好在这位堂头是讲理的人,主动说元宵不必再来。

  不然三个月连着送,家里还真吃不消。

  周舟暗暗估算,随即羡慕地说:“那堂头岂不是很有钱?

  “领着酒楼月钱不说,逢年过节学徒这个送点、那个送点,他家一年到头都不用买吃食了......”

  郑则要日晒雨淋在外头辛苦跑,才能让家里过上吃肉的好日子呢。

  语气酸酸的,小圆脸皱皱的。

  郑则走到他身边坐下,点头赞同:“是有钱。”

  “他如今住大屋、酒楼上工,带学徒收礼,这些大家都能看到,看不到的是他当学徒时的艰辛,一样慢慢熬过来的。”

  郑则牵住夫郎,“想住镇上大屋?”

  周舟先摇头又点头,他都住过了,“我想让你住。”

  郑则都没有住过呢,他小时候的屋子没有青石板,娃儿轿没有木轮子,小小的郑则
  http://www.paoshu5.cc/book/24309/1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