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南土深耕 暗礁潜行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碧蓝:养了一群冲官逆女
门派被灭,我带同门绝地大逃亡
携崽逆袭:寡妇娘的空间有点甜
撼龙秘卷
魔法乱世群英荟,内卷小队个个强
再世为皇秦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金陵,原陆鼎山官邸,如今已更名为北方临时军政委员会南方行辕。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凝重。来自北地的干部与部分留用、投诚的南方官员济济一堂,但彼此间的隔阂与试探,清晰可感。霍聿枭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地听着各方汇报。
“报告督军,南方土地兼并问题触目惊心,占人口不足一成的地主乡绅,掌控着超过七成的耕地,无数佃户终年劳作,却食不果腹,此为民变之源,亦是我等此前用兵能速胜的民心基础。” 一位北地派来的土改专家语气沉痛。
“各地税卡林立,名目繁多,商贾苦不堪言,物流阻塞,此乃经济血脉之淤塞。”
“原南方军政系统内,派系复杂,许多官员贪污成性,积习难改,虽表面归附,实则观望,甚至阳奉阴违。”
“还有……各地民团、保安队数量庞大,武器杂乱,虽已大部收缴,但仍有小股沦为土匪,危害地方治安。”
问题千头万绪,如同一团乱麻。霍聿枭的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他知道,武力可以摧毁旧秩序的表象,但要重建新秩序,远比打仗复杂。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霍聿枭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成立南方土地清查与改革委员会,我亲自挂帅。颁布《南方土地改革暂行条例》,核定地权,设定地主土地保有上限,超额部分由政府赎买,分配予无地、少地农民。胆敢武装抗法者,视为叛乱,坚决镇压!”
“统一税制,废除一切苛捐杂税,设立南北统一的货物税、所得税。建立直属委员会的税务稽查队,严惩贪腐与偷漏税。”
“整饬吏治。成立军政干部学校南方分校,所有留用官员,必须入校学习,考核通过方可续任。秦穆!”
“在!”秦穆肃然起身。
“你的肃清委员会,工作重心南移。配合整编,对那些冥顽不灵、暗中串联、甚至与夷洲或外部势力勾连的旧势力残余,给我毫不留情地挖出来!我要这南方之地,虽不能立刻海晏河清,但也绝不允许有规模的魑魅魍魉存在!”
“是!”
一道道命令,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向南方积弊的核心。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攻坚战,其激烈与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之前的战场。
与此同时,沈未央带着一支精干的技术团队,深入了南方的各大兵工厂和重工业基地,同行的还有嗅觉敏锐、准备整合南方商业网络的霍云苓。
所见景象,令人扼腕,也暗藏机遇。
汉阳兵工厂,设备老化严重,管理混乱,生产的步枪规格与北地制式无法通用。
沪上江南造船所,技术骨干流失,船坞荒废,仅能进行一些小型船只的维修。
萍乡煤矿、大冶铁矿,开采方式原始,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频发。
“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标准混乱,产业链条断裂。”沈未央在一处炼钢厂的高炉前,对陪同的南方原总工程师直言不讳,“你们有资源,有熟练工人,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关键的技术升级。”
那位老工程师面露愧色,也带着一丝不甘:“沈工所言极是。陆……陆家只知敛财扩军,何曾真正用心于实业振兴?”
“过去之事,不提也罢。”沈未央语气平淡,“从现在开始,奉垣研究所将与南方主要厂矿建立技术对接。推行北地已成熟的‘标准化流程’,统一武器制式、零件规格。汉阳厂转向侧重生产与我北地制式兼容的轻武器及配件;江南造船所,立即着手规划,为未来建造新一代的护卫舰艇做准备,图纸和技术支持由奉垣提供。”
他看向霍云苓:“工业复苏,需要资金和市场。”
霍云苓会意,接口道:“我已初步联络南方尚有信誉的华商,准备组建‘南北联合实业公司’,优先投资于矿业升级、交通运输和军工配套产业。用商业的力量,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需要哥哥的政策的支持,比如,减免初创期的部分税负,提供订单保障。”
沈未央点了点头,对老工程师说:“将现有的技术资料,尤其是关于特种钢材冶炼、船舶动力的部分,全部整理出来,送往奉天。我们的人,会尽快过来,协助你们进行技术改造。”
他的目标明确:将这些散落的、蒙尘的工业“明珠”,用统一的标准、先进的技术和畅通的商业链条串联起来,打造成支撑北地未来宏图的坚固基座。
就在霍聿枭与沈未央在南方大刀阔斧地推进整合与重建之时,隔海相望的日本本土,军部的一间密室内,气氛同样紧张。
“八嘎!陆鼎山这个废物,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一名身着军服、眼神阴鸷的将官(龟田雄一的上级,军部激进派代表)愤怒地将情报摔在桌上,“霍聿枭统一南方,其势已成!假以时日,必成帝国心腹大患!”
“阁下息怒。”旁边一位文官模样的人沉声道,“陆鼎山的失败,在于其内部腐朽,不得人心。而霍聿枭……此人雄才大略,更兼有沈未央等科技怪才辅佐,确实难以对付。尤其是他们在那份账本事件中展现出的情报能力和舆论操控手段,不容小觑。”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消化南方!”另一名军官接口,“他们在南方的统治尚未稳固,内部矛盾重重,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直接军事介入,时机尚未成熟,国际舆论不利。”文官摇头,“但我们可以……加大扶持夷洲陆鼎山残余势力的力度,提供更多武器、资金,甚至派遣军事顾问,让他们不断骚扰沿海,牵制霍聿枭的精力。”
“同时,启动‘黑鼬计划’第二阶段。向华中、南华地区秘密渗透更多特工,重点目标是煽动地方势力对北地新政的不满,破坏其经济重建,尤其是……针对他们的科技人才和关键设施。”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听说,那位沈未央,如今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阴险的计划在密室中敲定。来自东瀛的暗影,如同潜行的毒蛇,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初现统一曙光的神州大地,这一次,他们的手段将更加隐蔽,也更加毒辣。
南方的工作千头万绪,但进展也在艰难中一点点呈现。土地改革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开,虽然遇到了地主武装的零星抵抗,但在北地军队的强力威慑下,总体平稳。第一家按照新标准改造的机械厂顺利投产,生产出的零件与北地武器完美匹配。霍云苓的“南北联合实业公司”挂牌成立,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
夜色中,霍聿枭与沈未央并肩站在金陵城墙之上,眺望着脚下这片正在缓慢复苏的土地。长江在月光下静静流淌,承载着千年的兴衰。
“整顿初见成效,但根基尚浅。”霍聿枭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有一丝欣慰,“接下来,重点是发展民生,稳固根基。水患、漕运、教育……都是大事。”
“嗯。”沈未央应了一声,目光却投向东南方漆黑的海面,“技术整合需要时间,但方向已经明确。只是……敌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霍聿枭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神锐利起来:“我知道。陆鼎山在夷洲苟延残喘,日本人绝不会坐视我们壮大。海上的风浪,迟早要来。”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所以,我们必须更快,更强。”
就在这时,秦穆快步走上城楼,脸色凝重地递上一份密报:“督军,沈工。我们潜伏在沪上的线人汇报,近日有数批身份不明的日本人,以商贸考察为名,频繁出入几家原与陆鼎山关系密切、现在态度暧昧的商行和工厂。另外……我们设在芜湖的一座新建物资中转仓库,昨夜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损失不大,但迹象可疑。”
霍聿枭和沈未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警惕。
http://www.paoshu5.cc/book/37175/3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