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寿礼:金牌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崔一渡带着梅屹寒在康州的驿馆安顿下来,等梅屹寒的伤势稳定后,才赶回京城。

  这次他北上赈灾,往返上千里,前后耗时四十余日。他一回到京城,便立即向成德帝禀告郓县灾情及赈济情况。

  成德帝听罢,面色凝重,手中朱笔久久未落。他沉默良久,缓缓道:“郓县之困,朕已知晓。皇儿此番北上赈灾,往返辛劳,处置得宜,实乃社稷之幸。”

  崔一渡说道:“能为父皇分忧,乃儿臣本分。只是国库不足,倘若再遇到灾荒,恐怕难以支撑下去。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推行新政,提升国力,方能固本培元,抵御天灾。”

  成德帝一滞,目光微动,似有波澜掠过眼底。良久,他轻叹一声:“推行新政,提升国力,谈何容易。”

  崔一渡知道,父皇心中顾虑甚多,朝中守旧势力盘根错节,多有掣肘。

  有官员在朝会上提出过清丈土地建议,当即被皇族勋贵与世家以“扰民妨农”为由驳回;盐铁改革更遭吏部、户部众多官员联手抵制,说是“动摇国本”;至于开海通商,端王党则是跳起来反对,理由是“倭寇未清,海防不固”。

  这些改革,不仅是朝中权贵的利益牵扯,更是对祖制的挑战。

  最后,成德帝只好将改革的想法暂时搁置,但心中郁结难平。如今崔一渡旧事重提,犹如暗夜微光,但也仅仅是一丝微光,难以照亮朝堂的重重阴影。

  崔一渡不再提改革之事,反而向成德帝讲起了沿途见闻趣事,成德帝听后微笑点头,神情渐渐舒缓,仿佛被那些风物人情拂去几分倦意。

  至于自己和梅屹寒被截杀之事,崔一渡只字未提。

  朝会上,成德帝夸赞崔一渡此番赈灾有功,理当嘉奖,问道:“众卿以为,当如何奖赏景王?”

  魏太师出列,淡淡道:“景王殿下躬身赈灾,不避艰险,实乃宗室楷模。当奖励一块金牌,上刻‘忠勤昭德’四字,以彰其功。”

  “好个‘忠勤昭德’,十分贴切。”

  “太师言之有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既然魏太师把话都说绝了,群臣自然纷纷附和,一时间殿中称颂之声此起彼伏。

  大家心知肚明,一块金牌虽重,难抵实权半分。

  卫弘睿说道:“儿臣认为景王此番赈灾,就是花钱嘛,用父皇的钱财和仁德安抚民生。至于求雨,是僧人做的法,上天垂怜,与景王何干?”

  成德帝看了卫弘睿一眼,目光深邃如潭,未置一词。

  太子卫弘宸站在阶下,神色沉静如水,目光悄然扫过成德帝,眼底掠过难以察觉的冷意。

  崔一渡说道:“父皇,儿臣无须赏赐,只愿父皇身体安康,江山稳固。”

  成德帝凝视着崔一渡,“三皇子孝心可嘉,朕心甚慰。朝廷重法度,功必有赏,就赐一块金牌,以彰其功。”

  “儿臣叩谢隆恩!”崔一渡跪下谢恩,神色淡然。

  太子出列,说道:“父皇,三日后是您的寿辰,孩儿但求能亲自操办寿宴。”

  成德帝微微颔首:“朕在寿辰一事,向来由内务府筹办,你身体欠安,倒也不必亲力亲为,只需吩咐下去即可。寿宴从简,就按家宴规格即可。”

  成德帝朝群臣看了一眼,说道:“诸卿不必准备贺礼,朕心所重,惟政通人和。”

  群臣俯首称是,殿内一时寂静如水。

  退朝后,太子对崔一渡低声道:“景王此番辛苦,三日后寿宴上,自当借父皇之名,好好为你接风洗尘。父皇虽说寿宴从简,但我们作为皇子,岂能不表孝心?不知景王可有备下心意?”

  崔一渡一愣,自己在外赈灾数月,归朝仓促,根本没时间准备寿礼,眼下只得临时筹谋。

  太子微微一笑,语气却不容推拒:“我自然知道你在外面忙于赈灾,无暇准备。我已叮嘱端王替你备下一份贺礼,届时自会呈上,不必担忧。”

  崔一渡朝这个四弟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太子殿下费心。”

  太子把崔一渡扶起:“你我兄弟之间,自当多加帮扶,只是父皇素来节俭,贺礼却也要合他心意才好。”

  这时,卫弘睿在大殿另一侧和几位大臣说完话过来,含笑道:“请太子和三弟放心,我代三弟准备的贺礼,是一对保健蜡烛,里面添加了名贵药材,点燃后香气清润,可安神醒脑、祛湿驱寒,最宜父皇这样的操劳之躯。

  “昨儿我特地请太医署勘验过方子,连宫中御用的宁神香都比不过它三分。三弟你说巧不巧,这方子还是从当年太皇太后留下的旧谱里翻出来的,也算承了先人孝心。”

  崔一渡说道:“大皇兄费心了,此礼既有先人遗泽,又经太医署亲验,也合父皇崇尚节俭之意,自是难得。弟感激不已。”

  卫弘睿摆手笑道:“三弟言重了,孝道传家,何须言谢。”他目光微转,望向殿外渐起的风,“这两日宫中已开始布置,虽说是家宴,可该有的规矩还得有。父皇一向不喜奢华,我们的心意到了,便是孝顺。”

  崔一渡点头默然,指尖轻抚袖中那枚新赐的金牌,仿佛还带着朝堂上的余温。

  ……

  成德帝的六十三岁寿宴在晚上开启,当日上午,卫弘睿便差人把为崔一渡代办的寿礼送到了景王府上。

  是一方紫檀木匣,内衬黄绫,匣中放着一对碗口粗的青玉色蜡烛,烛身泛着温润微光,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药草清香,沁人心脾。

  崔一渡看着蜡烛,沉思良久。

  梅屹寒见崔一渡神色凝重,轻声道:“殿下,这蜡烛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崔一渡指尖轻捻烛芯,低声道:“圣上乃人中之龙,无人敢对他下毒,也无人能对他下毒,反倒是这蜡烛,药性温和,确为安神养身佳品。”

  梅屹寒不解:“为何殿下反而如此忧虑?”

  崔一渡说道:“你速去把府上那个老言叫来,听说他以前是做石雕的手艺人。”

  “是!”梅屹寒立即前往偏院寻那位杂役。

  ……
  http://www.paoshu5.cc/book/35611/3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