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587章 时代狂飙,动乱开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87章 时代狂飙,动乱开局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三月十五日,李长河对情报机关出手,提高经费,砍掉蛀虫,打通特情署、军情署、锦衣卫、东厂、政事堂参谋处联通。

  五大情报机构之间第一次进行情报共享。

  目的:大力推进对大唐周边地区的情报侦查。

  四月,李长河参加全国工商业联席会议,开始对商业进行整顿。

  同时正式发布大唐高等学院扩招令,将在十六大高等学府基础上,预计花费三年时间,将高校数量扩编至一百所高等学府。

  即每个省级行政区至少一所。

  并且在原先每年每个学校一千人招生名额基础上,继续扩招,扩编到每年每校不高于五千人。

  将继续深化高等教育,创设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

  基层教育方面,要求在每个县级层面,实行3 2模式,即:必须建设至少三所小学,两所中学。

  同时,李长河为众李氏子弟老师,教习他们学习。

  五月,举办五一国庆庆典,天下共庆,再次展现大唐军力与实力。

  并与吐蕃,东北三国等各方展开会议,同时派遣农使巡各省,加强农业建设。

  六月,成立中央巡视组,对省级治理进行查验,要求各省一把手返回长安述职。

  李长河在六月初六留下千古诗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悼念亡妻,此情感动世人。

  七月,将原属于交通署旗下的铁路运营与建设分离出来,成立大唐皇家铁路局。

  并要求两年之内,将交通署的经济职能完全剥离,行政与经济分开。

  同时成立大唐经济开发署,负责审批大型矿业开采事宜,和大型经济项目。

  八月,按照大唐经济法,对十八家商社进行垄断调查,李长河亲自巡视税务署,与税务一把手深入交谈,同月将税务位阶提高到一级,成立大唐税务部。

  职责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税务部门人员招录以底层寒门人士为主,凡世家大族子弟需要历经三层审核,方能入职。

  同时正告所有行商人员,务必在年贞观十四年国庆节前将偷逃税款补齐,不然将严厉处置。

  九月,李长河与皇帝李世民一起巡视各地卫国军部所。

  九月二十五日,李世民立刻下令,进行全国军区指挥员防卫调换,原属于北部军区的调至南部,西部调至东部,一时间全国震动。

  十月,李长河和首宰房玄龄一起召开全国文化工作者会议,听取并记录相关讯息,并表示继续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会议中针对交流问题,要求官员之间,三年内必须考定普通话,不然一年降一级。

  十一月,举行大唐十年优秀劳动者表彰大会,将十年以来各行各业都优秀人才齐聚大唐长安,大力宣传。

  同月成立大唐文化与发展委员会,要求各个省级建设报业,及时发布朝廷政策。

  十一月十六日,山东有豪族纠结人马准备搞群体事件,被情报机构获知,直接以反恐谋反进行强力镇压。

  斩三百六十一人。

  十二月,大唐皇帝令发出,要求进行全国卫国军冬季训练,继续加强圣皇党对军队建设中的作用,做好表率。

  年底清查,各个部门开始上交本年度计划表。

  总之,重新回归大唐朝廷中央的李长河,众人都觉得有点不一样。

  不像以前那样的温良,多了一份锋芒毕露。

  还有,铁血。

  时间到了贞观十四年一月十五日,新一年的大朝会和工作总结。

  李长河上任临时宰辅一年,成绩斐然,让所有怀疑他的人都闭了嘴。

  首先便是详点贞观十三年的税收收入。

  达到了夸张的38.16亿,比贞观十二年多了整整16.56亿。

  由此可见,逃税之人有多少,还有就是税务部门内部有多少蛀虫。

  借着这次朝会,李长河对税收进一步优化。

  扩大税收范围,增加税种。

  将以前未曾详细管理的经商活动也纳入税收范围,详细名列税收栏目,确定好税收减免和增加税种的合理解释。

  有了贞观十三年的成绩,李长河接下来的行政手段更加激进。

  针对贞观十四年的财政预算会议,李长河认为贞观十四年的收入至少有五十亿,那么对应支出也为五十亿,要财政平衡,不能有钱不用。

  甚至不止如此,会议上,他将国家借贷规模史无前例的扩大化。

  提出了五年五百亿经济刺激计划。

  这一项计划直接把大唐朝廷高层官员吓懵了。

  九成五的人都不支持李长河,他们疯狂反对李长河这一项疯狂的经济支出。

  觉得这样的激进会让大唐如今的大好局面被拖垮,政局不稳。

  但李长河早已预料到庞大的反对声。

  他的应对方式很简单,他顺势拿出了土地财政计划。

  自从王守义事件后,全国土地买卖几乎归零,十三年的时间,大唐土地买卖每一年都在加码限制,到如今,已经被限制的死死的,不少人心里都不满。

  但因为大唐经济在狂飙,将这一矛盾掩盖了。

  如今到了使用松绑的时候了。

  李长河很清楚,十三年时间,从贞观元年开始的改革红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如今大唐的经济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滞胀期。

  如何突破?很简单,继续改革,开辟新路,或者工业革命。

  但如今这个时代的工业革命积累还不到位,人才和各项原因吧,在李长河预估中,想要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至少还需要积累十年。

  所以目前,李长河的药方就是土地财政规划。

  他详细将土地财政的好处讲出来,一下子让很多人都在思考。

  但即便这样,他们觉得五年五百亿,依旧还是觉得不行。

  于是继续讨论博弈。

  最后在李世民的斡旋下,五百亿下降到了三百亿。

  三百亿也超过了李长河预计,因为他最初的想法是二百亿。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故意往高的报,这样才有下降空间。

  而这三百亿,其中一百亿为工业产品补贴,刺激工业发展,为将来的工业革命做准备。

  一百五十亿为全国基础建设: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其中拿出五个亿作为对外探索费用,大航海的时代初步出现。

  剩余五十亿,农业、教育、医疗(人口增长)补贴。

  当规划出台,公示长安的时候,长安股票交易所,第二日全线暴涨。(自从皮元和在定襄成立了四海交易所,后来经济战成功后,皮元和在李长河支持下,在长安也建立了交易所)

  贞观十四年,财政收入继续飙升至71.23亿,同年大明宫工程开始建设。

  贞观十五年,改革深入,释放出更多红利,加上土地财政的开展有了显着成效,本年度财政收入93.26亿。

  本年,科学院将远距离电磁波通讯技术发明出来,电报通信交流出现,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更深一层。

  而后多年的科学院投入,开始有了惊人的产出。

  贞观十六年,继续卖地,持续经济刺激,财政收入达到106.89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贞观十七年,财政收入151.21亿。

  这一年年底,房玄龄退位首宰职位,李长河上位。

  李世民见房玄龄致仕,心中感慨,于是下令建设凌烟阁,首批二十四功臣第一次面世。

  同年李长河在国庆期间,再次推出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表示未来五年朝廷将拿出千亿投入经济建设。

  大唐全国沸腾,史无前例的经济狂飙开始了。

  为了使用这一千亿,各种大型工程和项目全部上马。

  尤其是铁路建设,在原先的基础上,开始勾连全国,将全国主要地区全部用铁路沟通起来。

  城市建设,道路、水利、矿业、工商业等等。

  大唐的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启,对外海上贸易提升到最高层次。

  而在李长河的指挥分配下,李世民的孩子有立志从政的,被隐姓埋名去基层历练。

  他们是:

  长孙皇后之子:李承乾,李承泰,李承治。

  韦珪之子:李承慎、李承如。

  杨妃之子(隋炀帝女):李承恪,李承愔。

  阴妃之子:李承佑。

  燕德妃之子:李承贞,李承嚣。

  韦尼子之子:李承景,李承和。

  小杨妃之子:李承福。

  王氏之子:李承恽。

  孙氏之子:李承灏。

  此九女为李世民登基为帝前纳入府。

  登基后,未曾再纳妃子。

  这十五人最后进行了九方夺嫡。

  贞观十八年,大唐财政收入达到了夸张的235.45亿。

  同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吃穿不愁,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同年五月一日国庆当天,大明宫工程开光入驻,朝廷整体搬迁到大明宫办公,原皇城太极宫所在地区开放为旅游景点。

  贞观十九年,财政收入296.78亿。

  同年李渊去世,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岁,十里天街送太祖李渊,电令全国,七日下半旗祭奠,不得有娱乐活动。

  同年七月一日,李世民赐婚李长河。

  姿容绝美,聪慧异常的二十五岁长乐公主李承丽(原李丽质)嫁给李长河。

  历史上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

  这个时代,李长河作为本就各个方面堪称完美,虽然如今年岁三十八,但可能是因为穿越到缘故,依旧年轻帅气。

  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成熟,李长河故意留须,但依旧难掩帅气年轻的气质。

  而从小,李承丽便喜欢李长河,所以他一直拒绝李世民给她介绍的人。

  自妻子苏羽沐去世,至今已经十六年了。

  大朝会上亲自赐婚,朝廷官员都看着李长河,李长河一言不发,随后看了看自己的老师李世民,又看了看身体不佳的长孙皇后。

  权力,理想,现实,妥协。

  爱情。

  他明白了。

  “臣领旨。”

  同年十月一日,李长河迎娶了一直等他的安仙凝为二夫人。

  安仙凝从第一次遇到李长河便误了此生。

  从十五岁到三十四岁。

  最美好的时光啊,一直默默站在李长河身后。

  既然迎娶了李承丽,那么安仙凝也需要一个美好结局。

  贞观二十年,324.32亿。

  贞观二十一年,376.89亿。

  贞观二十二年,451.21亿。

  但也是在这一年大变动开始了。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初三,长孙皇后突然陷入昏迷,而后十天,皇帝李世民不临政,等他出现的时候,有了一点不对劲。

  行为上有点...

  但大臣们都以为是皇帝因为悲伤才如此。

  但随后,情况逐渐有点不对。

  七月一号,李长河按照去年指定的政事计划,开始进行全国巡检。

  预计一个半月时间。

  李长河刚离开长安,皇帝李世民立刻将闲置于特情署汉中一把手的阿史那允契召回,掌锦衣卫、东厂主事。

  三天后,李世民密集进行朝廷人员调动。

  护卫大明宫的禁卫军由长孙无忌接替。

  接见世家大族负责人,密谈五天,而后各个世家大族快速将消息传递回各自家族。

  而后李世民开始提拔不少被李长河压制禁止晋升的人员。

  而这些人在李长河看来都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员。

  接着武家入朝,曲阜儒家入朝,其他世家大族纷纷入朝,五姓七望,再度掌权。

  高句丽、吐蕃、西域突厥等国突然在边境有了动作。

  李世民立刻下令让一批与李长河关系相近的军方人士调至边境。

  而后七月十六日,李世民突然说太医院和皇家医学院使药差错,让皇后重病。

  严查。

  接着,无限期关闭这两大机构。

  要知道,这两大机构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意义很重大,这是李长河扬名以来最根本的基础。

  官员们瞬间知道了,天要变了。

  接着,关中地区各个兵营负责人开始大换血,有李唐皇室人员接手。

  七月二十五日,李世民下达皇帝令,要求严查税务部门。

  接着是各个部门的自查,还有空降一把手。

  大量儒学官员被闪电提拔。

  许多李长河原本指定的政策开始暂停执行,尤其是原本制定的教育基建等计划,全方位审查。

  历史此刻在开倒车,朝着贞观元年而去。

  而这些消息,在李世民的控制下,李长河不知道。

  贞观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李长河准备返还长安。

  但李世民的皇帝令来了,他让李长河先去江南查查税务,因为有人举报。

  李长河不疑有假,但在杭州,他收到了裴家谍子消息,长安剧变。

  李长河瞬间明白了什么,他不动声色,而后开始暗中开始自己的安排。

  几百封信从杭州不断发出,朝着帝国各个方向而去。

  李世民一直让李长河不返回长安,让他继续巡视。

  李长河只能继续巡视各个省市,而后与一些人密谈。

  贞观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长孙皇后突然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而后长安的剧变也同步缓和下来,一切好像又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李世民也让李长河可以归长安了。

  李长河没有丝毫耽误,立刻从粤西行省启程。

  但十二月十六日,李长河刚到洛阳,被立刻要求原地查验运河司务衙门。

  等到二十三日,皇帝消息传来,让李长河返回长安,但就在这个时候火车却坏了。

  另一边,长孙皇后陷入反复昏迷和清醒之中。

  直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满长安。

  李长河此刻也正冒雪往长安赶去。

  “长孙皇后薨了...”

  刚至蓝田,一道紧急皇帝令,从大明宫发出,并且还是用最原始的传令兵在大中午从天街传过。

  “大唐皇帝令:褫夺首宰李长河之职,令其为西域使,全权负责西域职责,即刻出发,五年内不得回朝,违者天下共击之。”

  一切都变了。

  五年动乱至此开局。
  http://www.paoshu5.cc/book/26539/5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