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豆腐脑的地域差异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梁晓悦刚进屋一会,摇篮里传来糖糖的哭声。

  老太太赶紧起身:“肯定是饿了。”

  梁晓悦从床上下来,“奶奶,我来吧!你坐着歇会。”

  梁晓悦抱起女儿坐回到床上,动作熟练地解开衣服给糖糖喂奶。

  看着宝宝满足的小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

  老太太在一旁看到小家伙叼上粮袋子就猛吸。

  心疼道:“哎哟,乖囡囡,是不是饿坏啦?”

  趁着小家伙吃奶的空档,老太太又看了看宝宝身下的尿布。

  “哎哟!都湿透了,吃完后得给她换换。”

  “好的,奶奶。小家伙饿坏了,让她吃饱再换。”

  月子里,梁晓悦的饮食一直不缺乏营养的食物。

  所以,即使供两个宝宝吃,她的奶水依旧很充足。

  每天还会有多的,胀的时候会挤丢一些。

  临近年关,沈行舟越来越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今年春节,有可能还得外出执行任务。

  老太太见孙儿每天这么忙,便宽慰他,让他安心去工作。

  家里有她和晓悦照顾两个宝宝,轻轻松松。

  沈行舟庆幸奶奶能在这里帮忙带孩子。

  否则,这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年前,梁晓悦接到了娘家人从各地寄来的包裹。

  孩子出生后,沈行舟就给他们寄出了梁晓悦写的家书。

  信里还附了两个宝宝和他们一家四口的相片。

  家人得知她生了一对龙凤胎,都很高兴!

  纷纷想尽办法弄了些特产寄过来。

  梁晓悦满心欢喜地拆开包裹。

  在西南的几个哥哥嫂子们寄来的,是他们自己晒制的野果干和菌菇干。

  她拿起一块水果干放进嘴里,甜丝丝的。

  仿佛看到哥嫂带着孩子们,在山上采野果时的场景。

  西北的二叔二婶让人捎来了一些大枣。

  二婶还在信里叮嘱她,一定要坐好月子。

  还说,她生的是双胞胎,需要多坐一个月的月子。

  信里附有许多月子里的注意事项。

  爷爷也给她写了一封信。

  信里说的都是产妇的调理食谱。

  新生儿的注意事项,以及新生儿需要预防的一些疾病。

  并提及,宝宝出生后也要适量的晒太阳。

  连晒太阳时需要注意哪些,都写得清清楚楚。

  梁晓悦把爷爷的这封信给老太太看。

  老太太看完后笑道:“你爷爷在这方面就是细心。我们照着他这法子做。”

  “嗯!爷爷这信上还提及了许多呢!有空慢慢看。”

  梁晓悦的爸妈信里说得更多的,还是担心女儿的身体。

  听说女儿生了一对龙凤胎,他们在信里问及生产时是否顺利?

  梁父也是叮嘱了许多梁晓悦产后需要注意的事情。

  看着每一封信里,都是家人的关怀,梁晓悦又感动得红了眼圈。

  老太太见她这样吓一跳。

  “小祖宗,你可别哭啊!这还没出月子呢!可不兴哭哈。万一把眼睛给治了,这可怎么是好!”

  梁晓悦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落下了几串眼泪。

  才强忍着,收了情绪。

  爸妈寄来的包裹里,有妈妈亲手晒制的菜干。

  老太太见她收了情绪,这才开口道:“你娘家人可真是有心了,这些东西可不好弄呢。”

  梁晓悦点头,“是啊!他们自己过得那么艰难,肯定是不舍得吃,把这些好东西都寄给我了。”

  老太太轻拍着她的手背道:“别担心!下次大潮,我跟小范和小徐一起去赶海。

  到时候,给他们捎些干海货过去。最好是能多捡些海参,给他们补补身体。”

  梁晓悦听老太太讲得信心十足,她也破涕为笑。“好的,奶奶!”

  一晃眼,时间来到了农历二十八。

  这天,范桂香又打算做豆腐过年。

  一大早,她就在家里忙活开了。

  今年梁晓悦不能来帮忙,梁晓悦的那份豆腐她肯定是要帮着做出来。

  于是,头天晚上,沈行舟就把豆子给泡上了。

  一大早,老太太吃了早餐就来范桂香家里帮忙磨豆浆。

  梁晓悦起床后,把两个宝宝收拾干净,喂了奶。

  这才自己去客厅里吃早餐 。

  没满月,她也不能去别人家里。

  只能一个人在家里带孩子。

  老太太是第一次参与做豆腐,觉得挺新鲜。

  她和徐慧琴配合着磨豆浆。

  看徐慧琴熟练地把泡好的豆子放进石磨里,她就开始推动磨盘。

  乳白色的豆浆缓缓流出来,她觉得新奇又有趣。

  她推了一会,徐慧琴就提出跟她换。

  让她放豆子,徐慧琴来推磨盘。

  她知道徐慧琴是怕她累着了。

  给她示范了放豆子的方法后,两人就换了位置 。

  放豆子的活确实轻松些,但是刚开始她不熟练。

  徐慧琴每次都要停下等她把豆子放进去了,才开始推动磨盘。

  等她熟练后,徐慧琴手下的磨盘可以一直不停的推动着。

  徐慧琴一边推磨盘,一边跟老太太聊着家常,“沈奶奶,您这第一次做豆腐,感觉咋样?”

  老太太笑着说:“挺好玩的,以前还真没干过这活。”

  徐慧琴:“一会煮出来的豆浆可以尝尝,格外的香。豆腐脑也好吃。”

  老太太:“提起豆腐脑我还真是有些日子没吃了。”

  两人便就着豆腐脑加卤还是加糖的说法聊了起来。

  原来,沪市作为南北方文化交融的城市。

  早餐习惯受码头劳工文化影响。

  豆腐脑传统上搭配酱油、虾皮、紫菜等咸卤料,与北方咸口更接近。

  当老太太听说本地人吃豆腐都是加糖,或者加红糖浆时,还很奇怪。

  “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甜豆腐脑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徐慧琴道:“沈奶奶,一会加点糖试试,看你吃不吃得惯南方人的口味!”

  “也行,各地方的饮食习惯不一样,人家喜欢这样吃。

  想必味道也是不错的!倒是可以尝试一番。”

  这边梁晓悦在家,糖糖和果果吃饱后在摇篮里睡得正香。

  她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心里满是幸福。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似乎有人在争吵。

  梁晓悦心里一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她赶紧起身,透过窗户往外看,只见范桂香家那边围了不少人。

  梁晓悦担心老太太,可自己没出月子又不能去她家里看了究竟。

  只能在门口踮着脚干着急。

  一边还要注意房间里的两个宝宝,怕他们被吵醒了。

  范桂香家,几个军嫂正围着范桂香和老太太争吵。

  只见一个军嫂双手叉腰,满脸怒气地说:“范桂香,你就是有私心,根本没把做豆腐的真本事教给我们!”
  http://www.paoshu5.cc/book/36686/2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