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魏文明再次出手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一仙,一鬼,任平生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宋将军没有像往常一样拍着他的肩膀,只是临上车前,用一种极为复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有关切,有疑虑,更多的则是一种沉重的、无能为力的叹息。林舟知道,陈老的发言,几乎是从地基上抽走了“星火网络”构想的所有支撑。
那不是行政命令的否决,不是资源不足的搁置,而是一种来自科学共同体最高权威的“判决”。
这种判决,比任何红头文件都更具杀伤力。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真正的暴风雨,才刚刚开始酝酿。
消息,总是在特定的圈子里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传播。
首都西郊,某研究院的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围坐在一起,品着上好的龙井,气氛与紫阁会议的凝重截然不同,充满了某种快意与亢奋。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魏文明。
他年约四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身上那件笔挺的中山装,料子都比别人的要好上几分。
他是“七机部”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技术新星,也是“引进派”最坚定、最活跃的代表人物。
他曾在东欧留学多年,对西方世界的技术成就抱有近乎崇拜的迷恋,坚信追赶的唯一捷径就是全面引进、消化、吸收,对于任何“闭门造车”、“另起炉灶”的论调都嗤之以鼻。
林舟的崛起,尤其是“曙光一号”的成功,一直让他如鲠在喉。
在他看来,那不过是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的一次巧妙“攒机”,是投机取巧的胜利,根本不代表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现在,林舟这个“投机者”终于踢到了铁板上。
“听说了吗?紫阁会议上,那小子提的那个什么‘星火网络’,被陈老批得体无完肤!”一个消息灵通的副手端着茶杯,眉飞色舞地说道,“据说陈老当场就断言,技术上根本行不通!什么延迟、差错、协议,三大天堑!说他是想在流沙上盖楼!”
“哈哈哈,我就知道!”另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拍了一下大腿,笑声里满是幸灾乐祸,“我早就说过,这个林舟,搞出了一个‘曙光’,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计算机还没玩明白,就想搞什么网络?他以为那是拉电话线吗?简直是异想天开!”
魏文明没有笑,他只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杯中的茶叶,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冷光。
他享受着手下们的附和,但他的思绪,却已经飘向了更深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林舟一个人的失败,更是他所代表的那条“自主研发”路线的重大挫折。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可以将对方彻底打倒,将“引进路线”确立为唯一正确方向的黄金机会。
“光是私下里说说,有什么用?”魏文明放下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瞬间让办公室安静了下来。
他环视了一圈自己的追随者,语气平静但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这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思想,对我们的事业有多大的危害!要把它上升到路线问题的高度来批判!”
众人眼前一亮,都明白了魏文明的意思。
“魏工,您的意思是……”
“内部刊物。”魏文明吐出四个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我要写一篇文章,一篇让所有头脑发热的人都冷静下来,让所有人都明白科学规律不可违背的文章。”
他口中的“内部刊物”,指的是一本名为《科技前沿动态》的半月刊。
这本杂志由多个技术部门联合主办,发行范围覆盖了全国所有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工业部门的领导干部与技术骨干。
它不公开发行,但其在科技界内部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了主流的报纸。
在这里发表的文章,往往被视为技术领域的风向标。
当天晚上,魏文明办公室的灯光亮了整整一夜。
他文笔极好,下笔如刀。
他并没有直接点林舟的名字,但字里行间,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他指的是谁。
几天后,最新一期的《科技前沿动态》被送到了全国各地的案头。
其中一篇署名“魏文”,标题为《科学精神与“竹竿梯”幻想》的评论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科技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文章的开头,写得冠冕堂皇,充满了对“敢想敢干”精神的“辩证肯定”。
“……我们必须鼓励创新,鼓励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勇于挑战技术高峰。
但是,创新不等于空想,挑战不等于蛮干。
科学,有其自身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任何脱离了现实基础和理论支撑的‘大胆设想’,都无异于空中楼阁,不仅会浪费国家宝贵的资源,更会误导我们的科研方向,其危害,甚于保守和停滞……”
在进行了这番“公允”的铺垫后,魏文明的笔锋陡然一转,变得无比犀利和刻薄。
他将“星火网络”的构想,巧妙地匿名化,称之为“一种试图将全国计算机用现有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超级网络’狂想”。
他用极尽嘲讽的笔调,复述了陈老在会议上提出的“延迟、差错、协议”三大技术难题,但他的描述,比陈老的科学剖析多了无数的讥诮与轻蔑。
“……有人天真地认为,既然电话线可以传声音,电报线可以传码字,那么它们理所当然就可以高速、准确地传输计算机那复杂无比的数据流。
这种想法,好比认为既然牛能拉车,那么给牛插上翅?es,它就能飞上天一样可笑!这是对信息科学最基本的无知!”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构想的提出者,对于构建这样一个复杂巨系统所需要的‘软件’——也就是通信协议,几乎毫无概念!这就好比要建造一座史无前例的摩天大楼,设计者却两手一摊,说我们不需要图纸,让工人们‘边盖边想’就行了。
这不是革命乐观主义,这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在科研领域的恶性体现!”
http://www.paoshu5.cc/book/36991/8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