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绿欧澳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老张的绿邮袋磨出了毛边,肩带处缝了三道补丁,却总被他擦得发亮。每天清晨六点,他准会推着二八自行车出现在巷口,车筐里码着叠得整齐的报纸,邮袋里装着各家的信件,车铃“叮铃”一声,惊醒巷子里还没散的晨雾。

  这天他刚到巷尾的老宅院前,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探出个梳灰白发髻的老太太,手里攥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边角被摩挲得发皱。“张师傅,能帮我看看这信吗?”老太太声音发颤,“寄了三次,都被退回来了。”

  老张接过信封,收件人地址写着“梧桐巷 37号,林阿婆收”,落款是“城南养老院,赵秀兰”。他心里咯噔一下——梧桐巷三年前就拆了,37号早变成了绿化带,林阿婆的新住址,还是去年他帮着登记的。

  “阿姨,梧桐巷拆啦,”老张蹲下身,指着信封上的地址,“林阿婆现在住迎春小区,我帮您改改地址,保证送到。”老太太眼睛亮了亮,又忽然红了:“我和阿妹分开五十年了,当年她去南方做工,我留在这儿,后来断了联系,去年才从老邻居那儿知道她在养老院。”

  老张把信封放进邮袋最里层,那里垫着块蓝布,专门放这些“特殊信件”。他想起十年前,也是在这个老宅院,一位老爷子每天清晨都在门口等信,等他在台湾的儿子寄来的家书,直到临终前,终于收到一封迟到了三十年的信,信里夹着片干枯的凤凰花瓣。

  送完其他信件,老张特意绕到迎春小区。林阿婆住在一楼,窗台摆着盆茉莉,正开得热闹。听到敲门声,林阿婆颤巍巍地开门,看到老张手里的信封,手猛地捂住嘴。

  “赵秀兰寄来的?”她声音发紧。

  “是呢,”老张把信递过去,“她在养老院挺好的,信里说想约您下个月见面。”

  林阿婆拆开信封,里面掉出张照片,照片上的老太太梳着齐耳短发,坐在养老院的紫藤花架下,手里举着个写有“阿棠,等你”的纸牌。信里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密密麻麻:“阿棠,当年我走时没敢和你说,怕你留我。这些年我总梦见咱们小时候在梧桐巷摘槐花,你总把最大的那串给我。现在我腿脚不好,可还能走,想和你再去看看梧桐巷的老位置,哪怕只剩树呢。”

  林阿婆抹着眼泪,忽然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盒,里面装着叠旧信纸,最上面那张写着“致秀兰”,落款日期是五十年前。“当年我也写了信,没敢寄,怕她在南方有了新生活,打扰她。”

  老张看着这两叠跨越半世纪的信,忽然想起自己邮袋里的蓝布——那是他老伴生前缝的,说装信要软和些,别磨坏了字里行间的心意。他掏出笔,在林阿婆的回信上写下“迎春小区林阿棠收”,又特意在信封角落画了朵小茉莉:“我明天一早就寄,让赵阿姨早点收到。”

  走出小区时,夕阳正斜斜地照在老张的绿邮袋上,毛边的地方泛着暖光。他推着自行车,车铃“叮铃”响着,惊起枝头的麻雀,也像是在替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轻轻叩响时光的门。
  http://www.paoshu5.cc/book/25832/6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