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微光与毒刺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南洋,清水寨。

  霍云苓的脱险并非终点,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她敏锐地意识到,单纯依靠霍氏商行与“环太平洋共荣基金会”及其代理人在商业和法律层面缠斗,已难以打破僵局。必须引入新的变量,将水搅浑。

  在清水寨的竹楼内,她与大头人进行了一场彻夜长谈。她没有空谈道义,而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方案:由霍氏商行提供资金、技术和武器,支持清水寨及其周边受殖民压迫的土着部落,组建一支“山林守护队”,名义上是自卫,实则用以骚扰、破坏基金会支持的矿场和种植园,保护传统领地;作为回报,这些区域未来若由霍氏商行开发,将给予土着部落永久分红和优先雇佣权。

  “殖民者只想拿走一切,留下贫穷和破坏。我们可以合作,留下财富和未来。”霍云苓的话语,直击大头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忧虑。

  同时,她通过恢复的秘密渠道,联系上了一些在南洋经营多年、同样备受基金会和殖民当局排挤的华商世家。她提出组建一个“南洋华商共济会”,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在关键节点上相互支援,共同对抗外来资本的倾轧。

  合纵连横,霍云苓凭借其高超的商业手腕和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在南洋这片复杂的棋局上,悄然落下了两颗关键的子力,开始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

  奉垣,新成立的“超构表面基础理论项目组”内,气氛却远不如南洋那般迎来转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顿。

  林晓的天才构想,在进入实际验证阶段后,遭遇了冰冷的现实壁垒。试图制备哪怕最简单的一维超构表面模型,都需要在微观尺度上进行近乎完美的结构排列。项目组尝试了光学蚀刻、离子溅射等多种现有手段,得到的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都显得粗糙不堪,完全无法实现理论预言的电磁调控功能。首次模型验证,毫无悬念地失败了。

  “理论上可行,但工艺上……我们像是在用锄头雕刻集成电路。”一位负责材料制备的工程师沮丧地总结。

  林晓看着失败的数据,第一次露出了茫然和挫败的神情。他那跳跃的思维,在坚硬的现实壁垒前,似乎失去了方向。项目组的士气跌至谷底,质疑的声音再次悄然响起——将宝贵的资源投入这个“空中楼阁”,是否真的值得?

  沈未央密切关注着这边的进展。他没有责备,也没有空泛的鼓励,只是将一叠顾宗棠生前留下的、关于“非常规材料制备思路”的杂乱笔记副本交给了林晓。

  “宗棠当年搞电磁炮,所有人都说不可能。他用的很多方法和设备,在当时的‘正统’看来,也是离经叛道,甚至是土法上马。”沈未央平静地说,“看看他是怎么在不可能中找可能的。有时候,解决难题需要的不是更精密的工具,而是更疯狂的想象力。”

  他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指了一个方向。林晓接过那叠散发着陈旧墨水味和疯狂想象力的笔记,仿佛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奉垣霍府,伦理委员会关于复合激光武器的最终报告与管控建议,呈送到了霍聿枭的案头。报告肯定了该武器对于国防安全的重大意义,但也强调了其巨大的威慑力与潜在风险,建议成立一个由最高统帅、核心科学家及独立法律顾问组成的“特别授权委员会”,任何实战使用都必须经过该委员会超过三分之二成员同意,并最终由最高统帅签署命令。

  这意味着,这把利剑的剑柄,将被套上严谨而坚固的剑箍。

  霍聿枭仔细审阅了报告和建议,没有多做犹豫,提笔批准。“准。即刻成立‘特别授权委员会’,章程按此执行。”他看向一旁的沈未央和几位核心将领,“力量需要约束,才能真正成为守护之力。我希望这把剑,永远没有出鞘的必要。”

  决策落定,争议暂息。北地在掌握强大力量的同时,也试图为其系上责任的缰绳。

  然而,就在霍聿枭签署批准令的同时,一股隐秘的暗流,正试图绕过所有防御,直刺北地的心脏。“环太平洋共荣基金会”在经历了正面商业挫败和南洋局势生变后,改变了策略,启动了一项针对北地科技核心的、更为阴险的渗透计划。

  他们不再试图直接收买或威胁像沈未央这样的核心人物,而是将目标对准了那些在“擎天”、“薪火”计划中崭露头角、但地位相对次要、或存在某些“弱点”(如家境贫寒、家人受困于敌占区、或有强烈个人抱负)的年轻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一位名叫苏雯的年轻女工程师,因其在精密光学测量方面的出色能力,被调入复合激光项目组负责数据校准工作。她来自原南方控制区,父母至今下落不明。这天,她收到一封经由复杂渠道转来的家书,信中父母除了报平安,还隐晦提及受到一位“热心侨商”的照料,生活得以改善,并随信附上了一张小小的、父母与那位笑容和煦的“侨商”的合影。

  几乎同时,一位负责“薪火”计划学员心理辅导的顾问(其身份已被基金会秘密策反),在与一名因林晓天赋过人而倍感压力的学员谈心时,“无意”中透露了林晓项目组进展不顺的消息,并“感慨”道:“有时候,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徒劳。真羡慕那些能在海外顶尖实验室自由探索的人啊……”

  毒刺不再直来直往,而是化作了“温暖”的家书、“善意”的感慨,瞄准了人性中最柔软或最焦虑的部分,悄然植入。真正的危机,往往始于最细微的裂痕。
  http://www.paoshu5.cc/book/37175/3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