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千年一吻 >第1261章 暗流反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61章 暗流反击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监察院成立一载,雷厉风行,卓见成效,民间赞誉渐起,然其铁腕之下,触及利益、震动官场,亦非一日之寒。这日华胥国常朝,天枢殿内,风云骤起。

  丞相李恪依例主持朝会,元首东方墨坐于上首,神色平静,目光深邃,仿佛早已预料到今日不会太平。青鸾副帅亦在列,一身戎装,英气逼人,静观其变。

  起初,议程尚算平稳,直至论及吏部考功与监察院协查之事时,一名出身南洋旧族、现任礼部侍郎的官员韦琮率先出列,手持玉笏,语气看似恳切,实则绵里藏针:

  “陛下,丞相,诸位同僚。监察院成立以来,整肃吏治,其初心可嘉,成效亦有目共睹。然……”他话锋一转,“臣近日闻听地方多有怨言,言监察院权柄过重,巡察吏员所至之处,州县官员无不战战兢兢,唯恐被罗织罪名。长此以往,恐伤及地方官吏办事之锐气,人人自危,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于国朝开拓进取之大业,恐有窒碍啊!”

  此言一出,立时引来数名官员的附和。一名与爪哇北洲被查税监有姻亲关系的工部郎中接口道:“韦侍郎所言极是!监察院查案,往往只听举报,便大兴调查,搅扰地方安宁。且其定罪标准,有时过于严苛,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若因此寒了尽心办事臣工之心,岂非得不偿失?”

  朝堂之上,议论声渐起,气氛变得微妙。

  这时,一位资历颇老、出身中原世家,现任翰林院学士的崔明公,缓缓出列。他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目光扫过御座旁的东方墨,最终落在李弘身上,声音沉缓,却字字如锤:

  “老臣还有一言,不吐不快。李弘总长,才干卓着,老臣钦佩。然,总长毕竟曾为大唐储君,身份特殊。”他刻意顿了顿,观察着东方墨和李弘的反应,见二人皆面色不变,才继续道,“如今执掌我华胥监察重器,权涉百官,深入州郡。虽说举贤不避亲,亦不避前嫌,然……瓜田李下,总需避嫌。如此深度介入我华胥内政,难免引人揣测其心……是否全然在我华胥?还是……另有所系?”

  这话已是极为露骨的质疑与攻击,直指李弘的忠诚与动机。殿内瞬间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许多中立官员屏住了呼吸,目光在李弘、东方墨以及发言的几位大臣之间来回逡巡。

  面对如此诘难,李弘深吸一口气,并未动怒,反而更加沉稳。他上前一步,先向东方墨和李恪微施一礼,而后转向众臣,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崔学士,诸位大人。监察院一切职权、行事准则,皆由元首钦定、丞相府颁行,明载于《华胥律》及《监察院条例》之中。我等所为,上依国法,下应民情,桩桩件件,皆有确凿证据链为凭,何来‘罗织罪名’之说?至于搅扰地方……”他目光扫过方才发言的工部郎中,“若地方官吏皆能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我监察院吏员,又何须前往‘搅扰’?”

  他稍作停顿,目光迎向崔明公,坦然道:“至于本官出身,元首与丞相在任命之初,便已明察。弘,既受华胥之职,食华胥之禄,便当竭诚尽忠,以报华胥。此心,天地可鉴,元首可察,亦非流言蜚语所能动摇。监察院之剑,只问是非曲直,只循华胥律法,不论出身来历,更不论……进言者之身份高低!”

  言辞铿锵,有理有据,更隐隐点出攻击者可能存在的私心。

  而自始至终静立于李弘侧后方的云霜,虽未发一言,但那双清冽如寒潭的眸子,却带着冰冷的锐意,缓缓扫过韦琮、崔明公等人。她周身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煞气,那是历经杀伐、执掌刑宪方能淬炼出的威压,令那几个原本还想继续鼓噪的官员,心头莫名一寒,到了嘴边的话,竟不由自主地咽了回去,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目光。

  朝堂之上,支持监察院者暗暗点头,反对者一时语塞,气氛僵持,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那一直沉默未语的最高决策者——东方墨。
  http://www.paoshu5.cc/book/35738/13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