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淳于越的想法
推荐阅读:
我娘子天下第一
扶明录
不明不清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季汉大司马
汉世祖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留下部分人手看守山寨,清点物资。其余人,押解俘虏,带上口供和关键物证,随我回临淄复命!”虞子期下令,脸上带着胜利的疲惫与兴奋。这颗钉在交通要道上的钉子被拔除,不仅剪除了孔氏一臂,更获得了指向孔氏的重要罪证。
就在虞子期凯旋而归的同时。
临淄城内,孟安的书房内。
淳于越被引入书房时,神情比往日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他穿着正式的儒服,宽袍大袖,举止依旧合乎礼仪,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
“越,拜见公子。”
他深深一揖,礼节一丝不苟。
孟安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虚扶:“先生不必多礼,请坐。看先生神色,似有要事?”
说罢,两个人目光对视起来。
因为这是两个人实际上的第一次见面。
淳于越并未立即就坐,而是再次拱手,语气沉凝:“公子,越此来,实乃心中忧虑难安,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公子海涵。”
“先生乃当世大儒,学识渊博,心怀天下,有何见解但说无妨,我洗耳恭听。”
孟安态度诚恳,示意侍从奉上热茶。
淳于越这才缓缓坐下,双手捧着微烫的茶杯,似乎在汲取一丝暖意,也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越听闻,公子近日与田氏合作,欲整顿盐政,更在追查新币及墨家机关之事,其锋芒……似乎直指琅琊孔氏?”
“先生消息灵通。”
孟安并不否认,淡然道,“盐政关乎国计民生,新币动摇帝国根基,墨家机关出现在府衙爆炸案中,桩桩件件,皆非小事。既然查到线索,自然要一查到底。”
“公子明鉴,此确为关乎国本之大事。”
淳于越先是肯定,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为慎重,“然,公子可知,孔氏非同小可,并非寻常地方豪强。其乃圣人(孔子)直系后裔,受封‘褒成侯’,世代奉祀圣人,在天下儒生心中,犹如泰山北斗,地位尊崇无比。”
他放下茶杯,目光恳切地看着孟安:“殿下,儒家之学,自先师孔子开创,经数百年发展,门徒遍布天下,朝堂之上,郡县之间,无数官吏、士子皆出自儒门,或深受儒道影响。”
“孔氏一族,便是这儒家传承的象征!其影响力,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深植于士林清议、民心向背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公子若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查办孔氏,即便证据确凿,也难免会让天下无数儒生产生误解,认为是在打压儒门,摧折圣裔!”
“届时,物议沸腾,士林非议,恐于公子之声望,乃至于……于太子殿下未来之大业,皆会产生难以预料之阻碍啊!”
淳于越的话语重心长,他将问题的核心尖锐地指了出来。
对付孔氏,不仅仅是对付一个地方豪强,更是在挑战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文化符号和其背后庞大的士人集团。
“越非是为孔氏开脱!”
淳于越见孟安沉默不语,急忙补充道,“若孔氏果真犯下私铸钱币、勾结叛逆等十恶不赦之罪,自有国法处置。越所虑者,乃是方式与方法。可否……可否稍缓其势,以更稳妥、更迂回之策?”
“例如,先行震慑,令其自查自纠,交出首恶?或可明面上保全孔氏门楣,只惩办具体涉案之人,以安天下儒生之心?”
他几乎是在恳求:“公子,治大国如烹小鲜啊!盐政可整顿,奸恶可清除,但士人之心,不得不虑!殿下欲推行新政,廓清宇内,更需要天下士人的支持与拥戴啊!”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孟安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案几上划过。
淳于越的担忧,他作为穿越过来的人,自然是完全理解,这也正是孔氏最难对付的地方。
他们将自己与儒家文化深度绑定,动孔氏,就如同去触动一张覆盖极广、韧性极强的网。
良久,孟安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看向淳于越:“先生之忧,乃老成谋国之言,句句在理,我深以为然。”
淳于越闻言,神色稍缓。
但孟安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头再次一紧。
“不过嘛,先生可曾想过,”
孟安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若这被视为‘泰山北斗’的家族,内里早已腐朽不堪?若这‘圣裔’之名,已成为其盘剥地方、对抗朝廷、满足私欲的护身符?”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盐民:“我近日曾微服至城外盐村,亲眼所见,晒盐之民,辛苦劳作,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所得十不存一!而孔氏、田氏之流,坐享其成,锦衣玉食!”
“先生,儒家经典《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亦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孔氏之行径,是在动摇国本,是在践踏‘民贵’之道!此等行为,与圣人‘仁者爱人’之教诲,岂非背道而驰?”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淳于越:“若我等因顾忌其‘圣裔’之名,便对其恶行姑息纵容,任由其荼毒百姓,侵蚀国基,那才是对儒家之道最大的背叛!才是令真正的儒道蒙尘!”
“至于天下乃至齐地的儒生……”
孟安语气斩钉截铁,“我相信,绝大多数士人是明事理、辨是非的!他们求学问道,所求者,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若他们知道,他们所尊崇的圣裔,竟行此等祸国殃民之举,他们会作何感想?是会盲目维护,还是会支持铲奸除恶,还世间一个公道?”
http://www.paoshu5.cc/book/35279/4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