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末日刀渊 >第26章 造化天经!议新政!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章 造化天经!议新政!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殿内檀香袅袅,时间仿佛凝滞。

  良久,龙椅上的杨盘终于缓缓开口。

  声音较之先前,多了一丝极细微、却足以被有心人捕捉的波澜。

  “白爱卿。”

  他目光落在白夜天双手奉上的那经文之。

  “此言……当真?”

  白夜天躬身更低,语调平稳如深潭。

  “臣,不敢欺君。”

  他双手稳稳托举着那承载着无上武学奥秘的经文,继续道:

  “此经真伪,陛下圣鉴,或请洪太师一观,便可分明。”

  侍立一旁的内侍无需示意,已碎步疾趋上前。

  双手近乎虔诚地接过经文,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地将其呈递至龙案之前。

  杨盘并未急于观看,反而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经书。

  片刻后,他才分出一缕凝练无比的神魂念头,缓缓探入其中。

  刹那间,杨盘周身那沉静如海的气息,竟是微微荡漾了一下。

  他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猛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慑人精光。

  那光芒如此炽盛,仿佛要将这上书房内的阴影尽数驱散。

  他抚掌,连道三声:

  “好!好!好!”

  声浪不高,却蕴含着沛然莫御的帝皇之气,震得殿内梁柱似乎都在嗡鸣。

  “果然是《现在如来经》总纲!煌煌正道,如日当空!”

  “白爱卿,你为朕,为大乾,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再次拿起经书,指尖几乎要嵌入其中。

  那爱不释手的模样,绝非作伪。

  这经文中蕴含的“现在如来”,把握当下的无上真意。

  对他冲击那玄之又玄的人仙之境,乃至后续通往更高层次的修炼。

  有着难以估量的指引之效。

  龙颜大悦之下,杨盘声音也朗阔了几分:

  “白爱卿,你献此重宝,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说吧,你想要何赏赐?金银田宅,神兵利器,但有所求,朕无有不允!”

  白夜天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声音清晰而恳切。

  “为陛下分忧,荡平奸邪,乃是锦衣卫之本分,臣不敢居功求赏。”

  “唯愿以臣之躯,为陛下监察天下,扫除阴霾,使玉宇澄清,四海宾服。”

  他这番话,语气铿锵,全然一副忠心为国、热血忠臣的模样。

  杨盘闻言,眼中满意之色更浓。

  他沉吟着,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下方,如铁塔般矗立的精忍和尚。

  又在白夜天的身影上停留片刻,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深邃。

  “爱卿忠心,日月可鉴,能力更是出众绝伦。”

  他缓缓开口,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不仅能寻回失传数百年的武道经典,更能……嗯,妥善招揽贤才,化干戈为玉帛,实乃栋梁之器。”

  他微微一顿,似在斟酌,随即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如此大功,若是不赏,岂非让天下忠臣志士寒心?”

  “即日起,擢升白夜天为正二品锦衣卫都指挥使!”

  “总领天下锦衣卫一切刑名、侦缉、监察事务,遇紧急事宜,有专断之权,可先斩后奏!”

  直接从从三品指挥使,连跨数级,跃升为正二品的都指挥使!

  这已不仅仅是品阶的提升,更是真正踏入了大乾王朝的核心权力阶层。

  成为了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巨头之一!

  “臣!”

  白夜天再次躬身,语气略带激动道:

  “谢主隆恩!”

  杨盘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精忍和尚,语气平淡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至于这位……精忍大师,既然已幡然醒悟,皈依朝廷。”

  “过往种种,无论佛道恩怨,还是宗门纠葛,朕金口玉言,概不追究。”

  “既已入锦衣卫,领千户职衔,便需恪尽职守,好生辅佐白爱卿,为朝廷效力吧。”

  精忍和尚魁梧的身躯微微一震,单掌竖于胸前。

  那习惯性的佛礼行了一半,又生生止住,改为抱拳,沉声道:

  “贫僧……卑职,遵旨!”

  声音洪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却也有一股决绝。

  杨盘满意地捋了捋颌下短须,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看向白夜天,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朕观你气息沉凝,根基雄厚,兼修武道,前途不可限量。”

  “朕这里,有《造化天经》武道篇一部,便赐予你参详。”

  “望你借此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早日登临武道绝巅。”

  说着,他袖袍看似随意地一拂。

  《造化天经》!

  此经一出,上书房内,连同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洪玄机在内。

  几乎所有重臣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这可是大乾皇室秘而不宣的根本功法,传说中直指造化本源的无上秘典。

  其神秘与威能,绝不逊色于大禅寺三经以及太上道的《太上丹经》!

  杨盘竟如此轻易地将其武道篇,赏赐给了一个并非杨姓的外臣?

  这一刻,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白夜天身上。

  那目光中的震惊、羡慕、难以置信,以及潜藏极深的嫉妒,几乎要化为实质。

  太子杨元的眼神更是剧烈闪烁,袖中的拳头不由自主地握紧。

  白夜天双手抬起,稳稳接住那枚飞来的令牌。

  指尖触及令牌的瞬间,他神魂之力微不可察地一扫。

  立刻便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如浩瀚星海般深邃广博的武道至理。

  他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与“受宠若惊”。

  深深躬身,语气带着“感激”:

  “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帘之下,那深邃的眸子里。

  却是一片冰封万载寒潭般的冷静与算计。

  献出《现在如来经》,本就是计划中换取绝对信任和更高权位的必要一步。

  关乎未来更大的棋局。

  而得到《造化天经》武道篇,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足以让他的武道底蕴再上层楼。

  这笔交易,无论如何,他都是稳赚不赔。

  感受到殿内微妙的气氛和那些灼人的目光,白夜天知道此时应当功成身退,过犹不及。

  他将令牌收起,拱手道:

  “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臣先行告退。”

  “且慢。”

  杨盘忽然再次开口。

  声音不高,却让白夜天即将转身的动作停了下来。

  皇帝的目光变得愈发幽深,如同两口古井,倒映着殿内的光影。

  也倒映着白夜天平静的面容。

  “白爱卿。”

  杨盘缓缓道,每个字都带着探究的意味。

  “你此番归来,朕观你神华内蕴,气血沉凝如铅汞,周身上下隐有圆融无瑕之意,与天地交感更为密切……莫非……”

  白夜天抬起头,坦然迎上杨盘那仿佛能洞彻人心的目光。

  脸上露出一抹温和而坦荡的笑容,如同云散月出,清辉自露。

  “承蒙陛下挂心。”

  他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微臣此番外出,偶有所得,侥幸多凝炼了几处窍穴。”

  “于武道之途……算是堪堪跨入了人仙之门径。”

  人仙之门径!

  这话语如同九天惊雷,再次毫无征兆地在这权力中枢炸响!

  凝炼窍穴?人仙之境?!

  如果说之前的赏赐和《造化天经》,带来的是震惊与嫉妒。

  那么此刻白夜天亲口承认踏入人仙之境,带来的就是一种近乎惊悚的骇然!

  就连一直如同雕塑般静立、气息如同山岳般不可动摇的洪玄机。

  也骤然抬眸,两道实质般的精光,如冷电般射向白夜天。

  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剖开,看个分明!

  杨盘深深地、深深地看了白夜天一眼,那目光复杂难明。

  有审视,有惊讶,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忌惮。

  他沉默了足足三息,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因这沉默而凝固。

  最终,他脸上缓缓绽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欣赏,有欣慰,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

  “好!好一个白夜天!”

  杨盘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

  “你总是能给朕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众臣,最终回到白夜天身上。

  “你既已踏入人仙之境,便是国之栋梁,武道宗师。”

  “又执掌锦衣卫,位高权重。那么……接下来要议的事,你也有了参议的资格。留下吧。”

  白夜天目光微动,快速扫过在场之人——太子、内阁大臣、六部尚书、洪玄机……

  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对这即将商议的“要事”已有了几分猜测。

  他面上不动声色,立即躬身应道:

  “臣,遵旨。”

  ...........

  玉京城的深秋,天高云淡。

  风中却已带着渗入骨髓的寒意。

  以及一股若有若无的、如同金铁摩擦般的肃杀气息。

  皇城巍峨,连绵的殿宇在清冷稀薄的日光下,投下大片大片的阴影。

  那些高耸的飞檐斗拱,如同巨兽的利齿。

  将天空切割成森严而规则的碎片。

  上书房内,鎏金兽首香炉依旧孜孜不倦地吐纳着,名贵的龙涎香。

  青烟笔直,试图抚平殿内过于凝滞的空气。

  然而,数个时辰过去,那弥漫在每一寸空间里的凝重与无形的僵持。

  非但没有化解,反而愈发沉厚,几乎令人窒息。

  大乾皇帝杨盘高踞于九龙金椅之上。

  明黄常服之下,身躯如岳峙渊渟,散发着无形的压迫感。

  十二旒白玉珠冕轻轻晃动。

  在其面容前投下晃动的阴影,让人难以看清他此刻的真实神色。

  唯有那双透过珠帘开阖的眸子,其中流转的紫色气韵愈发明显。

  每一次扫视过下方垂首肃立的臣子,都带来一股沉重的、令人心悸的威压。

  争议的焦点,只有一个——新政。

  其核心,便是从革新科举取士制度开始。

  打破千百年来世家门阀对仕宦之途的垄断,广纳寒门英才。

  进而,逐步推行那堪称石破天惊、足以撼动天下根基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之策。

  最终目的,乃是削弱地方豪强与宗门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实现皇权真正意义上统御四方、垂拱而治的上古圣皇气象。

  太师洪玄机立于百官之首,身姿挺拔如擎天之枪,面容冷毅如铁。

  他的声音不高,却沉浑有力。

  每一个字吐出,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砸在殿内每个人的心头。

  他引据经典,剖析时弊。

  阐述着新政的必要性与那宏大蓝图,言语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笃定与锐意进取的锋芒。

  他是皇帝意志最坚定的执行者,是这把名为“新政”的利剑最锋利无匹的刃。

  试图以一己之力,刺穿那盘根错节、绵延数百年的旧利益壁垒。

  然而,站在他对面的,是代表着天下世家、地方宗派力量的几位内阁元老与六部尚书。

  他们或老态龙钟,或儒雅雍容,或精明干练。

  平素或许各有立场,此刻却因触及根本利益,而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

  他们陈说历代变法之得失,言语温和恭谨,看似为国为民,实则寸步不让。

  字里行间,无外乎“祖宗成法不可轻变”、“恐伤士林之心,动摇国本”、“若强行推行,必致天下动荡,匪患丛生”。

  一方是手握乾坤、锐意开拓的皇权。

  一方是根基深厚、关系网遍布朝野的旧有利益集团。

  这不仅仅是理念之争,更是未来国运走向、权力重新分配的殊死搏斗。

  空气仿佛被压缩成了粘稠的液体,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数个时辰的争论,似乎并未让任何一方退让。

  反而让那无形的鸿沟,愈发深邃。
  http://www.paoshu5.cc/book/24990/7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