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反其道而行之
推荐阅读:
抗战之红警无敌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书生有种
重生都市弃少
中国猎人
藏国
原始崛起
全能尖兵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
李辰安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一直在一旁好奇旁观的王宏发,见信使离开,立刻凑上前来,脸上满是八卦的神色:“安哥儿,信上说什么了?那韩永福,真就这么硬气,要跟李太师彻底闹掰了?”
吴承安轻笑一声,将信笺随手递给了王宏发让他自己看,同时说道:
“工部侍郎这个‘美差’,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韩永福在孟津苦心经营多年,所求不过是有朝一日能风风光光回京任职,手握实权。”
“李崇义此举,等于是断了他的念想,还把他放在火上烤。”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韩永福这等官场老吏?他若不想坐以待毙,除了另寻靠山,还能有何选择?”
王宏发快速扫完信件,咂舌道:“这老小子,倒是够狠,这是把太师那边不少底细都抖落出来了!看来是真被逼急了。”
吴承安走到帐壁悬挂的粗略地图前,目光投向他们即将经过的几处州府,语气恢复了冷静:
“他是否真的彻底闹翻,还要看他接下来的行动。”
“若他听从我的建议,真的去了洛阳城寻求何大人的庇护,那便是铁了心要与太师划清界限。”
“不过,那终究是朝廷内部的事情,是韩永福自己的抉择。”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对于我们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韩永福信中提到的这些潜在麻烦,并且,要好好利用这份投名状带来的信息优势。”
他转头看向王宏发,沉声道:“宏发,韩永福的信,证实了我们之前的担忧。”
“李崇义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地抵达幽州。”
“沿途州府,即便不敢明着违抗兵部命令,也极有可能在拨付的郡兵质量上做文章,以老弱病残充数,甚至故意拖延粮草。”
王宏发眉头紧锁:“那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一个个州府去查去闹吧?那样太耽误时间了,幽州军情紧急啊!”
吴承安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所以,我们不能被动等待,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
“接下来,我们要好好想想,如何能从这些州府手中,尽可能多地拿到真正可战之兵,而不是一堆拖累。”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或许,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策略。”
“不再单纯依靠兵部文书和朝廷大义去压他们,或许,可以许以一些他们无法拒绝的好处。”
“或者,抓住他们的一些把柄,韩永福这封信,可是给了我们不少有趣的线索。”
帐外寒风呼啸,帐内烛火摇曳。
吴承安的思绪已经飞速运转起来,思考着如何在这复杂的局面中,为这支北上的军队,争取到最大的生机和胜算。
前方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但也充满了机遇。
马子晋看着吴承安沉思的侧脸,忍不住开口询问:
“吴兄,看你神色,对于如何从沿途州府获取郡兵,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王宏发也立刻凑过来,一脸好奇地看向吴承安。
吴承安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
他勒住马缰,示意队伍暂缓,然后对两位心腹说道:“想法确实有一些。”
“我们若是按照常规,一城一池地去拜会那些刺史、太守,单独向他们请求调拨郡兵,结果会如何?”
王宏发抢着回答:“那还用说!那些依附太师的官员,肯定会阳奉阴违。”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答应得好听,最后拨给我们的,八成是老弱残兵,或者干脆找各种借口拖延!”
“说得没错。”
吴承安点头:“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各个击破、暗中耍滑的机会。”
“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把他们全都‘请’到一起。”
他随即解释道:“我打算以陛下钦封的忠勇将军、奉旨北上的名义,向我们将要经过的周边数个州郡的主官发出文书,邀请他们五日之后,齐聚安平郡。”
“名义嘛,就是共商支援幽州前线、协调地方防务与后勤保障之大计。”
将这些官员聚集于一处,众目睽睽之下,至少无人敢在明面上公然抗拒兵部调令和支援前线的大义名分。
这能有效防止他们私下里玩弄两面派手法。
此事的关键在于,并非所有地方官员都是太师的嫡系。
朝中势力大致可分为以太师为首的保守派、注重清誉的清流派,以及以御史大夫何高轩为首的改革派。
只要在会议上有几位官员,特别是清流派或改革派的官员,率先表态支持。
其他官员,尤其是那些中间派和不愿当众得罪人的官员,在群体压力下就很难独力拒绝。
这叫“借势而为”。
改革派官员以何高轩为首,而何高轩正是吴承安的坚定支持者。
于公于私,这一派的官员大概率会积极响应。
清流派官员虽有时偏于保守,但更看重朝廷法度和为国分忧的名声,只要诉求合理,也有可能争取。
有了这两派的人表态,保守派的官员若集体反对,就要考虑同时开罪多方势力的后果。
王宏发听完,猛地一拍大腿,脸上尽是豁然开朗的喜色:
“妙啊!安哥儿!此计大妙!把那些老狐狸都聚到一块,看谁还敢当面耍花枪!”
“到时候,咱们就在会上把道理摆明,把陛下的旨意和兵部的文书亮出来,看谁还敢当这个出头鸟,担上贻误军机的罪名!”
马子晋也频频点头,补充道:“而且,安平郡地理位置适中,其郡守素来有正直之名,并非太师核心党羽。”
“在此地会盟,较为公允,不易引起过多猜忌。”
吴承安见二人理解了自己的意图,便果断下令:“既然你们都认为可行,事不宜迟。”
“宏发,子晋,此事就麻烦你们二位。”
“立刻挑选得力精干之人,组成几路信使,携带我的亲笔文书和朝廷诏令的副本,快马加鞭,分头前往各州郡传讯。”
“务必确保文书在五日内送达,并让所有受邀官员准时抵达安平府汇合!”
“得令!”
王宏发和马子晋齐声应道,随即调转马头,迅速去安排人选,准备文书印信。
他们知道,这将是在抵达幽州前线之前,至关重要的一场博弈。
若能成功,大军实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若失败,后续路途将更加艰难。
吴承安则继续统领大军,朝着安平郡的方向稳步前进。
他目光坚定地望着北方,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兵力补充,更是他步入朝堂视野后,第一次独立运用谋略与政治智慧应对复杂局面的考验。
安平之会,将是他在军事才能之外,向朝廷展示其统筹协调能力的又一个舞台。
http://www.paoshu5.cc/book/33342/4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