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医理实践再精进,针下的痊愈奇迹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一仙,一鬼,任平生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景和九年正月,京城的年味尚未散尽,街头巷尾还残留着鞭炮的碎屑与淡淡的松枝香气。惠民医馆内,却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忙碌。萧承月跟着苏明玥从边关归来已有月余,边关的风霜与历练,褪去了她眉宇间的稚气,让这位年轻的公主多了几分医者的沉稳与坚毅。经过一年多的潜心学习与临床实践,萧承月的医术早已不是当初的“略懂皮毛”。寻常的感冒、咳嗽,她只需望闻问切一番,便能开出精准的药方,几剂汤药下肚,病人便能痊愈;简单的外伤缝合、包扎,她手法娴熟利落,丝毫不逊于经验丰富的郎中;甚至一些常见的妇科调理问题,她也能凭借《大靖医典》中的记载与苏明玥的言传身教,给出稳妥的治疗方案。医馆里的郎中与伙计们,早已不再将她视作需要呵护的金枝玉叶,而是打心底里认可这位“小神医公主”的医术与医德。
这日清晨,医馆刚开门不久,一位老妇人便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进来。老妇人年近七旬,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一双眼睛却因长期受病痛折磨而显得黯淡无光。她佝偻着身子,一手紧紧捂着左侧太阳穴,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嘴里还不时发出轻轻的呻吟。
“苏大夫,公主殿下,求你们救救我吧!”老妇人刚一进门,便对着正在整理药材的苏明玥与萧承月跪了下来,声音沙哑而急切。
萧承月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老妇人扶起,语气温柔:“老人家,您快起来,有话慢慢说。医者仁心,我们定会尽力为您诊治,您不必行此大礼。”
苏明玥也搬来一把椅子,让老妇人坐下,递上一杯温水:“老人家,您先喝口水,缓一缓。您是哪里不舒服?跟我们说说。”
老妇人喝了口温水,稍微平复了一下气息,眼眶却忍不住红了:“回公主殿下,苏大夫,我这头痛的毛病,已经缠了我十多年了。起初只是偶尔发作,疼上一会儿便好了,可后来越来越严重,发作得越来越频繁,疼起来的时候,就像有无数根针在扎我的头,又像是有人用锤子在敲,恨不得一头撞死才好。”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浓浓的无助:“这些年,我走遍了京城的大小医馆,也找过不少江湖郎中,吃过的药能堆满一屋子,可这头痛的毛病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重。最近这几个月,几乎天天发作,疼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都快垮了。前几日,我听邻居说,惠民医馆有位‘小神医公主’,医术高明,连边关的瘟疫都能治,便想着来碰碰运气,求公主殿下救救我……”
说着,老妇人又要起身行礼,被萧承月连忙按住。看着老妇人痛苦的神情,萧承月心中满是不忍。偏头痛虽非绝症,却极其顽固,发作时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尤其是病程长达十多年的慢性偏头痛,治疗起来更是棘手。
“老人家,您别急,我一定会尽力帮您。”萧承月轻声安慰道,“想要治好您的病,我得先了解清楚您的病情。您仔细想想,您的头痛一般是何时发作?是清晨、午后,还是夜间?发作时,除了头痛,还有没有恶心、呕吐、怕光、怕声音的症状?”
老妇人仔细回忆了片刻,缓缓说道:“大多是在清晨发作,有时候受了风寒、累着了,或者心里烦闷,也会突然疼起来。疼得厉害的时候,确实会恶心,不想吃东西,也见不得光,听不得半点声音,只能躺在床上捂着脑袋,硬生生熬过去。”
“那您头痛的部位,是固定在一侧,还是整个头部都疼?疼痛的感觉是刺痛、胀痛,还是跳痛?”萧承月继续问道,手中已经拿起笔,准备将老妇人的症状一一记录下来。
“一直都是左侧太阳穴这里疼,”老妇人指着自己的左侧太阳穴,“是那种刺痛,有时候还会跳着疼,疼起来的时候,半边脸都跟着发麻。”
萧承月点点头,又问道:“您平时的饮食、睡眠怎么样?有没有高血压、头晕的情况?大便是否通畅?”
“饮食还算规律,就是因为头痛,胃口一直不好。睡眠更是差得很,疼得厉害的时候,整宿整宿睡不着,就算不疼,也容易惊醒。没有高血压,就是有时候会头晕。大便倒是还算通畅。”老妇人一一作答,眼神中满是期盼。
询问完病情,萧承月便开始为老妇人诊脉。她伸出手指,轻轻搭在老妇人的手腕上,闭上眼睛,凝神感受着脉象的跳动。老妇人的脉象沉涩而不畅,像是水流在狭窄的河道中艰难前行,这是典型的血瘀之象。随后,萧承月又让老妇人张开嘴巴,观察她的舌苔——舌苔暗红,舌边有瘀点,进一步印证了血瘀的判断。
结合老妇人的症状、脉象与舌苔,萧承月心中已有了定论。她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您的头痛,在医理上称为‘血瘀型偏头痛’。您这病拖了十多年,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在头部经络中,不通则痛,所以才会头痛难忍,反复发作。”
老妇人听得似懂非懂,却还是连连点头:“公主殿下说得有道理,只要能治好我的病,您让我怎么做都行。”
“您放心,我已经有了治疗方案。”萧承月信心满满地说道,“针对您的病情,我打算采用‘针灸 汤药’的综合治疗方法。针灸能直接作用于头部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安神;汤药则能从内调理气血,巩固疗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苏明玥在一旁静静看着,眼中满是赞许。萧承月的诊断精准,方案也稳妥,完全符合医理,更难得的是,她能如此耐心地与病人沟通,安抚病人的情绪,这正是一位优秀医者所必备的品质。
“那太好了!多谢公主殿下!”老妇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萧承月立刻让人准备针灸所需的银针与消毒用品,又让伙计按照她开出的药方去抓药。她亲自为银针消毒,然后让老妇人坐在椅子上,放松身体,闭上眼睛。
“老人家,针灸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酸胀感,但不会很疼,您不用害怕。”萧承月轻声说道,语气温柔而坚定。
老妇人点了点头,紧紧闭上了眼睛。萧承月手持银针,凝神静气,对准老妇人的太阳穴,轻轻刺入。她的手法轻柔却精准,银针稳稳地刺入穴位,没有一丝偏差。随后,她又依次针刺风池穴、百会穴、合谷穴、太冲穴等穴位——风池穴能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百会穴能平肝熄风、醒脑开窍;合谷穴与太冲穴合称“四关穴”,能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每刺入一根银针,萧承月都会轻轻捻转针柄,调整针感,确保穴位受到有效的刺激。她的动作娴熟流畅,神情专注认真,阳光透过医馆的窗户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让人不由得心生信赖。
针灸过程中,老妇人起初还有些紧张,身体微微僵硬,但随着萧承月轻柔的操作与温和的安抚,她渐渐放松下来。酸胀的感觉从穴位处蔓延开来,取代了之前的刺痛,让她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舒缓。
“怎么样,老人家,还好吗?”萧承月一边调整银针,一边轻声问道。
“挺好的,公主殿下,感觉头没那么疼了,还有点暖暖的。”老妇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针灸持续了半个时辰,萧承月才缓缓将银针拔出,为老妇人擦拭干净穴位处的皮肤。随后,她将早已抓好的草药递给老妇人的家人,详细叮嘱道:“这是半个月的药量,里面有川芎、当归、红花、桃仁、白芷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草药。你们回去后,按照这个方法煎药:将草药用清水浸泡半个时辰,然后用文火煎煮一个时辰,倒出药汁,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温服效果更好。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避免受风寒,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度劳累。”
她又转头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您的病拖了十多年,想要彻底痊愈,需要一定的时间,您一定要有耐心,按时服药,按时来复诊。半个月后,您再来医馆,我为您调整药方。”
“好,好,我都记住了!多谢公主殿下,多谢苏大夫!”老妇人连连道谢,起身时,脚步已经比来时稳健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不少。
半个月后,老妇人如约来到医馆。这一次,她没有让人搀扶,自己走了进来,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眼神也变得明亮起来。“公主殿下,苏大夫,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的头痛好多了!”老妇人刚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说道,“这半个月,我只发作了一次头痛,而且疼痛也轻了很多,只疼了不到一个时辰,喝了点热水便缓解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撕心裂肺的疼了!我现在能吃下饭,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整个人都舒服多了!”
萧承月闻言,心中十分欣慰。她再次为老妇人诊脉,脉象已经比之前顺畅了许多,舌苔上的瘀点也淡了不少。“老人家,您恢复得很好。”萧承月笑着说道,“这说明针灸和汤药都起到了效果。您的瘀血已经开始消散,但还需要继续调理,才能彻底根除。”
随后,萧承月根据老妇人的恢复情况,调整了药方,减少了活血化瘀药物的用量,增加了几味益气养血的草药,巩固疗效。她依旧耐心地叮嘱老妇人注意饮食、作息与情绪,让她一个月后再来复诊。
接下来的一个月,老妇人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头痛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疼痛的程度也越来越轻。到了第二个月复诊时,她的头痛已经完全没有发作过,气色也好了很多,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了不少,整个人精神焕发,再也不见往日的憔悴与痛苦。
萧承月为她再次调整了药方,以益气养血、疏肝理气为主,帮助她彻底调理身体。又过了一个月,老妇人再次来到医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公主殿下,我的头痛彻底好了!这一个月,一次都没发作过,我现在吃嘛嘛香,睡得也香,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萧承月为她诊脉,脉象平和顺畅,舌苔红润,已无任何血瘀之象。她笑着说道:“老人家,恭喜您,您的病已经彻底痊愈了!不过,您年纪大了,还是要注意保养,避免劳累和受风寒,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复发。”
老妇人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临走时,她紧紧握着萧承月的手,哽咽着说道:“公主殿下,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这十多年的头痛,把我折磨得生不如死,是您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
三日后,老妇人带着家人,抬着一块崭新的牌匾,再次来到惠民医馆。牌匾由上好的红木制成,上面刻着四个鎏金大字——“妙手仁心”,字体苍劲有力,熠熠生辉。
“公主殿下,苏大夫,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们一定要收下!”老妇人亲手将牌匾递给萧承月与苏明玥,“‘妙手仁心’这四个字,您当之无愧!您不仅医术高明,还心地善良,耐心细致,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大夫!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医馆里的郎中、伙计们,还有前来就诊的病人,纷纷围了过来,看着这块牌匾,由衷地为萧承月感到高兴,掌声与称赞声此起彼伏。
苏明轩也恰好因公事来到医馆,看到这一幕,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他走上前,对萧承月说道:“承月,恭喜你!这‘妙手仁心’四个字,是百姓对你最高的赞誉,也是你应得的。你用自己的医术与医德,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爱戴,真是好样的!”
萧承月捧着牌匾,心中满是成就感与温暖。她知道,这块牌匾不仅是对她医术的认可,更是对她医者使命的肯定。她对着老妇人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老人家,谢谢您的厚爱。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能为您解除病痛,我也很高兴。这块牌匾,我会好好珍藏,它将时刻提醒我,要坚守医者初心,精进医术,为更多的百姓带来健康与希望。”
阳光透过医馆的窗户,洒在“妙手仁心”的牌匾上,金光闪闪。萧承月站在牌匾下,脸上带着温和而坚定的笑容。边关的历练让她懂得了医者的担当,京城的实践让她精进了医术,而这块来自百姓的牌匾,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一辈子行医,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双手,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与平安。这位曾经的金枝玉叶,如今已真正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妙手仁心”的小神医,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着。
http://www.paoshu5.cc/book/37339/6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